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论宋元之际江南士人的思想和政治动向(8)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 陈得芝 参加讨论

考察元初江南士人思想态度的变化,大体可以看出,世祖、成宗之交是一个转折时期。到这时,故宋士人思想上所谓"节义"的堤防已渐崩溃,"同人"、"随时"之说盛行,有不少多年退隐不仕者出而勉就元朝官职(在本文附表所列宋进士仕元者中约占三分之一)。当然,南士的不满并未全消。成宗登位诏中虽宣布"仰中书省议行贡举之法",但仍然议而不行;给南士提供的出路一般只是他们向来鄙视的吏职和升迁极难的"冷官"(教职);对南士的歧视在世祖以后甚至变本加厉;等等。他们常常发出委屈埋怨之声,"谓儒生出吏胥、异教下",愤愤不平。[90]于是遂有诸如"释氏掀天官府,道家随世功名,俗子执鞭亦贵,书生无用分明","热选尽教众人做,冷官要耐五更寒"之类牢骚诗作;或自解自嘲,如一老儒训子云:"古者儒皆可吏,吏无非儒,尔其以儒饰吏,庶不俗不迂,以不悖于时。"[91]浦江士人吴良贵为故宋宦族,仕元,年逾五十犹沉于下列,仅任山长,黄溍为之解曰:"惟不必于仕,故崇台邃馆不以为意;惟不必于不仕,故寒斋冷庑不以为厌。其出处之际,处之审矣。"[92]
    仁宗即位后,科举终于开始实行了,南士闻风鹊起,年过耳顺而竞就乡试者不少。科举令下,庐陵老儒赵仪可年已七十五,"犹攘臂盱衡,不自谓其老也。"[93]咸淳元年进士陈大有,仕元为处州教授,延佑元年已春秋七十有四,犹难耐技痒,劝之不听,聘之为考官亦不就,执意参加了乡试。[94]对实行科举的颂扬更是连篇累牍。江南士人对元朝的"认同"态度又进了一步,这已是元中期的事了。
    注释:
    [1]虞集:《道园类稿》卷49,《史母程夫人墓志铭》。
    [2]见黄震:《黄氏日抄》卷69。
    [3]顾炎武:《日知录》卷13,《宋世风俗》。
    [4]参见宫崎市定:《宋代的士风》,《亚细亚史研究》第四册,页130-169,京都,1975。
    [5]虞俦:《尊白堂集》卷6,《乞宣示殿试考官务求切直之论札子》。
    [6]卫泾:《后乐集》卷9,《集英殿问对》。
    [7]同上,《轮对札子》。
    [8]叶适:《水心集》卷1,《上孝宗皇帝札子》。
    [9]同上,《上光宗皇帝札子》。
    [10]同上书卷3,《法度总论三》。
    [11]魏了翁:《鹤山大全集》卷16,《论士大夫风俗》。
    [12]同上,《论敷求硕儒开阐正学疏》。
    [13]高斯得:《耻堂存稿》卷1,《应诏上封事》(淳佑六年)。按新任宰相郑清之本与史弥远一气,参与废立之谋,因而得到理宗信任,才能·品德均无足取。
    [14]周密:《癸辛杂识》后集,《雅流自居》。
    [15]同上书续集下,《道学》;又同上书后集,《贾相制外戚抑北司戢学校》。
    [16]王柏:《鲁斋集》卷20,《宋故太府寺丞知建昌军王公墓志铭》。
    [17]《宋史》卷422,《陈仲微传》。
    [18]《宋史》卷497,《杜范传》。
    [19]师严:《渡江》,见《谷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