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毛泽东与抗美援朝(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党的文献》 逄先知/李捷 参加讨论

此时,正值平壤告急。10月15日凌晨1时, 毛泽东以周恩来的名义起草了一份电报,要倪志亮大使转交金日成。电报说:"请即派一位熟悉道路的同志于十月十六日到安东来接引彭德怀同志和金日成同志会面。如倪大使找不到金日成同志,则请倪大使派人去安东接引。"(注:毛泽东起草的周恩来致倪志亮转金日成电,1950年10月15日1时。 )同一天,金日成派外务相朴宪永到沈阳,会见刚刚从北京飞回的彭德怀,要求中国尽快出兵。16日,彭德怀和高岗赶到鸭绿江北岸的安东,召开志愿军师以上干部在会,宣布中央的决定。严阵以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如箭在弦上,只待最高统帅部一声令下,立即跨过鸭绿江。
    作为最高决策人,毛泽东更加冷静而周密地考虑和布置一切重大问题,使出兵做到万无一失。17日,他电告彭德怀、高岗,要他们18日来京,并说:"对出兵时间,以待周(恩来)十八日回京和中央报告后确定为宜。"(注:转引自《彭德怀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4月版,第407页。)
    18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会议,在听取了周恩来和彭德怀的汇报后,把志愿军渡江作战和渡江时间最后敲定下来了。遂于当晚21时,电令十三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华等:"四个军及三个炮兵师决按预定计划进入朝北作战,自明十九晚从安东和辑安线开始渡鸭绿江。为严格保守秘密,渡河部队每日黄昏开始于翌晨四时即停止,五时以前隐蔽完毕并须切实检查。"(注:毛泽东致邓华等电,1950年10月18日。)
    从10月1日晚金日成要求中国出兵,到19 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鸭绿江,仅仅18g在,但对毛泽东来说, 却似乎是走了一个漫长的路程。在这决策的过程中,一个一个的困难出现在他的面前。他要对世界大势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对敌我友三方的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的了解。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要能应付自如,迅速作出决断。更重要的是,要以充足的理由耐心地去说服自己的战友和同志。这是多么地不容易!
    20年以后,1970年10月10日,毛泽东、周恩来会见金日成时,共同回忆了这段曲折的历史过程:
    毛泽东:事情总是这么弯弯曲曲的。在那个时候,因为中国动动摇摇,斯大林也就泄了气了,说:算了吧!后头不是总理去了吗?是带了不出兵的意见去的吗?
    周恩来:两种意见,要他选择。我们出兵就要他的空军支持我们。
    毛泽东:我们只要他们空军帮忙,但他们不干。
    周恩来:开始的时候,莫洛托夫赞成了,以后斯大林又给他打电话说,不能用空军支援,空军只能到鸭绿江边。
    毛泽东:最后才决定了,国内去了电报,不管苏联出不出空军,我们去。我看也还是要感谢苏联,它总帮助了我们军火和弹药嘛,算半价。还有汽车队呀。(注:毛泽东会见金日成时的谈话,1970年10月10日。)
    对毛泽东出兵援朝的决策,彭德怀曾经作过这样的评价:"这个决心不容易定下,这不仅要有非凡的胆略和魅力,最主要的是具有对复杂事物的卓越洞察力和判断力。历史进程证明了毛主席的英明正确。"(注:彭德怀在审查《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总结》初稿时的谈话, 1957年5月15日。)
    初战必胜
    从中国人民志愿军渡江那一天起,毛泽东的全付精力都集中到朝鲜战场上了。
    毛泽东一生指挥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统率过百万以上的大军同时在几个战场上与敌人作战,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他有着高人一筹的战略指导思想和丰富的战争经验。但是,指挥抗美援朝战争,对他来说毕竟是一个新的课题。这是在一个新的战场上--国外战场上,同一个新的敌人--具有高度现代化装备的美国军队作战。怎样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新胜利,这需要在实践中积累和总结新的经验。
    抗美援朝战争怎么打法?
    当时的朝鲜战局十分严峻。美国和南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后,分三路北进。东路占领元山,中路进逼阳德,西路美军正作围攻平壤的准备。按照麦克阿瑟的计划,在占领元山和平壤之后,先东西对进,打通联系,然后向鸭绿江边推进。
    还在志愿军出兵前夕,毛泽东和彭德怀等研究敌情后商定:利用敌人东西对进的时机,志愿军在平壤、元山铁路线以北,德川、宁远公路线以南地区,也就是朝鲜半岛细腰部(又称蜂腰部)地区以北,构筑两道至三道防御阵线。如果敌来攻,则在阵地前面分割歼灭之;如果平壤美军、元山南朝鲜军两路来攻,则打孤立较薄弱之一路。在6个月内, 如敌人固守平壤、元山不出,则我军也不打平壤、元山。在我军装备训练完毕,空中和地上均对敌人具有压倒的优势条件之后,再去攻平壤、元山等处。这就是说,六个月以后再谈攻击的问题。(注:《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105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