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十七世纪东方外交与西方殖民主义(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历史》 张之毅 参加讨论

自十六世纪从陆地东征的沙俄侵略势力,其性质也属于商业资本,它推行类似葡西早期殖民者所采取的封建贵族殖民政策。十七世纪沙俄东侵的主要对象是中国,它侵华的目的是把掠夺中国领土和扩大对华贸易紧密地结合起来。它一方面利用哥萨克(中国史书称“罗刹”)打先锋,蚕食中国边疆,先是我国蒙古,后是我国东北,大军所至,随处建立军垦点(俄人称之为слободки,可译士兵村),(11)进行强盗式的劫掠,掠夺物资主要是貂皮。另一方面,沙俄由于在欧洲连年征战,国库日渐空虚,急于高价推销俄国的皮毛以换取中国的金银。(12)沙皇直接投资于对华贸易。
    综上所述,西方各国和沙俄殖民者在各个阶段上,对东方各国的侵略目的和手段都有不同,但它们也有共同点,这就是它们都利用东方国家改朝换代(如在中、日)或教派对立(如在印度)不安定、不统一的因素,向这些国家进行渗透,掠夺东方的财富,压迫东方人民。
    中、印、日的不同对策
    面对着西方殖民主义多方面多方式的侵略,当时中印日三国政府采取何种对策,是关系到这些国家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
    康熙在与西方殖民者的斗争中采取了正确的、灵活的对策,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奠定了中国近代外交的基础,给东方外交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康熙在统治初期,南方有三藩作乱,西部边疆有蒙古准噶尔部上层分子制造民族分裂;东南海上则有郑成功后代割据台湾。(13)西方殖民者利用清初这种不安定的局面,有的大举入侵中国边疆,有的千方百计破坏台湾与大陆的统一。
    康熙首先解决了台湾统一问题。当时台湾的形势是,一方面,荷兰殖民者自从1662年被郑成功遂出台湾起直到172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最后一艘船只离开中国港口为止这七十年间“无时不想报复,重占台湾”;(14)另一方面,郑成功死后(1662年),我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其子郑经割据台湾,已失原来抗清的意义,成为国家走向统一的障碍。1679年康熙作出规取台湾的决策。当时清政府内部有些大臣主张联合荷兰,合力进取台湾。三藩平定后康熙于1681年排除大臣们的干扰,决定独力收复台湾,命令福建提督施琅进取台湾。(15)1683年台湾收复后,对台湾的处理问题,清政府内竟有人主张放弃台湾。施琅上疏力陈放弃台湾的严重后果必将“转资荷兰”,“此地原为红毛住处,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16)康熙采纳了施琅的意见,在台湾设置府县,台湾重新统一于清朝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清初对中国更严重的威胁来自沙俄。从十七世纪初沙俄开始侵占我蒙古地区若干领土。十七世纪四十年代,沙俄又入侵它在这以前对之一无所知的我国打虎尔、索伦等部落所居住的黑龙江流域,在尼布楚和雅克萨修筑城堡, 作为进犯据点。1675年(康熙十四年),沙皇遣使来华。当使者来华途中听到中国发生三藩之乱时,他认为这“正是建立功业的大好时机”。(17)苏联学者齐赫文斯基也承认沙俄想利用三藩之乱向清政府施加外交压力。(18)正是这一年,沙俄在中国领土上进行了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侵略行动。
    康熙充分估计黑龙江地区对中国安全的战略意义,“不可少弃之于俄罗斯”。(19)康熙多次谋求和平解决中俄边界问题。1676年沙皇特命斯帕法里(Sparthary,《清实录》作尼果赖)出使中国,要求清政府允许通商,但避而不谈俄军入侵问题,康熙则要求沙皇,“严禁罗刹,毋扰边陲,许以贸易通好”。但沙俄毫无谈判诚意,反而扩大对华侵略。三藩之乱平定后,康熙遂于1683年作出决策,采取军事上自卫反击和外交交涉两手做法,而着眼于最后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中俄边界问题。
    自卫反击前夕,康熙谕大臣们说:“兵非善事,不得已而为之。”(20)在1686年军事取得胜利后,康熙立即通过多种渠道,向沙皇建议,“收回雅克萨、尼布楚罗刹,于何处分立疆界,各毋得逾越,则两界人民均得安居,不失永相和好之意”。(21)沙皇政府为了促使清政府撤雅克萨之围,同意派遣使节,同清政府举行边界谈判。
    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8月22日,中俄两国使臣在尼布楚开始举行谈判,经多次磋商,终于在9月7日正式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互谅互让的产物。康熙在尼布楚归属和引渡逃犯根忒木尔两大问题上作出重大让步,并答应同俄国互市,以换取俄方从它所侵占的黑龙江地区撤出。康熙谕出席会议的首席使臣索额图说:“今以尼布潮为界,则鄂罗斯遣使贸易,无棲托之所,势难相通,尔等初议时,仍当以尼布潮为界,彼使者若恳求尼布潮,可即以额尔古纳河为界。”(22)此外,清政府曾多次向俄方要求归还我逃犯原索伦部头目根忒木尔,在谈判中我方不再坚持引渡,而满足于双方协议今后不再收纳对方逃亡犯。俄方同意“毁雅克萨城,退地五百里”(23)是它作出的让步,但它也有所得,以这让步换取清政府同意贸易互市,从贸易中赚取中国的金银,充实它日益枯竭的国库。所以包括苏联早期史学家在内的各国史学家公认《尼布楚条约》是一项平等的条约。最近美国学者曼考尔也说了一句公道话。他说:“条约是用严格平等的措辞写下来的。它反映出双方有意识的相互让步。”(2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