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在吸收西洋科学技术方面,康熙以极大的胆识输入西洋科技,但不足之处是,他引进的重点是西洋历法,以供朝廷制礼之用,而较少引进应用技术,更没有学习西洋先进的造船航海技术,以发展中国海军。康熙以后,他的继承者除仍用传教士治历法外,未能把他这项开明政策继承下来,反而把知识分子引到考据词章一途。在这个问题上,德川将军们要比乾隆等明智得多。他们改进了引进的火器,发展了航海技术,锁国后,通过荷兰继续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称为“兰学”,1720年还特意批准进口西方应用科技书刊。印度古代科学,源远流长。莫卧儿王朝时期,印度从波斯、阿拉伯吸取科学精华,但它很少从西洋引进科技。奥朗则布禁止阅读任何违背“圣训”的书籍,窒息了学术思想。(61) 第六,西方殖民势力东渐以前,东西方互不了解。哥伦布把海地误认为日本,把古巴误认为中国。(62)东方则不辨英国和荷兰,统称“红毛”。但殖民主义东侵后,西方通过传教士研究了东方,但东方对西方的了解却相形见绌。东方三国中,德川幕府比较重视掌握世界知识。幕府所以允许荷兰为通商之国,固然出于输入军需品和奢侈品的需要,但也是为了取得世界情报。它责成荷兰商馆馆长每年向它提出综合世界情报的《和兰院传闻书》。这《传闻书》成为幕府的主要情报来源。(63)康熙对沙俄有所了解,最初他从接触沙俄最早的蒙族方面获悉沙俄情况。1711年他遣兵部郎中图理琛前往俄国探望流落里海一带的土尔扈特部落,图里琛往返三年,返国后,备记所经,撰《异域录》一书,为我国一部实地考察外国的宝贵文献。但清政府对西洋各国,只是一知半解,缺乏第一手情报。莫卧儿王朝仅同伊朗等伊斯兰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对西洋各国也很少了解。 总的说来,十七世纪中日两国都为维护国家独立主权而与殖民者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但莫卧儿对殖民者则基本上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日汉哲一度驱逐葡人,但前门拒狼,后门纳虎,使英国殖民者取代葡人控制了印度。由于三国政府对殖民者奉行不同的政策,其结果也就各有不同。英国殖民者以武装商馆为基地,逐步征服印度,1757年普拉西战役后,孟加拉首先沦为英国殖民地。而中日两国却都免遭沦为殖民地的厄运。锁国政策给日本提供一个民族独立的条件,使日本资产阶级在倒幕后能够按照自己的面貌发展资本主义。清代前期皇帝所推行的独立自主的政策则把西方殖民者对中国国土的直接侵略推迟了一个多世纪。所有这些都不能不说是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亚非拉国家和人民将接受这些经验教训,从中汲取反帝、反殖、反霸的信心和力量。 (作者草写此文时得到老友严中平同志的启发和同事张之芮同志指正,谨此致谢。)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22页。 ②杨人楩:《非洲通史简编》,1984年版,第196页。 ③H ·福尔柏:《几个贸易帝国在东方的争夺》(HoldenFurber, Rival Empires of Trade in the Orient 1600-1800),1976年版,第405页。 ④马克思:《东印度公司--它的历史与结局》,陈翰笙译,载《新建设》,1953年第3期。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372页。 ⑥〔清〕杨英撰、陈碧笙校注:《先王实录》,1981年版,第753页。 ⑦赖永祥:《郑英通商关系之检讨》,载《台湾郑成功研究论文选》,1982年版,第278-279页;H.B.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Morse The Chronicles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to China, 1635-1833),牛津1926-1929年版,第24页。 ⑧A.L.莫尔顿:《人民的英国史》(Morton, A People's History of England),伦敦1951年版,第161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