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不拘一格”,有主张多样化,而不主张拘于一种模式的意思,也有不注重论资排辈,而重在取人所长,量能授职的意思。目的是为了发挥各种人才的特殊才能和优势作用。 “不拘一格”选用人才,而且善于用人所长,这种事实与经验,在我们这个有五千年光辉灿烂文明史的大国中是不乏其例的。这里不妨试举数例加以说明。例一,楚庄王提拔孙叔敖。楚国的一个名叫虞邱的大夫举荐孙叔敖,楚庄王为了考察孙的才学,就治国之道向他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孙从容作答,彼此畅谈了一天,楚庄王听后十分高兴。孙叔敖出身田舍,家世寒微,且其貌不扬,但楚庄王并不因此而看不起他,而是立即委以令尹的大权。孙叔敖一再谦辞,楚庄王却坚持不允。后来孙叔敖成为楚国的一代名相,为楚庄王建立霸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例二,唐太宗重用魏徵和急召马周。魏徵少年丧父,穷困潦倒,但有大志,贯通典籍。隋末危乱之际,他以道士自称。后从李密归唐,当了太子李建成的谋臣。他曾力劝李建成及早除去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质问他:“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之间的关系?”魏徵答道:“太子若早从徵言,不致有今日之祸。”李世民深知魏徵的才华,又器重他的刚直,故不计前嫌,任命他为谏议大夫,贞观三年(公元629 年)又让他“参预朝政”,官至宰相之位。此后,魏徵进忠谏,正错失,深得唐太宗信用。他所上的奏章就有200多个,达数十万言,大都为唐太宗采纳 ,对“贞观之治”立下了赫赫功劳,成为唐太宗称为“可为人镜”的重臣。马周出生于博平荏平(今山东荏平),家境贫寒。他到长安后,住在同乡、中郎将常何家中,做了常家一个门客。贞观五年(公元631 年),恰逢唐太宗要求百官上书,对朝政得失陈述自己的意见。常何就要马周替他写个奏疏,马周为他写了20余条政见。唐太宗看了这个奏疏,感到尽合己意,极为赞赏,但他想常何乃一介武夫,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政见来,于是询问常何,当得知系马周所写,当日就急召马周进宫。马周不知皇帝召见他干什么,心存疑虑,未即前去。唐太宗一连四次派人催促,可见其求才的急迫之情。唐太宗见了马周,相谈甚欢,即令马周在门下省值班。次年(公元632年),授他为监察御史, 不久又提升他为中书舍人,替唐太宗起草诏令,并起高参作用。唐太宗曾这样说过:我与马周,暂时不见,便生思念。可见他对马周的赏识重用之至。 这些都是历史上求才若渴和“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事例。至于量能授职、用人所长的事例与经验,历史上也屡见不鲜。下面再举几例。例一,齐桓公和管仲的用人所长。齐桓公接受他的老师鲍叔牙的建议,捐弃前嫌(管仲曾与齐桓公为敌,射之以箭。只是因为射中了带钩,桓公未遇难),任用管仲为相。管仲又向齐桓公推荐了一批“贤才良士”。他说:对于贤良人士,应该量才而用。比如,管理官吏,我不如公孙隰朋;管理农业,我不如宁越;行军布阵,我不如王子成父;公平断案,我不如宾须无;犯颜直谏,我不如东郭牙。如果任用这些人,让他们各居其位,各司其职,齐国就会大治。齐桓公欣然接受了管仲的意见,任用了这些人,并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而正是这些人帮助他成就了齐国的大业。齐桓公曾对管仲说:我这个人有许多不足和缺点,会不会妨害于称霸?管仲答道:在我看来,君王不能成霸业的主要毛病在于,一是不能发现良才,二是发现了而不能使用,三是使用了又不能信任,四是往往听信小人的谗言。这些才会有害于霸业。齐桓公听后深为钦佩,称管仲为“仲父”。这些都可以说明管仲和齐桓公的用人艺术。例二,汉高祖的用人所长。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消灭楚霸王项羽以后, 在洛阳举行庆祝汉朝建立的宴会上,询问群臣是什么原因使他取得了天下,而项羽失去了天下,座中所答他听后都不甚满意。刘邦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稳定后方,安抚百姓,供给馈饷,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领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豪杰之士,我任用了他们,发挥了他们的特长,这就是我夺得天下的原因。而项羽有一个多谋善断的范增却不能信用,他怎能不败亡呢?刘邦不只是用了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个人,他善用其长的例子还有任用曹参、樊哙、彭越、英布、灌婴、周勃、陈平等等。例三,汉武帝的用人所长。汉武帝刘彻手下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茂材异等”者,他善于奖拔任用,这是他实现自己的“文治武功”,把西汉王朝推向鼎盛局面的重要原因。《汉书·武帝纪》这样写道:“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倪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即司马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洛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k4i201.jpg,其余不可胜纪。”足见当时才士济济,用各所长的情景。汉武帝在选人方面,也是“不拘一格”,唯才是举。比如,卜式是放牧的出身,桑弘羊原是商人,卫青做过奴仆,金日k4i201.jpg是个俘虏,但汉武帝均加以提拔重用。例四,唐太宗的用人所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为他父亲李渊打天下,建立唐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在他执政期间,开创了有名的“贞观之治”的兴盛局面。这同他的知人善任是密切相关的。李世民曾经说过:“有人如器,各取所长。”这正是他的用人原则。比如,房玄龄、杜如晦的长处是多谋善断,短处是不善处理具体事务,李世民就让他们出任宰相,决断朝廷大事。这两人都成了唐代的名相。又比如,戴胄的长处是办事不徇私情,短处是不通经史,李世民就任他为大理少卿,主管刑狱。唐太宗对他的一班文臣武将各自的长处和短处,曾经作过一番品评。他在谈到文臣时说:“长孙无忌善避嫌疑,应物敏速,决断事理,古人不过;而总兵作战,非其所长。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明达,临难不改节,当官无朋党;所乏者骨鲠规谏耳。唐俭言辞辩捷,善和解人;事朕三十年,遂无言及于献替。杨师道性行纯和,自无愆违;而情实怯懦,缓急不可得力。岑文本性质敦厚,文章华赡;而持论恒据经远,自当不负于物。刘洎性最坚贞,有利益;然其意向然诺,私于朋友。”对于武将,他说:“(李)世勣、(李)道宗不能大胜,亦不大败。(薛)万彻非大胜则大败。”正因为唐太宗对文臣武将各自的长短之处了如指掌,故能量能授职,用其之长,避其之短。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所写的《颜氏家训》,虽然是一本治家的名著,但其中《涉务》一章,也讲了如何用人,特别是如何用人所长的问题。颜之推认为:“国之用材,大较不过六事:一则朝廷之臣,取其鉴达治体,经纶博雅;二则文史之臣,取其著述宪章,不忘前古;三则军旅之臣,取其断决有谋,强干习事;四则藩屏之臣,取其明练风俗,清白爱民;五则使命之臣,取其识变从宜,不辱君命;六则兴造之臣,取其程功节费,开略有术。此则皆勤学守行者所能辨也。人性有长短,岂则具美于六途哉?但当皆晓指趣,能守一职,便无愧耳。”我认为这段论述是颇有见地的。颜之推把当时的国家官员分为六大类,并按照各类职责的要求,分别指出了担当每类官员必须具备的特长。也就是说,不同领域的官员,对政治上的具体要求和业务上的特长要求也应不同。人无完人,全才、通才也有,但毕竟是少数,而多数则是属于有一技之长、一业之专的,不可能什么都擅长和精通。因此用人者,须有知人之识、察人之鉴,在使用干部时务必学会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将每个干部都安排在最适宜于他发挥特长的岗位上,这样于国于己都有好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