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初中国近代社会政治文化转型的过程中,新式警察制度的创建具有典型的历 史意义,它标志着传统封建治安体系的瓦解和新式行政、司法制度的确立,既适应了中 国社会内部变革的要求,又符合了西方先进政治文明的导向。就直隶与北京地区而言, 近代警察制建立之后,立即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它不同于传统的捕快、保甲制,其 职能更加广泛,并呈现出专业化趋向,更符合近代社会发展的潮流。近代警察制建立后 ,极大地推动了近代城市文明的发展,但是由于内外因素的制约,清末警察制并未获得 健康的发展。伴随着革命力量的兴起,到清朝末年时,警察日益强化其社会治安职能, 其关注点开始主要转移到防范、侦察和缉捕革命党人,弹压革命运动上来。不仅如此, 清末巡警更以此作为欺压百姓,任意刑杀的借口,滥用职权,敲诈勒索,横行无忌。而 且由于警察制本身与袁世凯势力的兴起直接相连,而袁世凯也利用清政府重视警政改革 这一点,乘机扩张势力,在警部安插心腹私党,逐步控制了清政府的警政大权,并使之 成为实现个人政治野心、排除异己的权力斗争工具,这就使得警察制的发展日益偏向, 而沦为利益集团斗争的牺牲品。 【参考文献】 [1]韩延龙、苏亦工等。中国近代警察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常书红。乡治思想的近代化[J].浙江社会科学。2001,(6)。 [3]创设保定警务局并添设学堂拟订章程呈览折[N].大公报。1902-08-16. [4]津埠照旧捐办巡警片[A].天津图书馆,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袁世凯奏议[C].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5]纪巡警局[N].大公报,1902-07-06. [6]警员来津[N].大公报,1902-09-05. [7]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8]纪巡警营[N].大公报,1902-06-28. [9]巡警认真[N].大公报,1902-07-01. [10]巡警局示[N].大公报,1905-05-21. [11]译件[N].大公报,1902-09-22. [12]郭玉家,马学春。清末新政与中国警政近代化[J].许昌学院学报,2003,(3)。 [13]工巡局之新制[N].大公报,1906-02-09. [14]巡警条规[N].大公报,1902-08-23. [15]南京警察学堂潘缙华、张侠琴二君上江督警务条陈纲要八则附消防一则[N].大公 报,1905-09-02. [16]大公报,1909-10-23. [17]大公报,1910-04-04. [18]大公报,1906-01-02. [19]大公报,1906-03-26. [20]大公报,1906-04-29. [21]大公报,1906-12-18.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