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汉魏晋时期东部鲜卑朝贡制度研究(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程尼娜 参加讨论

三、西晋时期由塞外转为塞内为主的东部鲜卑朝贡制度
    西晋时期,迁入塞内的鲜卑部落越来越多,到西晋后期,幽、平二州之地的鲜卑部落逐渐形成三个较强大的势力集团,即段氏鲜卑、宇文氏鲜卑、慕容氏鲜卑。
    段氏鲜卑是在辽西郡发展起来的以鲜卑人为主的势力集团,《魏书·徒何段就六眷传》记载:“徒何段就六眷,本出于辽西。其伯祖日陆眷,因乱被卖为渔阳乌丸大库辱官家奴。……其后渔阳大饥,库辱官以日陆眷为健,使将之诣辽西逐食,招诱亡叛,遂至强盛。日陆眷死,弟乞珍代立,乞珍死,子务目尘代立,即就陆眷父也,据有辽西之地,而臣于晋。”段氏鲜卑从始祖日陆眷到务勿尘(务目尘),为二世三人,务勿尘主要事迹在晋惠帝时期(290—306),此时务勿尘的儿子已成年,以每代人25年,三代人为75年推算,段日陆眷由渔阳郡进入辽西郡的时间大约在曹魏初期。马长寿先生推测段氏鲜卑之人入辽西当在东汉的中叶,即公元130—150年左右,显然与人的一般寿命不符。参见是氏《乌桓与鲜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88页。务勿尘与子疾陆眷(又作就六眷、就陆眷)、匹磾、文鸯,弟涉复辰、侄末波(又作末杯),都是骁勇善战的猛将。段部鲜卑以辽西为居地,在西晋朝贡制度下发展成为一支较强大的势力。晋惠帝时期爆发“八王之乱”以后,都督幽州诸军事王浚为自安之计,“结好夷狄,以女妻鲜卑务勿尘,又以一女妻苏恕延”。同时整修兵械,“召务勿尘,率胡晋合二万人”,进军讨伐成都王司马颖,击败之。于是,王浚乘胜攻克邺城,还蓟。“惠帝旋洛阳,转(王)浚骠骑大将军、都督东夷河北诸军事,领幽州刺史,以燕国增博陵之封。怀帝即位,以浚为司空,领乌丸校尉,务勿尘为大单于。浚又表封务勿尘辽西郡公,其别部大飘滑及其弟渴末别部大屠瓮等皆为亲晋王。”《晋书》卷三九《王浚传》。同书卷六三《段匹磾传》则载:“父务勿尘,遣军助东海王越征讨有功,王浚表为亲晋王。封辽西公,嫁女与务勿尘,以结邻援。怀帝即位,以务勿尘为大单于。”与《王浚传》记载相异,此处将东海王越为成都王颖之误,有明显错误,故以《王浚传》为是。务勿尘跟随都督幽州诸军事王浚在“八王之乱”的战争中战绩显赫,王浚因军事胜利晋升为幽州刺史、护乌桓校尉。在王浚的举荐下,太安二年(303),晋帝册封务勿尘为大单于、辽西郡公。《晋书》卷四《孝惠帝纪》载:太安二年(303),“封鲜卑段勿尘为辽西公”。同书卷三九《王浚传》载:怀帝即位(307)后,封务勿尘为“辽西郡公”。两处记载的时间相异,按惯例以《本纪》记载的时间为是。
    随着西晋政权的分崩离析,段氏鲜卑参与到北方各个割据势力的纷争之中。晋怀帝永嘉年间务勿尘卒,子疾陆眷袭其封号。疾陆眷为从羯人石勒手中赎出被俘获的从弟末波,违背王浚的命令与石勒结盟。晋愍帝建兴二年(314),幽州刺史王浚死后,匹磾在蓟自立为幽州刺史,坚持臣服晋朝的立场,于是段氏鲜卑分为两部分:一是段氏鲜卑单于疾陆眷统领的部分,与石勒结盟;一是以幽州刺史匹磾统领的部分,以晋朝官员自居。段匹磾数次遣使诣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刘琨,“欲与同奖王室。琨由是率众赴之,从飞狐入蓟。匹磾见之,甚相崇重,与琨结婚,约为兄弟”。
    在政治局势混乱的形势下,疾陆眷为了自身利益,在晋朝与北方民族政权之间摇摆不定。当疾陆眷从石勒手中赎回末波之后,又向晋朝表示臣服。《晋书·中宗元帝纪》记载建武元年六月,幽州刺史、左贤王、渤海公段匹磾,单于、广宁公段辰(涉复辰),《晋书》卷六《中宗元帝纪》。这条记载有误,当时段部的单于是疾陆眷,不是涉复辰。辽西公段眷(疾陆眷),与刘琨等一百八十人上书劝司马睿即帝位,表明了他们臣服东晋的政治立场。这一年,疾陆眷病死。末波诬称前来奔丧的匹磾欲篡段氏鲜卑单于之位,出兵击败匹磾,杀害其叔涉复辰及其子弟党与二百余人,自立为单于。
    段匹磾受人离间怀疑刘琨,又惧怕刘琨害己,遂将刘琨拘杀之[5]1686。其后,匹磾被石季龙所败,在后赵王城襄国,匹磾始终著晋朝的朝服、持节,以晋朝官员自居。东晋元帝太兴四年(321)匹磾与弟文鸯同被石勒所害[5]154。《晋书·段匹磾传》最后有一段文字,记述模糊,需要辨析:
    自务勿尘已后,值晋丧乱,自称位号,据有辽西之地,而臣御晋人。其地西尽幽州,东界辽水。然所统胡晋可三万余家,控弦可四五万骑,而与石季龙递相侵掠,连兵不息,竟为季龙所破,徙其遗黎数万家于司雍之地。其子兰复聚兵,《晋书》卷一○六《石季龙载记上》曰:“镇北宇文归执送段辽之子兰降于季龙,献骏马万匹。”称段兰为段辽子,与此异。与季龙为患久之。及石氏之亡,末波之子勤鸠集胡羯得万余人,保枉人山,自称赵王,附于慕容儁。
    段氏鲜卑最强大的时期是段匹磾为幽州刺史时期,段氏鲜卑单于疾陆眷所占据的辽西郡虽属幽州辖郡,但如前所述,疾陆眷并不听从段匹磾的调动。若将匹磾与疾陆眷控制的地区合在一处,称其地西尽幽州并不错,但东界辽水(今辽河)则有些夸大,因在段氏鲜卑的东北,平州地区分布着慕容氏鲜卑。段氏鲜卑的势力并没有超出幽州郡县地区。张博泉师认为:“辽水”当指今大凌河[6]。指明幽州的辽西郡、北平郡的东北部到达大凌河上游。大凌河以东为平州辖区,段氏鲜卑最强大时控制的地区东到大凌河,即是仅幽州一地。文中“所统胡晋可三万余家,控弦可四五万骑”,当指段匹磾所控制的人口和军队的规模。《晋书》卷一四《地理志》:“幽州统郡国七,县三十四,户五万九千二十。”羁縻统辖的朝贡制度成员的人口不著户籍。段匹磾控制了幽州大部分地区的民户。后赵石季龙破匹磾后,“徙其遗黎数万家于司、雍之地”,这极大地削弱了段氏鲜卑的势力。剩下的段氏鲜卑以末波统领的部分为主,东晋明帝太宁三年(325)末波死,弟牙立。牙死,单于位归还疾陆眷孙段辽。东晋成帝咸和六年(331),偏居江南的晋廷“以幽州刺史、大单于段辽为骠骑将军”[5]176,这个幽州刺史只是一个名号而已了。在段辽时期,段氏鲜卑又分二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一是匹磾子段兰,拥众数万;二是末波子段勤,集胡羯万余人。《晋书·慕容皝载记》记载:“(慕容)皝率诸军攻(段)辽令支以北诸城,辽遣其将段兰来距(拒)。”由此可知段兰受段辽的统领,其后段辽被慕容皝所灭。段兰子段龛,“因冉闵之乱,拥众东屯广固,自号齐王,称藩于建邺,遣书抗中表之仪,非(慕容)儁正位。儁遣慕容恪、慕容尘讨之。……恪遂克广固,以龛为伏顺将军,徙鲜卑胡羯三千余户于蓟”[5]2837。至此,慕容鲜卑建立的前燕政权最后吞并了段氏鲜卑。
    曹魏时,段氏鲜卑在辽西郡逐渐形成,到务勿尘时逐渐强盛,从都督幽州诸军事王浚以女妻务勿尘来看,段氏鲜卑早已成为晋塞内鲜卑朝贡制度成员。务勿尘因随从王浚出征立战功,被晋帝册封为“大单于”“辽西郡公”,此后段氏鲜卑大人皆袭此封号。与此同时,晋帝还授予别部大人大飘滑、渴末、大屠瓮等以“亲晋王”的封号。另外,“怀帝即位,以务勿尘为大单于,匹磾为左贤王,率众助国征讨,假抚军大将军”[5]1710。建武元年,刘琨等181人上书劝进中有“幽州刺史、左贤王、渤海公段匹磾”,“单于、广宁公段辰”,“辽西公段眷”。东晋时以段辽为“骠骑将军”等。从上述封号看,这一时期中原王朝册封朝贡成员的封号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大单于”“左贤王”具有匈奴官号的特色。“辽西郡公”“渤海公”“广宁公”“骠骑将军”则具有汉官爵的特色,郡公的封号表示对其地位的认可,将军则是武职官号,有使其为朝廷出军助战的意义。只有“亲晋王”仍是汉魏以来册封鲜卑等北方民族首领封号的特点。
    段匹磾自立为幽州刺史,在得到晋廷的认可后,他的身份已经从朝贡制度成员转变为晋朝的官员,他所统领的胡晋民户,也是晋朝的编户齐民。但疾陆眷—末波—段牙—段辽—段龛统领的段氏鲜卑部众则是具有很大自治权的朝贡制度成员,只是处于十六国时期,所依附的宗主国时有变换,如疾陆眷是曾一度臣服于后赵。段匹磾死后,太宁元年(323),晋元帝“以尚书陈眕为都督幽平二州诸军事、幽州刺史”[5]160,163,176。其后又见太宁三年(325),“幽州刺史段末波卒,以弟牙嗣”。咸和六年(331)“二月己丑,以幽州刺史、大单于段辽为骠骑将军”。这当是段匹磾死后,段氏鲜卑单于袭用了段匹磾的幽州刺史官号,实际并非是晋朝的命官,却表现了段氏鲜卑对东晋的臣服。段氏鲜卑单于是否遣使向东晋朝贡,不见记载。但后来段龛“自号齐王,称藩于建邺”,即向东晋遣使朝贡,表现出段氏鲜卑对晋朝的政治认同。
    宇文鲜卑原是汉代辽东塞外鲜卑朝贡制度成员,《魏书·匈奴宇文莫槐传》记载:“匈奴宇文莫槐,出于辽东塞外,其先南单于远属也,世为东部大人。……莫槐虐用其民,为部人所杀,更立其弟普拨为大人。普拨死,子丘不勤立,尚平文女。丘不勤死,子莫廆立,本名犯太祖讳。莫廆遣弟屈云攻慕容廆,廆击破之;又遣别部素延伐慕容廆于棘城,复为慕容廆所破。时莫廆部众强盛,自称单于,塞外诸部咸畏惮之。”宇文鲜卑在宇文莫槐时期已经基本形成,是由南匈奴远属部落与辽东塞外鲜卑人融合而成。从宇文莫槐到莫廆为3世4位大人,以1世25年计,为75年左右。从上文看,宇文莫廆与慕容廆相攻伐,慕容廆活动于晋武帝年间,如太康二年(281)“冬十月,鲜卑慕容廆寇昌黎”[5]73。以太康二年为时间坐标,上溯75年,宇文鲜卑形成时期当在东汉末年。田立坤先生认为内蒙古哲里木盟六家子鲜卑墓地可能是宇文氏的遗存,时代约为东汉晚期[7]。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