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西潮东渐与旧学新知: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陈平原 参加讨论

本世纪的中国大学,虽有官办、私立之分,但从教育体制讲,全都是“西式学堂”。对比1902年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与1913年的《教育部公布大学章程》,“纲领”有别,学科划分与课程设置,却是大同小异。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不同大学,由于师资力量及社会风气的影响,所传授的知识,以及传授知识的方法途径,会有很大差别,但已非昔日的书院课业所能比拟。要说“西化”,最为彻底的,也最为成功的,当推大学教育。学科设置、课程讲授、论文写作、学位评定等,一环扣一环,已使天下英雄不知不觉中转换了门庭。对于所谓的西方学术霸权,你可以抗议,也可以挑战,可只要进入此“神圣”的大学殿堂,你就很难完全摆脱其控制。
    正是有感于此,力主“救学弊”的章太炎、马一浮等,坚持传统的书院讲学,目的是“专明吾国学术本原,使学者得自由研究,养成通儒,以深造自得为归”〔54〕。不管是章氏国学讲演会,还是复性书院、勉仁书院,就办学的成效而言,都谈不上成功;其意义在于昭示中国高等教育的另一种可能性。这一点,不妨引用熊十力50年代的两篇重要文章。在《与友人论六经》中,熊建议恢复内学院、智林图书馆及勉仁书院,直接针对的是“欧化东来,吾固有学术思想,似日就湮废”。并非取而代之,而是补偏救蔽,借传统书院来改变西化大学的一统天下局面。熊氏等人所争,表面上只是为了“保存国学”,实则关系重大。在《与友人论张江陵》中,熊对张因“恶理学家空,遂禁讲学,毁书院”表示不满,理由是:
    学术思想,政府可以提倡一种主流,而不可阻遏学术界自由研究、独立创造之风气,否则学术界思想锢蔽,而政治制度,何由发展日新?
    将教育、学术、政治三者挂钩,特别强调“自由研究、独立创造”的意义,这与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教育理念相当吻合。实际上,20年代初北大、清华之陆续创办研究院,以及20年代末中央研究院的设立,都力图整合中西不同的教育与学术传统。
    倘讲具体学问,融汇中西,几无疑义。提及安身立命,可就见仁见智,无法步调一致了。古来国人对于学者崇高人格的讲求,晚清以降,不再“理所当然”。在专业化大潮冲击下,立竿见影的知识被推到前台,大而无当的精神被遗落在旷野。从章太炎之表彰五朝士大夫“孝友醇素,隐不以求公车征聘,仕不以名势相援为朋党”,到陈寅恪的强调王国维乃“为此文化所化之人”,故“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55〕,都是感慨士风之堕落。历朝历代,均不乏曲学阿世之徒。问题在于,现代社会之倾向于让“学”与“人”脱钩,读书人更加无所顾忌。大学者尚且可以阿谀奉承〔56〕,“世风日下”的感慨,并非只属于九斤老太。
    陈寅恪之表彰王国维,既强调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会,而示来者以轨则”,更突出其“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同光”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57〕。学者的胸襟与情怀,与具体的著述或许关系不大,可切实规定着其学问的规模与气象。正因如此,研究的触角,往往不限于著作之成败,方法之得失,更希望叩问学者的心路历程。或者说,在思想史背景下,探讨学术思潮的演进。
    四、章、胡交谊及其象征意义
    本书希望涉及的问题很大--“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58〕,可论述的着眼点却很小:极而言之,不过讨论了章太炎、胡适之的文化理想、学术思路、治学方法,以及晚清、五四两代学人的文化心态。依照惯例,著书立说,必须先有相对确定的理论框架,而后才好设计章节并展开论述。本书的写作,并非如此“顺理成章”;若干作为论述主线的设想,大多属于“事后追认”。在具体问题的深入探讨中,逐渐领悟题旨所在,并找到自认为恰当的表达方式。一句话,本书所呈现出来的,并非完满自足的“理论体系”,而是寻寻觅觅、众声喧哗的“探索过程”。
    对我来说,“学术史研究”既是一项著述计划,也是一种自我训练。〔59〕将学术史研究作为一种“自我训练”,故强调“亲手触摸”,对动辄抬出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治学准则”很不以为然。至于作为一项“研究计划”,同样不信任首先确立理论框架而后逐步演绎开去的思路。我更欣赏“法从例出”的策略:在剖析个案的过程中,不断反省原有的构想,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眼光与立场。在这里,个案的选择至关重要,因其决定了最初的视角。
    谈论思想史视野中的学术转型,注重的是研究思路的演进,而不是具体著述的品评,因而,本书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章太炎、胡适之作为论述的中心。这一选择,明显超越具体学科的专业评价,兼及学与政、学与人、学与文。这是因为,本书希望着力辨析的,不是作为经学家的章或作为史学家的胡,而是开一代新风的“大学者”章太炎、胡适之。
    所谓“大学者”,除了在专业范围内作出杰出贡献,足以继往开来外,更因其乃学术史上的中心人物,你可以引申发挥,也可以商榷批评,却无法漠视他的存在。〔60〕此等“有思想的学问家”〔61〕,既是社会思潮激荡的表征,其引领风骚,更构成思想史上绚丽的风景线。至于个中人对自身处境及潮流的深刻反省〔62〕,更使后人得以近距离地观察那早已逝去的时代--虽则不免带有自述者独特的眼光。史家之所以格外关注某些“大学者”,还因其与师友弟子及论敌共同构成的网络,本身便能初步勾勒出一时代的学术走向--以上所有假设,全都适合于章太炎与胡适之。
    除此之外,我还很看重以下三点。首先,章、胡作为晚清及五四两代学人的代表,其教养、经历、学识、才情,均有明显的差异;由于知识类型不同,而发展出大有差异的文化策略,这一点,在中国现代学术的创立期,尤为重要。其次,借助于章门弟子(如钱玄同及周氏兄弟等)的勾连,原本可能产生严重“代沟”的章、胡及其代表的两代学人,获得了某种理解与沟通--在我看来,此乃新文化运动得以迅速展开并大获全胜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倡国学、争持墨辨、尝试白话诗、写作哲学史、评论现代教育制度以及掀起轩然大波的“订孔”与“疑古”,章、胡二人的立场并不一致,但“共同的话题”却很多。这既表明章、胡二人学术思想上的“交谊”,更突出了两代学人思路及追求的连续性。也正是这一点,回应了本书的基本设想:晚清及五四两代学人的共同努力,促成了中国学术的转型。
    入手处为个案分析,着眼点却是学术转型--这一“以小见大”的论述策略,使本书的体例,既不同于“通史”,也不同于“学案”,乃是以问题为中心的专题研究。主要目的是展现中国学术转型的复杂性,尤其是发掘各种被压抑、被埋没的声音,挑战已经相当严密的以西学东渐为代表的“现代化叙事”。因而,本书对章、胡的生平及其学术经历,未作认真梳理;反而在后三章,借讨论“游侠心态”、“文艺复兴”以及“自我陈述”,展现学术转型期的诸面相。前六章虽也不时插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王国维、刘师培、蔡元培、鲁迅、顾颉刚等人的声音,但毕竟以章、胡为论述主线;后三章之平视诸子,不再惟章、胡马首是瞻,着眼于影响全社会的思想潮流,这在某种意义上,更能显示论者的视野及主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