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潮东渐与旧学新知: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9)
〔24〕黄节:《〈国粹学报〉叙》,《国粹学报》第一期,1905年2月。 〔25〕黄节:《〈国粹学报〉叙》;邓实:《古学复兴论》,《国粹学报》第九期,1905年10月。 〔26〕参见《国粹学报》第一期上的《〈国粹学报〉略例》。 〔27〕邓实:《国学保存会小集叙》,《国粹学报》第一期。 〔28〕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胡适文存二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年。 〔29〕胡适:《新思潮的意义》,《胡适文存》一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1年。 〔30〕参阅陈独秀《国学》(《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鲁迅《所谓“国学”》(《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郭沫若:《整理国故的评价》(《创造周报》第36号,1924年1 月)和茅盾《进一步退两步》(《茅盾全集》第十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31〕胡适:《整理国故与“打鬼”》,《现代评论》第5卷119期,1927年3月。 〔32〕自从冯友兰在《中国近年研究史学之新趋势》、《近年史学界对于中国古史之看法》等文中,借黑格尔的“正、反、合之辩证法”,将当代中国史学划分为信古、疑古、释古三派,时人纷纷对号入座。当事人顾颉刚晚年在《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中提出异议,理由是“疑古”本身不能自成一派,因其有所“信”,方能有所“疑”。在我看来,如此代表辩证法三阶段的三派说,大可怀疑;一定要区分,也只是“释古”时之倾向于“信”或“疑”。 〔33〕王国维:《国学丛刊序》,《王国维遗书》第四册。 〔34〕参阅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和钱穆《国史大纲》第1 页(台北:商务印书馆,1974年)。 〔35〕参见拙文《章太炎与胡适之关于经学、子学方法之争》,《学人》第六辑。 〔36〕章太炎:《原学》,《国故论衡》,上海:大共和日报馆,1912年。 〔37〕贺麟:《五伦观念的新检讨》,《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 〔38〕参阅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二节。 〔39〕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 〔40〕参阅章太炎《救学蔽论》和《国学会会刊宣言》,均见《章太炎全集》第五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41〕《严复集》第一卷8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42〕贺麟:《学术与政治》,见《文化与人生》。 〔43〕参阅胡适《我的歧路》(《胡适文存》二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年)以及贺麟的《学术与政治》。 〔44〕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45〕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东方杂志》31卷1号,1934年。 〔46〕参见拙文《“求是”与“致用”--章太炎学术思想覈论》,《中国文化》第七期;《在政治与学术之间--论胡适的学术取向》,《学人》第一辑。 〔47〕参见章太炎《国学概论》(曹聚仁记述,香港:学林书店,1971年)中的“哲学之派别”章和《国学讲演录》(南京:南京大学刊本,1980年代)中的“诸子略说”章。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