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明清庶民地主经济形态剖析*(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 栾成显 参加讨论

表1 隆庆六年至万历四十年(1572-1612)朱学源户实在人丁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朱学源户在万历十年至四十年的各个黄册大造之年的实在人丁总数均为48口。如前所述,这个数字并不包括该户的未婚女子。该户未成丁男子一般在7至10口左右,所以, 该户的未婚女子亦当在7至10口左右。又从黄册所载可以看出, 还有漏报或在外生长等情况。若考虑到这些因素,实际上朱学源户在万历十年至四十年各个大造之年的实在人口数字要大大超过黄册上登载的数字。
    通过上表还可以看出,万历十年至四十年朱学源户的实在人丁数字完全相同,颇有照抄前册之虞,此外,根据黄册记载,还不时有“前册漏报”等情况,所以,根据黄册底籍所统计的有关朱学源户的人口情况,并不是准确的数字,这只是向我们提供了有关朱学源户人口的大致情况。据《万历至崇祯二十七都五图三甲朱学源户册底》所载,万历四十年朱学源户下共有子户四十多户,崇祯十五年其下共有子户五十多户,按平均每户二至三人推算,明末时期朱学源户下人口数字当在一百至一百五十口左右。
    土地所有与土地买卖
    与人口方面的记载相比,黄册底籍中有关土地的税亩面积和税额的记载则十分详细。对各户的每笔土地买卖亦详细登记在册。除黄册底籍外,在《万历九年清丈二十七都五图归户亲供册》及《万历至崇祯二十七都五图三甲朱学源户册底》中,亦有朱学源户所有土地税亩面积、税额以及土地买卖等的详细记载。从这些记载中可以具体地了解到朱学源户的土地所有和土地买卖情况。
    万历九年至崇祯十五年(1581-1642年)朱学源户的土地所有情况请看表2。关于朱学源户所有的土地的分布情况请看表3。
    表2 万历九年至崇祯十五年(1581-1642年)朱学源户所有土地总表
    土地面积:税亩 税额:石
    表3 朱学源户所有土地分布表
    表4.隆庆六年至崇祯十五年(1572-1642)朱学源户土地买卖表
    单位:税亩
    这里有一点要说明的是,休宁县自万历清丈以后,与其它很多地区一样,在计量田土面积时,是使用税亩制。所谓税亩制,即是把各类不同等级田土的实际面积(几何面积)都换算成相应的纳税面积。这样就大大地简化了以前有关不同等级田土的繁杂的纳税科则。
    通过表3可以看出,在朱学源户的所有土地之中, 属于本图者所占比率不到10%,其所有土地之大部分在本都他图,约占90%左右;而在他都他图者则较少,只占百分之二三左右。再从《万历九年清丈二十七都五图归户亲供册》中有关图总的数字来看,当时该图业户所有田地山塘总额为3195.8686亩,其中在外都外图者为1761.8533亩,占55%以上,说明业户在本图以外占有土地的情况是很普遍的。
    通过万历九年至崇祯十七年朱学源户土地所有总表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朱学源户的土地所有呈快速增长的趋势。 该户在隆庆六年( 1572年)田地山塘总计为200余亩,至万历四十年(1612年)增长到500余亩,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已达800余亩。 购买土地是其增加田土的主要手段。根据黄册底籍及朱学源户册底的有关记载,可以了解到,这一时期朱学源户的土地买卖情况。请看表4。
    从表中可以看出,朱学源户在土地买卖方面的交易极为活跃,相当频繁,其交易量亦十分可观。自万历二十年以后,该户进行土地买卖的次数平均每年都在10次以上,交易量亦在10亩以上。其中在天启五年至崇祯五年(1625至1632年)这八年间,买入田土达174.85065亩, 卖出田土达111.01735亩,交易总量达285.868亩,占其当时土地所有的近一半。然而,从表中亦可看出,朱学源户买入田土的数量都大大高于卖出田土的数量,其土地买卖交易仍属于积累赀财的性质,并非是把土地作为一种商品而进行交易的。关于朱学源户购买土地的资金来源,有关文书中并无明确记载,尚不十分清楚。但在《万历至崇祯二十七都五图三甲朱学源户册底》中,发现有下列文字记载:“此系父众田,凭亲叔三位,扒还补元成潘行店二十年起二十四年冬止客身银帐。”(按:“二十年起二十四年冬止”系指万历年间)这证明,朱学源户家族之中有人在外从事商业活动。而徽州商人在外经商所赚的钱,多用于回乡置买田宅。购买土地是当时徽商资本的主要去向之一。前文已经指出,朱学源户的土地所有,在明末的一段时间内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联系到这一点,我们有理由推测,朱学源户购买土地的资金来源,当是与其家族中有人从事商业活动有关。
    那么,从朱学源户的土地所有数量来看,其在当时的乡村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据前文介绍的有关二十七都五图的几种文书所提供的资料,朱学源户的所有田土数额,一直属于二十七都五图中占有土地最多的几个大户之列。例如,在万历九年清丈归户册中,朱学源户所有田土的总额为305.6265亩,当时二十七都五图全图业户所有田土总额为3195.8686亩,朱学源户所有田土数量约占百分之十。当时该图共有143户,其中田产全无者有33户,多数业户的土地所有在20亩以下,土地所有超过百亩者仅有5户,朱学源户在其中居第二位。至万历三十年(1602 年)朱学源户的土地所有总额达420.93066亩,在全图已居第一位。 当时全图业户所有田土总额为2963.7581亩, 朱学源户所有田土数量已占全图的14%。此后,朱学源户所有的田土总额一直居于全图之首。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其所有田土总额已达803.22962亩。 明清时代拥有这一数字土地的业户,在山多田少的徽州地区已不用说,就是在江南乃至全国其他地区,亦当属于占有土地较多的大户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