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唐子仲濒儿匜铭文补释(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考古》 何琳仪 高玉平 参加讨论

如果将唐子仲濒儿匜与陈眆簋盖互相比较,不难发现,与“”位置相当的则是“元日”。上文已指出“”为“一日”合文。《战国策·秦策一》:“武王将素甲三千,领战一日,破纣之国,擒其身,据其地,而有其民。”注:“一日,甲子之日也。”引申为元旦。《汉书·律历志》:“正月一日,为岁之朝。”“元日”为吉日。《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择元日,命民社。”注:“祀社,日用甲。”亦引申为元旦。《书·舜典》:“月正元日。”传:“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总之,“一日”和“元日”都是吉利之日。古人铸器多用“丁亥”之日,这在铜器铭文中屡见不鲜。“丁亥”为吉利之日,是不言而喻的。
    以往只知齐系文字中有从“戌”,从“一”,从“日”之“”;现在又知楚系文字中有从“戊”,从“一”,从“日”之“”。值得注意的是,燕系文字中也有与从“戊”,从“一”,从“日”之“”相关的数字,见上揭《陶汇》3.658。此字用△代替,可与另一片陶文对勘。
    《陶汇》3.656“大市九月”
    《陶汇》3.658“大市△月”
    将△与“九”对比,可知△应为数字。这是否与上文“一日”说有矛盾?其实△本从“”,从“二”,乃“弍”之异文,可读“二”。其“二”旁在“”旁右下方,这与上揭琱生簋“贰”所从“二”的位置相同,适可互证。总之,《陶汇》3.658“大市△月”应读“大市二月”。
    顺便说明,在上揭古文字中几个与“弌”、“弍”相关而又比较特殊的字形。
    1.《信阳》1.01“弌然作色”。“弌”,原篆“一”旁在“戈”旁之上。这与“貳”亦可作“貳”,有平行移位关系。右下从“月”,与从“日”义近,这属于“意义相近的形旁互为通用”⑩的现象。从“月”之“弌”(或作“壹”),疑乃“曀”之异文(11)。“弌然”应读“慨然”。《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不若月之曀曀”,《文选·陆士衡拟古诗》注引“曀”作“暧”,而“爱”本从“心”,“既”声。故“弌”(壹)可读“慨”。《礼记·檀弓上》:“练而慨然”,注:“忧悼在心之貌也”。《荀子·宥坐》:“孔子慨然叹曰。”
    2.琱生簋“公宕其叁,汝则宕其贰”。其中“贰”应硬性隶定为“”。《字汇补》“,同二。”
    3.中山王方壶“不弍其心”。其中“弍”原篆从“肉”,“弍”声,疑“腻”之省文。《说文》:“腻,上肥也。从肉,贰声。”“不贰(腻)”或作“不二”、“不贰”。《书·康王之诰》:“不二心之臣。”《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思而不贰”,注:“无贰叛之心也”。
    《说文》所保存的古文“弌”、“弍”、“弎”,在古文字中均有反映。尤其是与之相关的“”,或读“一日”,或作为偏旁出现,颇值得注意。
    
    唐子仲濒儿匜之“”,从“辵”,“会”声,见《玉篇·辵部》:“,迊也”。其字与“”、“頮”、“沫”皆可通用(12)。
    唐子仲濒儿匜末字“”为器名,可与下列楚系铭文相同的辞例比勘。
    以邓匜“楚叔之孙以邓择其吉金铸其会(沫)”(下寺图11)
    东姬匜“宣王之孙雍自之子东姬自作会(沫)”(下寺图29)
    鄬仲姬丹匜“蔡侯作媵鄬仲姬丹会(沫)”(下寺图170.1)
    王子适匜“王字(子)适蚩(之)(沫)”(集成10190)
    蔡子佗匜“蔡子佗(?)之会(沫)”(集成10196)
    另外,下列两件楚系铭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