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郭沫若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7)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林甘泉 参加讨论

⑦《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1923年),《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
    ⑧郭沫若1916年12月27日给父母的信,见《樱花书简》,唐明中、黄高斌编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⑨周恩来:《我要说的话》,1941年11月16日《新华日报》。
    ⑩《樱花书简》。
    (11)《“民族形式”商兑》,《沫若文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12)《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改题《王阳明礼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3)《伟大的精神生活者王阳明》最初收入《文艺论集》,1925年12月光华书局出版。1952年郭沫若在《历史人物》的“改版说明”中说:“本书初版编成于1947年7月,当时把1921年所写的‘王阳明’一篇也收录了,实在是有点不伦不类。”可见《伟大的精神生活者王阳明》一文写于1921年。1959年出版的《沫若文集》第10卷收入此文,改题《王阳明礼赞》。
    (14)《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王阳明礼赞》及《附论》文末注明“1925年6月17日脱稿”,这很容易被误解成《伟大的精神生活者王阳明》和《附论》都写于1925年。实际上,前者写于1921年,后者是在前者1925年收入《文艺论集》出版时补写的。
    (15)《〈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见《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87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6)《沫若文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17)《反对党八股》,《毛泽东选集》第3卷。
    (18)《星空》,《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卷,第23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9)《卷耳集》序,《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5卷,第15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20)《论中德文化书--致宗白华兄》,《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第14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21)《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第149、157页。
    (22)《王阳明礼赞》,《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第293页。
    (23)《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三》。
    (24)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55、199、177页,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25)胡适之:《散文选粹》,1931年版,转引自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1989年增订2版。
    (26)《论中德文化书》,《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第157页。
    (27)《文艺论集》,《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第222页。
    (28)《王阳明礼赞》附论一《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第298页。
    (29)《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第222页。
    (30)《新潮》第1卷第5号,1919年5月。
    (31)毛子水:《国故和科学的精神》,《新潮》第1卷第5号,1919年5月。
    (32)胡适1928年11月给胡朴安的信,《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
    (33)胡适:《整理国故与‘打鬼’》,《胡适文存》三集卷二。
    (34)《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第160页。
    (35)《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第161页。
    (36)胡适:《论国故学--答毛子水》,《胡适文存》第1集第2卷。
    (37)胡适:《论国故学--答毛子水》,《胡适文存》第1集第2卷。
    (38)《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6页。
    (39)胡适1925年4月复钱玄同信。《胡适、钱玄同等论学书札》,《中国哲学》第1辑,三联书店1979年8月版。
    (40)《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7页。
    (41)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商务印书馆1941年大学丛书版。
    (42)《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96页。
    (43)《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8页。
    (44)《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9页。
    (45)《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8-9页。
    (46)1954年《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新版删去“这些都可算是卓识”一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303页。
    (47)《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304、305页。
    (48)《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4卷,第3页。
    (49)《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482页。
    (50)《学艺杂志》第3卷第1号,北京农业工程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年总第6期重新发表。
    (51)《革命与文学》,1926年4月,《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第37页。
    (52)《文学革命之回顾》,1930年1月,《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第85页。
    (53)《关于文艺的不朽性》,《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第103页。
    (54)《关于文艺的不朽性》,《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第104页。
    (5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14页。
    (56)《关于文艺的不朽性》,《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第111页。
    (57)1944年6月,《沫若文集》第13卷。
    (58)1944年5月,《沫若文集》第13卷。
    (59)《谢陈代新》,1944年5月,《沫若文集》第13卷。
    (60)《人民的文艺》,1945年4月,《沫若文集》第13卷。
    (61)《文艺与民主》,1945年1月,《沫若文集》第13卷。
    (62)《人民的文艺》,《沫若文集》第13卷。
    (63)《屈原研究》,《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4卷,第87页。
    (64)《孔墨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91页。
    (65)《屈原研究》,《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4卷,第91页。
    (66)《从诗人节说到屈原是否弄臣》,《沫若文集》第13卷。
    (67)《吕氏春秋·贵公》。
    (68)《吕氏春秋·顺民》。
    (69)《吕氏春秋·务本》。
    (70)《吕氏春秋·用众》。
    (71)《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412、417页。“民主的政治家”,全集改为“进步的政治家”。
    (72)《历史人物·序》,《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4卷,第5页。
    (73)《甲申三百年祭》,《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4卷,第190页。
    (74)《毛泽东选集》第2卷。
    (75)《走向人民文艺》,1946年6月,《沫若文集》第13卷。
    (76)《文艺的新旧内容和形式》,1946年7月,《沫若文集》第13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