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华夷秩序”论(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何芳川 参加讨论

2
    “华夷”秩序是在古代世界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一个有理念、有原则和有着自身一套比较完备体制的国家关系体系。由于长期以来,中华帝国乃是古代东方、特别是东亚地区的主要大国,因此这一体系的理念、原则和体制的构建,中国自然起了某种主导作用。
    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民族及其前身--华夏族体,是在中国的中原地区、即黄河流域开始凝聚和形成的。华夏族体的凝聚本身,就是许许多多部落、部落联盟汇聚的结果。至于汉民族,千百年间吸纳、汇聚的远近各方的族体则更为众多。不过,无论是自愿汇聚也好,冲突融合也好,从华夏族体到汉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古代文明的辉煌进步,其所赖以生存的基础,仍是中国中原地区,即黄河乃至长江流域的农业。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汉、唐、明、清那样的统一的大帝国。
    中华帝国始终是一个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国家。因此,古代农业文明自然给它打上了深深的印记。从总体讲,农业文明缺乏游牧民族那种迁播流动、尚勇好武的基因,也缺乏海洋民族那种搏击风浪、冒险交易的风格。在达到一定水平之后,特别是建立了扩疆万里的大帝国之后,农业社会所需求的稳定、安定,就立刻在中华帝国的立国理念、原则、体制中突现出来。中华帝国的生存、发展需要儒学,而儒家学说也为要适应中华帝国发展的需求而不断演进。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帝国向儒学所索,儒学供帝国所需,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如何保持、深化帝国社会的稳定。于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框架,修、齐、治、平的框架,孝悌力田的框架,等等,等等,将古代中华帝国、古代中国社会框架在稳定、直至超级稳定之中。皇帝、大臣以至各级官吏,自社会顶端以降,用这一套套框架治理国家、约束民众,得其所哉。至于阶级社会所固有的剥削、压迫乃至“吃人”的本质,则是这些忠、孝、仁、义、礼框架的阴面。一旦帝国晚期社会下层民众不堪其苦,挺而暴起,突破了这些框架,那么中华帝国就会周期性地发生“礼崩乐坏”的状况而有待一个新的王朝来重新收拾局面了。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这一理念原则下,古代中华帝国各王朝的统治者开疆拓土的努力,可以说达到了极致。到了大清帝国,其疆土本已大于今日我国。汉、唐、明、清帝国的规模,可以讲是古代社会生产力条件下中华帝国规模可达的极致。在这个极致以外的地区、民族与国家,同中华帝国之间,自然就有一个古代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
    于是,农业文明对稳定、和平的基本需求的特征,以及为了这种稳定、和平需求应运而生的儒学那些“君臣父子”、“忠孝节义”等框架,也自然延伸到帝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理念与原则之中。质而言之,就是要求帝国周边及远近各国,在“君臣父子”等儒学学说框架原则下,同中华帝国建立和平、稳定的关系。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中国属内以制夷狄,夷狄属外以奉中国”,这就是历代中国封建帝王的世界观、宇宙观,也是中国封建主义皇权所追求的国际关系体系--“华夷”秩序的根本理念与原则。这一秩序的基本内涵,就是:以中华帝国为中心,在中国封建皇权的约束和保护下,建立国际和平局面;在中华封建文明的影响与制约下,促进各国的进步与繁荣。
    我们今天已无法读到汉武帝派张骞凿空时让其带往各国的“国书”,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帝,其“国书”中那些“儒术”之内容,应该是不难想见的。况且,“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8页。),我们从后代中国君王、特别是大明帝国皇帝的言论中,无疑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千百年间一以贯之的理念与原则。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之初,遣使赴各国“宣谕”,就讲得很明确:“朕既为天下主,华夷无间,姓氏虽异,抚宇如一”;“自古为天下主者,视天地所覆载,日月所昭临,若远若近,生人之类,无尔欲其安土而乐迁;然必以中国治安而后四方外国来附”;“夷狄奉中国,礼之常经,以小事大,古今一体”。(《明太祖实录》)
    明成祖朱棣讲得更清楚:
    “朕君临天下,抚治华夷,一视同仁,无间彼此。推古圣帝明王之道,以合乎天地之心--远邦异域,咸使各得其所;闻风向化者,争先恐后也!”(注:《明史·外国志(古里)》卷三百二十六,列传第二百十四。)
    “华夷”秩序所倡导的,是以中华帝国为中心的辐射关系,也是以中华帝国君临天下的垂直型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一秩序中,所有所谓“夷狄”国家对中国的关系,应是一种以臣事君和以小事大的关系,一种对高度发达的中华文明怀有“向化”之心,“慕圣德而率来”,以至终于被“导以礼义、变其夷习”的关系。
    晋朝时《颦鼓歌》中的《洪业篇》歌词唱道:“宣文创洪业,盛德在秦始。圣皇应灵符,受命君四海。万国何所乐,上有明天子……大赦荡萌渐,文教备黄支。”(《晋书·乐者下》)这里歌颂的是,中华的文治教化已经泽被远在南亚的黄支国。
    公元428年(南朝宋文帝元嘉五年),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国王刹利摩诃南致宋文帝书中写道:“伏承皇帝道德高远,负载同于天地,明照齐乎日月,四海之外,无往不伏,方国之王,莫不遣使奉献,以表归德之诚。或泛海三年,陆行千日,畏威怀德,无远不至。”(《宋史·蛮夷列传》)
    同年,天竺伽毗黎国国王月爱致书宋文帝,讲得更明确:“今以此国群臣吏民,山川珍宝,一切归属,五体归诚大王足下。……大王若有所需,珍奇异物,悉当奉送;此之境土,便是王国,王之法令,治国善道,悉当承用。”(《宋史·蛮夷列传》)
    公元1015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南亚注辇国国王罗荼罗乍遣使来贡,其“国书”中表示忠诚曰:“窃念臣……世居夷落,地远华风,……是敢倾倒赤诚;遥瞻丹阙。任土作贡,同蝼蚁之慕膻;委质事君,比葵藿之向日”,《宋史·外国传》)其对中华帝国的一片丹心,无以复加,简直好比“葵花向太阳”了!海外诸国,无论大小远近,只要是这样做了,就会得到中国君王的嘉奖:
    《全唐文》卷十六,中宗栏目载有褒天竺国使臣诏曰:“中天竺国大首领大野迷地罗梵摩等,殊邦慕德,重译来朝,是加褒奖,用以诚心”;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册崮失密国(克什米尔)王木多笔文曰:“奕叶归顺,远舒诚节,修职贡之礼,受蕃落之奇……可不勉欤!”(注:《明史·外国六(渤泥)》卷三百二十五,列传第二百十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