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的最后失败和土地革命战争期间遭受的严重挫折表明:党虽然富有蓬勃的革命朝气和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但缺乏足够的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在群众运动中虽然表现了出色的组织才能,但不能娴熟地运用革命领导艺术;在革命斗争中虽然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活动家,但未能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随着对敌斗争的发展和党内斗争的展开,为了革命事业的需要,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代表着党的正确路线的力量,在艰苦探索中国自己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开始凝聚起来。遵义会议之前,代表正确和比较正确发展趋向的力量在党内不是主流,不少时候还屡遭“左”倾错误领导的排挤和打击。但是,土地革命战争的艰辛历程证明,什么时候能贯彻执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革命根据地就发展壮大,革命形势就朝有利于我的方向发展;而什么时候否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革命就遭到挫折,战争形势就发生逆转。这种反复出现的情况,使全党、首先是党的高级干部逐渐认识了毛泽东、积极拥护毛泽东,从而为在遵义会议上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作了重要准备。在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逐步形成并稳定下来。 这个时期不仅为形成党的正确领导作了重要准备,而且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探索出了极为重要的经验。在革命的重心转向农村以后,我们党面临着自创建以来进行党的建设最复杂、最困难的局面。为了壮大党和革命的力量,不能不将大量贫苦农民出身的、以及其他非无产阶级出身的革命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非无产阶级成分的人多了,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就难免对党和红军产生消极影响。这样,如何在落后的农村和战争环境下,使以农民为主体的党的队伍仍然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就是党的建设面临的首要任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强调从思想上建设党,坚决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强调加强组织建设,坚决地同涣散组织的无政府主义倾向作斗争;强调政治建设,坚持党对军队的坚强有力的领导,从而卓越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为在艰苦的农村和革命战争环境下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并在理论上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党的学说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以后,党中央虽然多次强调发展产业工人入党,以加强党的无产阶级基础,但在广大农村要大量发展产业工人党员是相当困难的。不过,在中央苏区党就重视了从思想上建设党这个问题,因此,即使产业工人成分少,也没有影响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许多农民出身的党员,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在工作中,处处都表现出了先进的觉悟。有的党员在牺牲前写下誓言:“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年”,表现了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 这个时期,党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所作的努力不是抽象的。它具体体现在党的作风建设上。由于党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党的队伍已发展到12万人之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不仅有必要,而且有了现实可能。党的一些基本作风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起来的。 毛泽东率先开展调查研究,在作了寻乌调查和写下《反对本本主义》之后,还作了长冈乡、才溪乡、兴国等一系列调查,为全党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作出榜样。在他的带动下,党的其他领导人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通过掌握第一手情况,既给予基层以具体指导和帮助,也对当时一些“左”的政策的危害有了切实了解。这为后来纠正“左”的错误、使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逐渐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做了一定准备。 由于革命战争的需要,党在这个时期发动群众、宣传群众和组织群众的广度和深度是此前未曾有过的。没有全苏区人民群众物质的和精神的支持,没有数十万青壮年的踊跃参军参战,中央革命根据地不可能存在一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不可能存在一天,前四次反“围剿”不可能取得胜利,第五次反“围剿”也不可能坚持一年之久。在此之前,毛泽东提出了真正的铜墙铁壁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的著名论断,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像和尚念“阿弥陀佛”那样天天念叨并帮助解决群众的疾苦。广大党员干部和红军指战员懂得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这个道理之后,就将密切联系群众、努力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艰苦与共,患难相依。也由于这是在开创新局面之后出现的一个特别困难的时期,愈是困难,党的团结就愈为重要。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增强党的团结的有力思想武器。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已明确地指出了它的重要意义。1931年11月初召开的中央苏区第一次党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的建设问题决议案》也指出:“实行党内自我批评,是保障党正确路线执行推动党的进步的最有力的方法。这可以防止党内腐化官僚化和其他一切怠工消极等不正确倾向与现象的产生与发展。”(注:《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474页。)各级党组织逐渐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组织生活制度化,尽管这个时期也有过火的党内斗争和错误的批评,但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党的高级干部都能顾全大局、正确对待这类问题,因而维护了党的团结和统一。这是我们党最终能够战胜敌人的一个重要保证。 完全可以说,党的七大概括的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三大作风”,也渊源于这个时期的光辉实践。 第五,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建立国家政权形态的时期,几年的实践为后来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