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上述要求,山西省军区率先支持山西省的造反派夺权,山西省委、省政府、省人委全部被冲垮,而陷于瘫痪。全军立即行动起来,举行支持左派夺权誓师大会,派出部队和人员支持所在省、市、地、县造反派展开夺权斗争。继之而来的贵州夺权、黑龙江夺权、山东夺权,等等,都是在军队明确支持下促成的。这一阶段支左,要求旗帜鲜明地支一派、压一派,亲一派、疏一派。若是两派都支持,又成了“和稀泥”,旗帜不鲜明。说“屁股没坐正”,坐偏了就要检讨、挨批,甚至撤职、处分。所以,第一阶段按照支左的指示,导致了很多矛盾,挑起了派争和派仗。全国出现了一系列乱军事件。在林彪、江青一伙的煽动下,不少地方的造反派冲击军事机关、同支左部队发生冲突的事件急剧增加,抢夺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据不完全统计,至1967年8月19日止,全国共发生了1175起抢夺部队的武器、弹药的事件,共抢夺武器、弹药有:步枪2.16万余支、冲锋枪4600余支、手枪2000余支、其他枪2100余支、轻机枪1190余挺、重机枪350余挺、高射机枪78挺、60炮40门、追击炮22门、火箭筒61具、无后坐力炮8门、子弹648.7万余发、炮弹560余发、弹药1296公斤、雷管4290余支、手榴弹16300余枚、喷火器10具、高射机枪子弹700发,湖南1个工厂28吨发射药、重庆1个兵工厂72万余发子弹被抢。不仅抢夺部队的装备和战备物资,而且还抢夺援越抗美运输列车上的武器、弹药和物资。同时围攻部队、殴打战士的事件连续发生。1967年6-9月,全国先后共发生围攻、殴打解放军的事件40余起。有的部队被冲散,有的指战员被打伤打死。据不完全统计,全军“三支两军”人员伤亡共2.77万余人,其中亡220人、重伤4105人、轻伤2.34万余人。 支左的第二阶段,称“支左不支派”,促进各个群众组织之间的“革命大联合”,成立“革命委员会”的阶段。按照毛泽东的部署,“文化大革命”在夺权后,要实行“革命大联合”,成立“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于是,军队支左人员把各派群众组织的头头组织在一起,办斗“私”批“修”学习班,促进“革命大联合”,成立“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这一阶段的斗争更复杂和激烈,工作难度更大、更艰巨。 毛泽东原先预计,全国“全面夺权”在1967年2-4月就要看出眉目来。但是,事情远不像他所设想的那么简单。各级党委、政府、人委、公安部门全部遭到冲击和被夺了权。大批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被批斗迫害,党的领导机关和各级组织普遍陷于瘫痪。权力转移到了造反派手里。但是,造反派不是统一的,在一个地区有几十个上百个造反派组织,各造反派的数量亦不一样,有的几十人,有的几百人,有的几千人,有的数万或数十万、上百万人。各造反派组织内部的人员成分亦十分复杂,他们在党、政、财、文大权的诱惑下,在对解放领导干部、革委会席位分配、以谁为核心等等问题上,各自都有自己的算盘。加之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极力挑动派性,煽动无政府主义,这样,各造反派之间围绕“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对待解放军支左问题上采取了适用主义各取所需的手段,从而“全面夺权”引起了全面内乱。毛泽东虽然表示支持“天下大乱”,但是对于这种严重混乱状况也不能不设法加以约束。当时的报刊连续发表社论、文章,反复传达毛泽东关于夺权的指导方针,主要是要“实现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实行革命群众组织的负责人、人民解放军当地驻军的代表、革命领导干部组成的“三结合”。在夺权后组成的临时权力机构,称为“革命委员会”。为了实现这种“大联合”和“三结合”,要求正确对待干部,正确对待各造反派组织,各造反派组织要进行整顿,要反对“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无政府主义思潮,等等。为了实行大联合、稳定局势,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中央文革小组还发布一系列的通知、指示,要求学校师生停止大串连、复课闹革命;要求厂矿企业、农村生产队坚持业余闹革命、抓革命促生产;要求维护铁路、港口、交通运输秩序;保护电台、银行、仓库、监狱,等等。 然而上述社论、指示和通知中提出的许多要求、规定,几乎很少收到实效。各派都从维护本派的利益出发来夺权、掌权。对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指示、通知各取所需、各行其是。在“权”这个根本问题上,各造反派寸步不让,争夺非常激烈。特别是在林彪、江青等人的挑拨之下造反派组织之间发生无数的纠纷和冲突,甚至酿成武斗流血事件。到1967年秋,全国出现更大规模的揪斗、打击、迫害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干部、冲击党政领导机关,造反派组织之间的派性斗争不断升级。1967年8月上旬,在上海、南京、常州、郑州、长春、沈阳、重庆、长沙等地相继发生了大规模武斗,许多地区连续发生抢劫银行、仓库、车船、档案机要文件,破坏铁路交通等违法事件,发生大批人员伤亡的武斗流血事件。全国陷入大内战、大混乱之中。7-9月“全面内乱,天下大乱”,这3个月失去了控制,毛泽东说:不行了,天下大乱了。为了扭转天下大乱的局面,1967年9月,毛泽东到外地视察,他在肯定“形势大好,不是小好”的同时,要求“促进革命的大联合”。毛泽东指出:“在工人阶级内部,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工人阶级内部,更没有理由一定要分裂成为势不两立的两大派组织。”[1](P,385-386)他号召:各地革命组织实现革命的大联合。与此同时,毛泽东还批准采取一系列制止严重动乱的具体措施,9月5日,毛泽东批准发布《关于不准抢夺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和各种军用物资的命令》,9月13日,发出《关于严禁抢夺国家物资商品、冲击仓库、确保国家财产安全的通知》,他同时决定,对一些最乱的省、市和部门实行军管,他还批准发出多项布告、通令等,以制止“打、砸、抢”活动,制止武斗蔓延,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交通运输,制止冲击军事机关和要害部门的活动,收缴造反派手中的武器,学生复课闹革命等等。当时,各地党政机关已瘫痪,公安系统已砸烂,干部靠边站,群众组织打派仗,不少单位已停工停产。要宣传、落实毛泽东的指示和中央的措施,制止动乱,实现大联合,维护交通、社会秩序,只能依靠人民解放军“三支两军”人员和部队。这一阶段的支左人员和部队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按照毛泽东提出革命大联合,消除派性的指示,搞所谓的“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成立“大联委”或筹建“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于是由支一派,转变为支持各派,事实上的“和稀泥”,叫“一碗水端平”,支左派。不管是什么组织、什么派,都合到一起。支左工作这180度的大转弯,使支左人员处在了造反派两面攻击之中。原来支持的一派攻击支左人员是叛徒,原来受压的一派,叫支左人员承认错误、检讨,甚至批判。但是,为了实现各派群众组织的大联合、消除派性,支左人员只好忍辱负重。在检讨以前支一派、压一派的错误中,求得受压一方的谅解,让双方联合起来,按“最高指示”行事,尽早成立大联委和革委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