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普鲁士皇家第一次(即德国第二次)新疆吐鲁番考察队的缘起、行程和收获(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敦煌研究》 勒寇克 参加讨论

从塞米巴拉金斯克开始,我们就在草原上行进了。在这儿我们设法找到了一些俄国的交通工具,即厢车和平板车。相对来讲,厢车还比较适合在这一地区的崎岖道路上行走。而平板车,我认为它简直就不配作为交通工具。在整个让人心焦的旅途中,我们必须为它准备备用的车轮与车轴,以便随时更换。
    我们干脆买了几辆这种马车,但车夫们却都来自位于塞米巴拉金斯克、谢尔基奥波利(Sergiopol)、巴克图(Bakhty)之间的驿站。这些驿站非常简陋,除了茶和糖外,你根本得不到任何吃的东西,行人必须自备面包、罐头一类的食品,洗澡桶和杀虫剂也是要自带的。
    我们从塞米巴拉金斯克到巴克图用了八天时间。在旅途中,大部分时间我们都躺在厢车中。从这里,我们跨过边境进入了中国领土。几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一个富饶的边境小城--楚克塔克(Chuguchak)。(注:这个城市在俄语中这么发音,我的维吾尔翻译把它称做Chorchak,意思是一个传说,或是一个神灵、一个盆地,从词源上考察,也许来自蒙古语。)
    在这里我们开始了同中国官员的接触,他们对我们非常友好。我们在这个国家和旅程中,备受款待,令人非常满意。我们整理好车队,在荒凉崎岖的道路上前行,经过16天非常艰辛的奔波,终于到达了新疆首府--乌鲁木齐,途中经过了赛里木湖(Shiknō)和玛纳斯绿洲(Mānās)。
    我们在乌鲁木齐逗留了几天,拜访了当地的府台和其他地方官吏。在俄国驻乌鲁木齐领事馆也受到了巴波罗尼科夫(Bobrownikow)领事和医生考恰诺乌斯基(Kokhanowskij)博士的热情款待。我们新雇了车队,翻过天山,经过达坂城,经六天而至吐鲁番。在那里,我们受到当地额敏和卓(Amin Khōjam),即鲁克沁的吐鲁番郡王及一些官吏的接待,他们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可口的瓜、石榴、葡萄和梨,我们对他们的热情表示非常感谢。吐鲁番郡王是吐鲁番、木头沟、鲁克沁及罗布泊这一大片土地的主人。他的友好态度给我们日后的工作以巨大的帮助,就像格伦威德尔教授在第一次考察活动时一样。
    第二天早晨我们就前往哈拉和卓,当天下午就赶至那里。这是一座由土坯建造的方形小城,是过去吐鲁番郡王的王府,现在却成为吐鲁番郡王在吐鲁番统治权力逐渐丧失的标志。在过去的城墙边,建有许多小房子。第一次考察时,他们就住在这里的一位名叫萨乌特(Saut)的农民家中,这次我们也一样。这个房子是由一系列纵券顶瓦相连通的小房间组成,后墙和侧墙直接利用了宽厚的高昌古城城墙,实际上就是在墙内掏一个洞,只有前墙是新建的,在上面修有一个很大的门,因此从整体看,这些房子不伦不类,极不和谐。
    刚来到这里,我们就吸引了大批当地居民的拜访,其中大部分是当地农夫,常能从他们手中买到一些古币、写本残片,以及非常精致的上面画有佛像的灰陶罐和美丽的泥塑头像,它们都具有同古代犍陀罗艺术相同的特点。无疑,这些特点,同这里的古代寺庙才是最和谐的。
    我们立即开始清查这个古城中的遗址。巴图斯先生因为参加了第一次的考察活动,对这个遗址非常熟悉,他给我介绍了这个遗址的很多情况。为了开垦更多的土地来种棉花、高粱和小麦,当地的农民推倒了许多古遗址,同时还向这里引入了灌溉渠道,使古城址受损严重,而当地人却认为这是合理合法的。最糟糕的是,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一个很大的要求,那就是要从这个遗址中获得大量的在很久以前形成的黄土,因为当地居民认为这些黄土才是给土地增加肥力的最好的办法。于是在获取黄土的过程中或之后,堆积在黄土中的大量古代写本以及其他古代文物都被不经意地或故意地破坏掉了,或者就把它们卖给了从西面来的俄国穆斯林商人或其他人。
    非常遗憾,我无法在有限的纸张上描述我在这里所提到的古城中的遗址,只好请大家去参考格伦威德尔教授关于高昌亦都护城的著作。我们按计划开始挖掘。我们来时,曾经被指令重点挖掘的"a"遗址,不幸被证明是徒劳一场,于是我决定去挖掘那些积留物依然存在的古址。
    我们的注意力首先集中在位于古城中心的一座规模巨大的由几个建筑物所组成的遗址,这个遗址在我们的计划中编号为"K"。实际上,我们在这一建筑群的中间发现当地的居民已经把这个由三个大厅组成的建筑物的北墙推倒了。这堵过去耸立着的古墙之所以要推倒,很明显是为了破坏原来墙面的壁画。在被推倒的墙上,我们发现了一幅用水彩绘的壁画。画面是一位摩尼教的高级教士,穿着专用的教士服装,周围被穿着白色僧侣服饰的教徒包围着。我们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在一些摩尼教的细密画中,经常出现摩尼教徒们用穿不同的僧服来区别他们在宗教上的不同级别。这个高级教士的画像,在整个壁画的所有人物中占有最突出的地位,尺寸比真人还大。他穿着白色的衣服,在胸部有一块矩形刺绣图案,左肩也绣有这么一块,也许在右肩上也绣有一块,惜已毁坏了。头上戴有一顶高高的白帽子,有金线装饰,用一根黑色的带子扎在下腭处。脸呈椭圆形,鼻梁弯曲,眼睛虽然不大,但却布局合理,非常有神,使人想起中国艺术家们在给欧洲人画肖像时所表现出的特点。画像身后的光轮是由新月和太阳组合而成的。太阳的圆盘被画成淡淡的胭脂色,然而那月牙则被画成金黄色,就画在代表太阳的圆圈中。从这一与众不同的光轮或可推测,我们面前的这幅摩尼教大士像也许就是摩尼本人。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