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12页。 (34) 801—813年的法兰克王国敕令中说,如果证明领主有下列罪行之一,附庸就可以“背弃他的领主”:第一,封君不公正地奴役他;第二,封君想谋害他的生命;第三,封君和封臣的妻子通奸;第四,封君拔剑向他进攻企图杀死他;第五,封臣将自己的手交付给封君之后,封君未能向他提供应尽的保护。《圣路易斯法令》中也完整规定了领主和附庸之间的关系:领主和附庸之间的义务是相互的,双方必须以同样的关注来保持它;不履行义务或由于冒犯领主而有罪的附庸将失去他的封地;如果领主拒绝执行法庭的判决,或引诱附庸的妻子或女儿,那么附庸将免于义务,并可继续持有他的封地。A. J. 卡莱尔:《中世纪西方政治理论》(A. J. Carlyle, A History of Medieval Political Theory in the West)第3卷,布莱克伍德父子公司1928年版,第62页。 (35) 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43页。 (36) 克劳斯?冯?柏伊姆著,李黎译:《当代政治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34页。 (37) 《圣经?约翰福音》,第18章第36节。 (38) 丛日云:《在上帝与恺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章。 (39) 《圣经?马太福音》,第22章第20节。 (40) 《圣经?创世纪》,第49章。 (41) 《圣经?历代志下》,第26章第16—21节。 (42) A. J. 卡莱尔:《中世纪西方政治理论》第2卷,布莱克伍德父子公司1928年版,第148页。 (43) A. J. 卡莱尔:《中世纪西方政治理论》第2卷,第222—223页。 (44) 《圣经?申命记》,第14章;《圣经?哥罗西书》,第3章。 (45) A. J. 卡莱尔:《中世纪西方政治理论》第3卷,第8页。 (46) 《圣经?罗马书》,第9章。 (47) 威利斯顿?沃尔克著,孙善玲等译:《基督教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7页。 (48) A. J. 卡莱尔:《中世纪西方政治理论》第l卷,布莱克伍德父子公司1903年版,第180—184、193页。 (49) 哈罗德?J. 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50页。 (50) S. Z. 埃勒,J. B. 莫拉尔编:《历史上的教会与国家》(S. Z. Ehler & J. B. Morrall, eds., Church and State through the Centuries),伦敦:1954年,第43—144页。 (51) A. J. 卡莱尔:《中世纪西方政治理论》第1卷,第175—176页。 (52) 哈罗德?J. 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137、140、12页。 (53) 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294页。 (54) 克里斯托弗?戴尔著,莫玉梅译,徐浩审校:《转型的时代——中世纪晚期英国的经济与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见该书及中译本序。 (55)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0页。 (责任编辑:高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