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从“以礼为固”到“兵以诈立”(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学术月刊》 黄朴民 参加讨论

其次,由于阵形的发展,部队交战时的机动性增强,反映在进攻的方式上,就是速度加快,攻击力加强。具体地说,即由原来的保持阵形,徐缓推进,所谓“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勖哉夫子”(注:《尚书·牧誓》,亦见于《史记·周本纪》。);“虽交兵致刃,徒不趋,车不驰,逐奔不逾列”(注:《司马法·天子之义》。),向快速进击的方向过渡,出现了“疾进师,车驰卒奔”、“车骤徒趋”的局面(注:《左传·宣公十二年》、《周礼·夏官·大司马》。)。
    其三,出现了初步的野战防御方法。在这一时期,次军(军队屯驻)已设营垒。这些营垒一般都设有障碍物,能够阻碍或迟滞敌方战车的冲击,即所谓“深垒固军以待之”,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使己方避免不利条件下交战的防御作用。
    其四,战术观念逐渐发生重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为早期战争重信轻诈的传统遭到一定的冲击,“不鼓不成列”的惯例开始受到怀疑,并趋于没落,乘对方尚未列好阵形就发起攻击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一点,前文中已论及,兹不赘述。
    其五,战车阵地战逐渐开始运用多种较为灵活机动的作战方法。包括有迂回侧后,攻其不虞;出其不意,晦日进兵;欲取先予,乱敌阵形;避实就虚,由弱及强;诱敌冒进,侧翼夹击;巧妙设伏,大创聚歼等等(注:参见《中华文明史》第二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08-111页。)。
    2.军阵的进步
    春秋时期的各种大的军事行动无不与阵联系在一起。所以要知道当时战术的发展,不能不考察当时军阵的有关情况。
    所谓“军阵”,就是指军队在投入战斗时,根据地形条件、敌我实力等具体情况而布置的一定的战斗队列和队形,从最基础的一卒、一伍、一列开始,一直到全队、全营、全军,都做到“立卒伍,定行列,正纵横”(注:《司马法·严位》。)。这种一定的排列与布置,就是一定的“阵”。要言之,军阵就是各种战斗队形的排列和组合。每一次作战,也就是以自己一定的阵式去冲击敌人的阵,或以自己的阵去迎击敌人一定阵式的进攻。
    战争是敌对双方力量的角逐,其胜负不但取决于投入车、步兵的数量多寡,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军阵”所发挥出来的集体力量,“善于保持战术协调和队形严整的一方,必将大大优越于不能做到这一点的另一方”(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2页。)。这表明,在交战中,整齐而适当的队形是将士们相互依托作战的基本要求,勇敢者或怯懦者都不能独自前进或后退,它有力地保证了战斗的胜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古代军事家都高度重视军阵的布置和运用,提倡“阵而后战”,强调军队在行军、作战时均要严守既定的阵形,以充分保障整体作战优势的发挥。
    春秋时期战争频繁,这一客观形势使得当时的“军阵”日趋进步。这表现为“军阵”名目繁多,形式复杂,实战效益突出,遂成为古代军事发展史上的一个显著标志。
    第一,从军阵的基本形式看,春秋时期的军队,无论是步兵,还是车兵,基本上都采用“三阵”或“五阵”。所谓“三阵”,是指中军和左翼、右翼三部分相配置的宽正面横向阵形,一般以中军为主力,以两翼相配合。繻葛之战中,郑“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注:《左传·桓公五年》。),就是一种典型的“三阵”。其他像《左传·文公十年》载楚子与宋公、郑伯田于盂诸,楚子居中,“宋公为右盂,郑伯为左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城濮之战,楚令尹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将中军”,“子西将左,子上将右”,晋国原轸、郤溱将中军,狐毛、狐偃将上军,栾枝、胥臣将下军,其采用的阵势也都是“三阵”。到了春秋晚期,“三阵”仍相当流行。如吴国在黄池之会上列三个万人方阵,越王勾践在破吴笠泽之战中“乃中分其师为左右军,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注:《国语·吴语》。),就是明显的例子。
    所谓“五阵”,是由“三阵”发展而来的。这在春秋期间也趋于不断的完善过程之中。最早它当属于是一种行军阵法,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名曰“荆尸之阵”,“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即系一个由开路的先锋军、保护兵车的右军、搜寻粮草的左军、主力中军和殿后的精兵所组成的“五阵”。其他像《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所载的齐军行军队形,也明显是以“前、后、左、中、右”为结构的“五阵”。
    但据现存史料分析,“五阵”在春秋中期以前并不流行,它在当时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行军队形,而并非作战阵形。它在春秋后期的发展,主要与步兵的重新崛起有关。魏舒毁车以为行,大败无终戎及群狄于太原,其采取的步兵军阵就是“五阵”:“为五阵以相离,两于前,伍于后,专为右角,参为左角,偏为前拒,以诱之。”(注:《左传·昭公元年》。)这可以说是“五阵”实际应用于作战的重要标志。所以说春秋时期的“军阵”,有一个从“三阵”独盛到“三阵”、“五阵”并行的演变过程,而它又与步、车战的递嬗相同步。
    除“三阵”和“五阵”以外,当时也有仅以左、右相配置的阵形。如公元前704年速杞之战中,楚军即仅排列左、右两阵。至于最基本的单一阵形,在此时期的小型战斗中仍有使用。但它们都不是当时军阵的主导形态。
    第二,在传统的上、中、下(或称左、中、右)“三阵”内部,也根据客观战争状况的变化,而有了必要的战术编队调整和改进,从而加强了车步兵的战术协调,提高了军阵的实力。繻葛之战中的“鱼丽之阵”,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据《左传·桓公五年》记载,鱼丽阵的特点是“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杜预注云:“《司马法》车战二十五乘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缺漏也。五人为伍。”可见,其阵是以25辆战车组成一个战斗单位,而将以伍为单位的徒兵疏散配置于战车之间,其位置稍居后。这就是在“三阵”框架内的车步配置的局部调整,它很好地发挥了车、步协同作战的能力,为郑军击败周王室联军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其他如以15乘兵车为一偏,两偏为一卒;或以50乘兵车为一个战斗单位,也都属于同样的性质。这种阵内战术单位的调整,使得战阵中的车与徒卒的配置更趋合理,反映了车战阵形的进步。其基本特征是,逐渐抛弃了西周和春秋初年步卒居前列的配置方式,而将步卒分散在战车的两侧和前后方,以加强步卒掩护战车和在四个方向上机动作战的能力。与之相适应的是战车多采用疏散的队形,方阵作错落有致的纵深配置,这样就增强了抗击敌军进攻的能力,同时也便于战车调动,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的变化,从而为快速进攻和追击创造了条件。用于追击的战斗队形在这时也产生了。它通常是在追击中迅速将军阵展开成“角”的形式,从两侧对敌军战车和步卒实施包抄,阻止敌军逃逸,达到聚而歼之的目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