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秋》三传的官学之争 两汉经今古文学之争,自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始发其端。择其荦荦大者,计有四次论争。 (一)西汉哀帝时,刘歆与太常博士争立《左传》、《古文尚书》及《逸礼》。 (二)东汉光武帝时,韩歆、陈元与范升争立《左传》、《费氏易》。 (三)东汉章帝时,贾逵主《左氏传》与李育主《公羊传》之争。 (四)东汉末年,郑玄与何休争论《左传》与《公羊传》之优劣。 由上述论争可以看出,所谓经今古文学之争,就其具体内容来说,常以争立或褒贬《左传》为其中心议题。封建的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通过师承家法的学术形式表现出来,具有惊人的顽固性和保守性。由于《左传》一直是私学传授,没有列于官学之林,一旦要争立学官,其困难重重也就不难理解了。 第一个为《左传》争立官学的是刘歆。成帝时,刘向父子受诏校勘皇家书籍。刘歆在校书过程中,跟随尹咸及丞相翟方进学习《春秋左氏传》。他一反前代学者只给《左传》作训释解说的惯例,而用《左传》来解释《春秋》,于是经传得以互相补充,彼此融会贯通起来。刘歆还认为“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亲见夫子,而公羊、谷梁在七十子后,传闻之于亲见之,其详略不同”(16)。因此,左丘明为《春秋》作解是最得圣人真传的。而公、谷二儒生活在孔门之徒以后,不得圣人真谛,因而是没有资格解释《春秋》的。这样,刘歆就打破了《公》、《谷》二传解释《春秋》的垄断地位,这不能不说是刘歆的一大功绩。 哀帝时,刘歆请求将《左传》、《毛诗》、《逸礼》及《古文尚书》等皆列于学官。哀帝让刘歆与五经博士“讲论其义”,可是,太常博士“不肯置对”。于是,刘歆就写了那篇有名的《移让太常博士书》,对太常博士们加以驳斥。 在《移让太常博士书》中,刘歆首先回顾了儒家典籍兴废的历史。他对秦朝的“燔经书,杀儒士,设挟书之法,行是古之罪”大加抨击。他认为这是道术湮灭的根源,并对汉兴以后“天下唯有《易》卜,未有它书”的空荒局面表示痛惜。他对汉初的公卿大臣都是“介胄武夫”表示不满,甚至认为“汉朝之儒,唯贾生而已”。刘歆还对新发现的儒家典籍有“伏而未发”、“抑而未施”的现象深为不满,认为这是“有识者之所惜闵,士君子之所嗟痛”的事情。接着,刘歆便指责太常博士信守今文是“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特别是太常博士借口《左传》不传《春秋》,以此来压抑古学,刘歆则大声疾呼:“谓《左氏》为不传《春秋》,岂不哀哉!” 由于刘歆“其言甚切”,引起了诸儒的怨恨。光禄大夫龚胜“以歆移书上疏深自罪责,愿气骸骨罢”,来向刘歆示威。大司空师丹“亦大怒,奏歆改乱旧章,非毁先帝所立。”在一片反对的浪潮面前,刘歆害怕引来灭顶之祸,于是求外任,做地方官去了。 直到平帝即位,王莽掌握朝政,又将刘歆召回,使其治明堂辟雍。《左传》、《毛诗》、《逸礼》、古文《尚书》才得以立为官学。待王莽夺取帝位以后,刘歆被拜为国师,诸古学被用来作为托古改制的工具,古文经第一次在政治舞台上取代了今文经的官学地位。 但是,一个两千年来没有解决的疑案在这场官学争论中产生了,这就是《左传》是否解释《春秋》的问题。以后的几次经学争论常以此作为中心议题。如东汉光武帝时,尚书令韩歆上疏为费氏《易》、《左传》立博士,遭到今文学家范升的反对:“《左氏》不祖孔子而出于丘明,师徒相传又无其人,且非先帝所存,无因得立”(17)。 又如东汉《公羊》学家李育,“颇涉猎古学,尝读《左氏传》,虽乐文采,然谓不得圣人深意。”(18) 两位经师持论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表现出否定《左传》的倾向。汉人最重师承家法,而范升说《左传》“不祖孔子”,且无“师徒相传”,这就直接取消了《左传》解释《春秋》的资格,而无异于宣布《左传》为异端邪说。《左传》并不是没有师徒相传的,《汉书·儒林传》就明文记载着《左传》的传授系统,只不过是没有挂上官学的招牌罢了。但是这在官方经师的眼里,私学传授当然是不会得到承认的了。与范升同时的陈元,就曾批评范是“沉溺所习,顽守旧闻,固执虚言传受之辞,以非亲见实事之道”(19)。应该说是颇能击中要害的。 陈元还对范升“先帝不以《左传》为经,故不置博士,后主所宜因袭”的观点进行了反驳:“若先帝所行而后主必行者,则盘庚不当迁于殷,周公不当营洛邑,陛下不当都山东也。往者,孝武皇帝好《公羊》,卫太子好《谷梁》,……孝宣皇帝在人间时,闻卫太子好《谷梁》,于是独学之。及即位,为石渠论而《谷梁》兴,至今与《公羊》并存。此先帝后帝各有所立,不必其相因也”(20)。 撇开经今古文的优劣不谈,陈元的见解也是正确的。陈元藐视先帝、破除迷信的精神与范升等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今文学家打着先帝的旗号来阻止《左传》立于学官,正说明今文经缺乏与古文经抗争的力量。刘歆说今文经是“末师口说”,陈元则直斥其为“虚言传受之辞”,可说是揭穿了它们的老底。东汉以后,古文经学逐渐压倒今文经学,除了其它原因以外,今文经本身内容的贫乏大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