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英国对南非政策之我见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历史》 庞朝阳 参加讨论

十九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初期英国对南非的政策,一直是国外历史学者热衷于研究的课题之一。国内有关这一问题的文章也发表了不少。但我国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大部分还只局限于对英布战争以及与其相关联的一些问题的研究,并且主要从这个角度来阐述英国的政策。而英布战争只是英国政策执行中的一个环节。仅研究英布战争,很难讲清楚英国南非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成败。
    这一时期的南部非洲,形势非常复杂、敏感,风云变幻,战端叠起,各种矛盾互相交织,既有英国与其他列强的明争暗斗,又有英国与布尔人和土著居民的冲突,使人眼花缭乱。因此,要把握英国的南非政策必须对影响这一政策的诸种因素进行综合考察,才能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
    从南非联邦到帝国联邦
    在我国史学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即1884年柏林会议以后,英国南非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打通中非,与北非的英国殖民地汇合,建立纵贯南北非洲的“大帝国”,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便是所谓的“二C”计划。①事实上, 把南北殖民地联成一片的梦想,只是个别帝国主义分子一时的狂热冲动,并非英国政府的一贯政策。英国在南非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南非联邦。而南非联邦又是达到其最终目标--帝国联邦的重要一环。因此,只有结合这一时期英国殖民政策的总趋势,进行全面分析,才能透彻地阐述英国南非政策的主要目标。
    这时正是大英帝国由极盛走向衰落的转折时期。虽然表面上它仍然保持着昔日帝国的强盛和荣耀,继续参加国际上列强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但在帝国内部已开始孕育着深刻的危机。殖民地,特别是移民殖民地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帝国内部离心倾向越来越严重,迫使英国政府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致力于巩固帝国已取得的地位,维护帝国内部的“团结与联合”。以上两个方面在英国的政策中相互关联,巩固中兼有扩张,扩张中也有巩固的使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一方面的重要性逐渐增加。
    在十九世纪,英国的殖民政策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化。
    第一次是四十年代向殖民地改革政策的转变。其主要内容是给予移民殖民地以自治。对英国来讲,转变导致了两个后果,既减轻了英国在财政上的所谓“负担”,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和了殖民地的不满。
    但是,殖民地改革政策并不是从根本上医治英帝国的灵丹妙药。到六、七十年代之交,英国统治阶级不得不再次调整政策,开始致力于帝国内部的“巩固和团结”。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首先,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在观念上对殖民地的价值,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由于宗主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地不再仅仅是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而且成为商品销售的重要市场。早期殖民者征服殖民地的唯一动力是黄金,因此对殖民地实行杀鸡取卵的掠夺方式和统治方式。现在他们更为关心的是怎样才能使殖民地吞食更多的商品。七十年代后期,英国由于前一段经济的高速发展,有了大量的剩余资本。于是殖民地又成为十分有利的投资场所。扩大对殖民地投资的一个副产品,就是加快了近几十年已初具基础的殖民地经济,特别是移民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这些殖民地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人口有了惊人的增长。②宗主国和殖民地这两方面的变化,使殖民地在帝国内的地位大大提高,重要性日益显著。这是政策转变的潜在原因。其次,导致英国殖民政策改变的最主要原因是来自更直接、更现实的动力,即欧洲各国和美国的崛起。这些国家的逐渐强盛对英国的霸权地位构成了威胁。到六、七十年代,欧洲的纷争以及力量的变幻使英国在拿破仑战争后建立起来的绝对优势受到挑战,开始动摇。欧洲许多国家都与英国发生了直接的利益冲突。随着强大的德帝国的建立,英国随心所欲地支配欧洲政治的局面宣告结束。并且德国对英国一直怀有的敌对情绪在这时变得“更加强烈了”。③在东欧,俄国也已从克里木的惨败中恢复过来,转而向中亚进逼,矛头直指“印度庭院的围墙”--阿富汗。另外,美国在南北战争后,力量锐增,侵犯了英国在北美的利益。还有,各国经济力量的增强一方面加强了对本国市场的控制,另一方面也开始积极争夺海外市场。市场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1859年,当加拿大实行保护政策时,英国政府仅是表示“遗憾”而已④,而六十年代抱怨声逐渐增强。到了七十年代,曼彻斯特商会主席开始发现欧洲许多国家和美国市场正在对英国关闭⑤。面临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攻势,英国深感力量不足。他们认识到,要想继续保持过去的地位,就“必须增加力量”。⑥同时,他们也体会到,只凭英国本土的力量不足以应付这场挑战,必须联合整个帝国与英国共同对敌。另外,那些获得自治的殖民地利用手中的权利在这时展开了更加积极有效的反对英国干涉和控制的斗争,更使英国感到巩固现有帝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于是,英国政府决心推行以加强帝国内部“团结”、“巩固帝国”为核心的新政策。1870年7月,自由党政府将被当时舆论攻击为分离主义者的殖民大臣格兰维尔勋爵调离殖民部。1872年,保守党领袖狄斯累利在著名的水晶宫(Crystal Palace)演说中,则明确地将“巩固帝国”列为保守党的三大任务之一。⑦当时人们对如何巩固帝国提出了许多方案,其中最主要的是“帝国联邦”。他们认为,“不能倒退,……也不能滞留在现有的水平,我们(指宗主国和殖民地--笔者)团结的唯一机会是联邦”。⑧“联邦或者分裂”成为非常流行的口号。所谓帝国联邦,其实质就是要将殖民地自治后获得的权利重新夺回来,成立一个拥有立法和行政权的中央机构,统一管理整个帝国的事务,拥有最高权威。它与后来的英联邦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