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英国对南非政策之我见(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历史》 庞朝阳 参加讨论

九十年代,帝国联邦逐渐变成了英国政府的一项基本殖民政策。1895年帝国联邦狂热的鼓吹者和顽强的推行者约瑟夫·张伯伦出任殖民大臣以后,帝国联邦更成为英国殖民政策中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目标。1891年《泰晤士报》发表文章声称:“帝国联邦是摆在未来的英国政治家面前的一项伟大任务。与团结在我们周围的殖民地在一起,我们就能保持在世界强国之林,……没有它们,我们必将降到只是一个欧洲王国的地位”。⑨1897年,张伯伦主持召开了第二次殖民地会议。他在洋洋数万言的开幕词中,全面论述了有关实现“帝国联邦”,加强“帝国团结”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他的施政纲领,并成为以后近十年内英国殖民政策的指南。统观全文,张伯伦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立法等在内的全面的中央集权的联邦。他满怀信心地认为,帝国联邦思想正在英国“流行”,现在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将其实现。⑩他列举了很多实现联邦的途径,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所谓“殖民地的组合”。也就是把地理上和经济上彼此相关联的小块殖民地在政治上联合起来,首先实现殖民地联邦;继之在殖民地联邦的基础上,最后实现帝国联邦。(11)这是英国在本文所述时期对自治殖民地政策的核心。它的实施对象主要包括三个地区,即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南非,唯有南非地区情况比较棘手。(12)
    把南非联邦作为实现帝国联邦的一个步骤,并非张伯伦的首创。在七十年代中期,卡纳翁(1874-1878年任殖民大臣)就曾执行过同样的方针。他明确声明,使南非达到“政治团结”的目的,就是要使南非“在伟大的帝国制度中成为更有价值的因素”。(13)帝国要将所有移民殖民地变成“一个伟大的讲英语的共同体,团结在一个和平的联邦之中”。(14)本来,英国在南非只有开普和纳塔尔两个殖民地。但是,英国的南非联邦计划除以上两地,还包括两个布尔人国家--德兰士瓦和奥伦治。因为这两地拥有丰富的金矿和钻石资源。没有它们,南非在帝国中的价值将大大降低。另外,防务的需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英国驻南非特别专员谢普斯顿爵士在宣布合并德兰士瓦时指出,在德兰士瓦出现的不安全,将会“波及女王陛下在南非的属地和臣民。”(15)因此,只有将布尔人的地盘包括在南非联邦之中,英国在南非的统治才能巩固,才能将“南非这一困难和危险的根源”变成“力量的源泉”。(16)当然,所谓防务的需要,实际上是为了对付其他欧洲列强对英国南非优势的威胁,平息布尔人及土著居民的动乱只不过是借口而已。
    英国为迫使布尔人就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几十年中,使尽了种种手法,有时武力威胁,有时和平引诱。概括起来,共作出了三次大的努力。
    第一次是1877年的合并。1874年卡纳翁出任殖民大臣后,加快了将南非联邦计划付诸实施的进程。1876年成立了南非问题委员会,该委员会授权谢普斯顿宣布合并南非的“任何地区、土地和国家”。(17)1877年,卡纳翁在给狄斯累利首相的信中解释了“合并德兰士瓦共和国,以及随后不久实现各殖民地联邦的可能性”。(18)同年,英国政府以谢普斯顿的名义宣布:“以前被称为南非共和国的地方……自此开始成为英国的领土”。(19)完成了对德兰士瓦的合并,英国便急于实行南非联邦。但这时卡纳翁已辞职,这一政策由他的继任者希克斯·比奇继续执行。1879年英国内阁公报(Cabinet Paper)指出, 负有完全防卫土著责任的联邦和联合是避免对英国来说耗资巨大的战争周期性复发的唯一前景。英国答应只要布尔人同意参加联邦,将重新给予他们自治政府。但联邦在当时不可能实现,因为对新占领地区的统治并不牢固。当1880年英国与土著居民开战的时候,布尔人重新拿起武器进行反抗。1881年自由党政府被迫允许他们摆脱英国的直接控制。双方签订的和平协定规定“给予德兰士瓦以在英主权下的完全自治”。1884年2月签订的伦敦协定取代了1881年协定。规定南非共和国将恪守所定边界,尽最大努力防止任何居民向边界外移居。并应在东部和西部边界任命专员以防止类似事情发生。另外,没有英国允许,“南非共和国不能扫除奥伦治自由邦以外的任何其他国家和民族订立条约和协定”,(20)也不能与共和国以东或以西的任何土著部落订立类似的条约。前一个协定规定了英国的主权,伦敦协定对此却只字未提。于是引起了学术界时至今日尚未平息的关于“主权”问题的争论。有人认为1884年以后英仍对德兰士瓦拥有主权,也有人持相反的观点。笔者倾向于后者。因为伦敦协定明文规定“取代”1881年协定,也就是说后者的生效同时意味着前者的取消。
    第二次是1895年的“詹姆逊袭击”。自从德兰士瓦在八十年代重新获得独立后,英国便开始对其采取迂回包围的战略。贝专纳首当其冲。1882年9、10月间,帝国主义活动家麦肯齐周游了不下二十九个地区,到处宣传鼓动占领贝专纳。在他的影响下,成立了南非委员会。张伯伦、莫利和坎伯利等著名政治家都是它的成员。他们与麦肯齐一起展开活动,敦促政府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和行动。1884年5月3日,英国与巴特拉平的部落首领签订协定,获得了行政和司法权。22日又与巴罗郎斯的首领签订了同样的协定。1885年1月,发布枢密院令(Order in Council),宣布在贝专纳和卡拉里行使司法权。(21)9月, 英国又声明任命开普总督或开普政府的官员为英属贝专纳总督。次日,英国驻南非高级专员公布了英属贝专纳边界,贝专纳沦为英国的保护地。1888年,罗德斯以十分低廉的价格买得一块位于德兰士瓦以北、赞比西以南的土地(即后来的罗德西亚)。1893年又占领了马塔伯利兰,完成了对德兰士瓦的包围。于是,英国人便蠢蠢欲动。1895年秋,高级专员罗德斯将一支军队交由詹姆逊指挥,集结于贝专纳境内靠近德兰士瓦边境的地方待命,准备对德兰士瓦采取行动。但詹姆逊急不可待,未接到进攻命令便在12月带领军队越过边界,发动了著名的“袭击”。“袭击”得到了罗德斯的默认。詹姆逊进攻德兰士瓦的消息传来后,他听之任之,未采取任何“召回詹姆逊”的措施(22)。但英国政府并不支持詹姆逊。因为这时它的准备工作尚未就绪,不足以应付一场征服具有一定实力的德兰士瓦的战争。接到“袭击”的消息后,殖民大臣张伯伦立即通知了德兰士瓦政府,同时电令罗德斯召回詹姆逊。但是为时已晚,“袭击”以惨败而告终。
    第三次努力就是1899-1902年的英布战争。结果英国吞并了德兰士瓦和奥伦治。南非联邦已指日可待。同时,战争中帝国内部表现出“空前的团结精神”。各殖民地纷纷派出志愿军参加对布尔人的战争。(23)澳大利亚各殖民地在战争爆发后立即召开了军事首脑会议。决议认为,各殖民地应“毫不迟疑地通过必要的法案”,使他们的军队能参加服务于“澳大利亚以外”的行动。(24)这一切,都使张伯伦欢欣鼓舞。战争结束后,他不顾米尔纳辞职的威胁(此人1896年后接任南非高级专员),断然拒绝了中止开普殖民地宪法的要求,(25)坚持走首先给予殖民地自治,然后实现南非联邦,最后建立帝国联邦的道路。1902年的韦雷尼京和约规定尽可能快地给予德兰士瓦和奥伦治以自治。后来,张伯伦虽然下台了,但他的继任者和米尔纳都基本上奉行了这一方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