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结束以后,独立的道路受挫,新的形势产生了荷裔两大支系“在整个南非共同工作”的可能性。(52)这对他们重新获得政治权利的斗争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失败的布尔人确信继续进行战争“已变得毫无希望。……我们将重新开始”。(53)对他们来说,停战后的首要任务是要求对“造反者”实行大赦。1902年5月19日由博沙、史末资等组成的代表团在比勒陀利亚拜会了米尔纳,与他讨论了对“造反者”的处理问题,希望实行大赦。米尔纳不予正面回答,只是发布一项声明,说这个问题将由殖民地政府决定。当1903年张伯伦访问南非的时候,他们提出了同样的大赦要求,也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阿非利加那非常重视大赦问题,把它看作是最能导致“和好精神和诚心合作”的两个主要问题之一。他们指责英国正在“迫害数以百计”的“造反者”,“就好象他们以前不是战士而是罪犯似的”。要求“停止这种政策”,“打开牢狱大门”。(54)由于阿非利加那态度坚决,大赦虽未实现,但最后的判决基本上属于象征性的。英国殖民政府只对极少数人判以叛国罪,大部分人则只受到了剥夺五年公民权的处罚。第二是战争赔款问题。战后,英国政府要求德兰士瓦和奥伦治赔偿六千五百万英镑的战争损失,引起阿非利加那的激烈反对。他们以没有代表就没有纳税权为理论根据,指出“按照宪法,未经殖民地同意,就不能向他们征税”。而上述两地既没有自治政府,在英国议会中也没有代表,不能体现选民的意志,因此不能征税。自十八世纪北美十三州殖民地从英国分裂出来以后,还不曾有过在未征得殖民地本身同意的情况下,为了英国的利益“将捐税和赔款强加于后者”的先例。英国政府现在的做法,与一个多世纪以来的“英国殖民传统”完全背道而驰。(55)英国政府找不出令人信服的理由进行反驳。虽然已将三千万英镑的赔款摊给了德兰士瓦,但成效不大,最后只得不了了之。与此同时,阿非利加那还开展了争取自治权的斗争。1904年史末资曾威胁说,如果不“立即给予德兰士瓦以自治政府,在这个国家将开始一场动乱,其后果难以预料”。英国政府也同意给予自治,但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这一地区。所以1905年的利特尔顿宪法大大加强了总督的权力,限制了众议院的权力。(56)这个宪法遭到了阿非利加那的反对,他们提出了自己的备忘录,认为根据这个宪法,总督不仅得到了象在其他殖民地一样的同意或否决立法机关所通过议案的权力,而且得到了将议案修改后送回议院的权力,以及主持立法院会议的权力。这些权力对总督来说是“不必要的”。(57)他们要求一个与加拿大同样的宪法。1906年英政府被迫让步,取消了利特尔顿宪法。同时,国王要求议会讨论给予自治问题。3月21日议会任命了一个委员会, 提出了有利于阿非利加那的报告。阿非利加那在这场斗争中获得了胜利。他们还在华工问题和使用荷兰语问题上,迫使英国政府改变了政策。第一批华工于1907年离开南非。荷兰语的使用范围及其在学校中的教授时间都有所扩大和增加。 在南非,其他大国,特别是德国的竞争以及土著部落的向背,也是英国在制定政策过程中所必须考虑的因素。对非洲的瓜分是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开始的。1880年索尔兹伯里曾说“没有人想到非洲”,但在五年之后,他却惊呼整个非洲都在列强争夺之中。他说:“我实在不知道这种突然变革的原因,但它确实存在”。(58)大国间的竞争越激烈,英国对土著部落的政策就必须愈慎重,除残酷掠夺外,更多地要施以笼络和欺骗,以免它的殖民地落入竞争者手中。 英国虽然在南部非洲取得了无可置疑的优势地位,但由于德国的竞争,西南非洲最终还是落进了德国之手。另外,德国还迫使英国在其他地区作出让步以换取在南非的行动自由,使德国放弃对德兰士瓦的支持,不再干涉英国对德兰士瓦所采取的政策。(59)因此我们应该看到,英国在南非虽占有无可争辩的优势。但并不是可以执行为所欲为的政策。它要兼顾各方面的因素,尽量避免大的冲突,寻求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政策,审时度势,时而强硬,时而妥协,灵活多变。但总的目标却始终如一,从未改变。 具体讲来,一战前英国对南非的政策基本上是成功的。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到二十世纪初,英已牢固地控制了南非,实现了它在这一地区的战略意图,组织了各殖民地的联邦,成立了南非共和国。南非最终变成了英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堡垒之一,并和其他殖民地一起,构成了英国继续拥有海军优势的基础,为英国在即将到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得胜利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英国能在外有强敌竞争,内有布尔人反抗的情况下强行实施既定政策,并取得成功,首先应归因于英国拥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这一时期英国虽然在某些工业部门如钢铁、化学、电气等落后于美、德,工业总产值也退居第三位。但我们应该看到,第一,英国在很多方面(如对外贸易、造船以及科学技术等)仍然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第二,英国某些部门的衰落只是使它失去工业垄断地位,并未严重影响它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它仍是操纵欧洲政治乃至于全世界的最主要国家。一战前的历次国际危机,无一不是在英国操纵下按英国的意图解决的。军事上英国海军无与伦比,保持着“双强标准”,在海洋上仍然可以横冲直撞。正是由于英国这一世界强国地位,才使得一直觊觎南非的德国在经过一番努力后,尽管迫使英国作了某些让步,但自己还是不得不放弃控制德兰士瓦的企图,退出在南非的角逐,暂时满足于对西南非洲的占领。布尔战争前的英德协定事实上承认了英国在南非的霸权。这一切为英国推行其南非政策赢得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另外,在拥有众多殖民地的英帝国面前,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布尔国家更显得弱小,根本无法与英国抗衡。 开普殖民地的支持也是英国南非政策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1907年以前,英国人后裔掌握着开普的政权。他们在南非势单力薄,如果不是凭借英国的威势,他们很难在南非立足,因此对英国的南非政策基本上持合作的态度。荷裔人也并不总是反对英国的所有政策,特别是对待南非联邦问题,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很多的。正是由于得到了这些力量的全力或部分支持,英国才平定了南非的纷争,建立了统一的南非联邦。 以阿非利加那同盟为主要代表的荷裔人以及部分英裔人虽然与英国政府一样,(60)希望实现南非联邦,但双方的最终目的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英国政府是为了对殖民地进行更有效的控制,而前者则是要通过“建立在自由阿非利加那旗帜下”的联邦来逐渐壮大自己,最后完全摆脱英国的政治控制。1906年12月30日南非自由协会主席J·X·梅里曼在给史末资的信中声称他“不想看到……播下帝国主义种子”的联合。(61)所以联邦并不是按照象英国本来所设想的那样进行的,利特尔顿宪法之争就是很好的证明。在实现南非联邦前,他们是同路人。一旦实现了联邦,他们之间不同利益的矛盾就完全暴露出来。南非地方势力的目的已经达到,便不再前进。在接着举行的帝国会议上,他们与其他自治殖民地一起,反对英国政府实现帝国联邦的企图,使这项计划最后破产。英国全力帮助建立了比较强大的自治殖民地,同时也培养了足以与自己相抗衡的力量。虽然南非脱离英国是以后的事,但它的种子是在这时种下的。从这个意义上看,英国的南非政策并不是完全的胜利,甚至可以说是个失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