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国家礼仪与权力结构:试论唐朝前半期陵庙礼之发展(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周善策 参加讨论

注释:
    ① Howard Wechsler,Offerings of Jade and Silk:Ritual and Symbol in the Legitimation of the T'ang Dynasty,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5.
    ② 请参考David McMullen,State and Scholars in T'ang Chin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pp.132-133;金子修一:《关于魏晋到隋唐的郊祀、宗庙制度》,刘俊文编:《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37-386页;高明士:《论武德到贞观礼的成立--唐朝立国政策的研究之一》,《第二届国际唐代学术会议论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第1159-1214页。杨华亦对郑玄、王肃礼制之差异做了细部的钩沉,参见氏著:《论〈开元礼〉对郑玄和王肃礼学的择从》,《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第53-67页。
    ③ 高明士:《论武德到贞观礼的成立--唐朝立国政策的研究之一》,《第二届国际唐代学术会议论文集》,第1162页。
    ④ 《旧唐书》卷21《礼仪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816-817页。高明士师指出《唐会要》、《通典》误为贞观七年,参见氏著:《论武德到贞观礼的成立--唐朝立国政策的研究之一》,《第二届国际唐代学术会议论文集》,第1163-1164页。
    ⑤ Howard Wechsler,Offerings of Jade and Silk,pp.46-48.
    ⑥ 金子修一:《关于魏晋到隋唐的郊祀、宗庙制度》,第363-370页。吴丽娱氏亦注意到《显庆礼》越来越以帝王为中心,透过新的仪式做法来凸显皇权的高高在上,参见氏著:《〈显庆礼〉与武则天》,《唐史论丛》第10辑,2008年,第1-16页。
    ⑦ 《旧唐书》卷21《礼仪志一》,第835-836页。
    ⑧ Angela Zito,Of Body and Brush:Grand Sacrifice as Text/Performance in Eighteenth- Century China,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7,pp.227-228.
    ⑨ 布目潮沨:《唐初的贵族》,刘俊文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649-662页;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David G.Johnson,The Medieval Chinese Oligarchy,Boulder,Colorado:Westview Press,1977.
    ⑩ 吴丽娱氏的最新研究亦清楚指出《贞观礼》之意图偏向于保存古制,故在礼制的取舍上比较保守,参见氏著:《关于〈贞观礼〉的一些问题--以所增“二十九条”为中心》,《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2期,第37-55页。
    (11) 孙希旦:《礼记集解》卷25《郊特牲》,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681页。
    (12) 孙希旦:《礼记集解》卷45《祭法》,第1198-1201页。
    (13) 孙希旦:《礼记集解》卷13《王制第五之二》,第343-346页。汉代以来宗庙制度难以处处按照经典实行,建庙毁庙也是帝国、诸侯国之一大负担。自东汉以降,政府改变“多庙并立”的做法,采用“一庙多室”来容纳神主,他们将“迁庙主”移往另一室供奉,不再如西汉毁其庙。此做法后来成为标准程序。参见《通典》卷47《吉礼六》,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300-1304页。
    (14) 《尚书正义》卷8《咸有一德》引王肃之观点,第121页。关于郑、王之分歧,可参考高明士:《礼法意义下的宗庙--以中国中古为主》,高明士编:《东亚传统家礼、教育与国法(一):家族、家礼与教育》,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5年,第26-27页。
    (15) 《新唐书》卷13《礼乐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39页。
    (16) 《旧唐书》卷25《礼仪志五》,第941-943页。
    (17) 北齐《河清令》定二品官可立五庙,只要子孙官至五品便可保留,不必增毁。此家庙制成为隋唐立法的蓝本,参见甘怀真:《唐代家庙礼制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29-30页。
    (18) 关于唐初的立庙考虑,郭善兵氏有更为详尽的分析,参见氏著:《中国古代帝王宗庙礼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72-378页。
    (19) 甘怀真:《唐代家庙礼制研究》,第50-51页。
    (20) David McMullen,“Bureaucrats and Cosmology:The Ritual Code of T'ang China,”in David Cannadine and Simon Price,eds.,Rituals of Royalty:Power and Ceremonial in Traditional Societie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p.197.
    (21) 高明士:《皇帝制度下的庙制系统》,《台大文史哲学报》1993年第40期,第66-67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