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北约的产生及其军事战略演变(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甘肃社会科学》 刘志青 参加讨论

(二)灵活反应战略(1967年12月~1991年11月)
    1961年1月,肯尼迪就任美国第35届总统。1962年,他决定改变美国及北约的军事战略,以灵活反应战略取代大规模报复战略。但是,该战略遭到西欧一些盟国的抵制,在北约内部引起长达5年的激烈辩论。1967年5月,北约防务计划委员会在巴黎举行会议。此时,持反对意见最激烈的法国已经退出北约军事机构,不再参加防务计划委员会的会议,所以该次会议比较顺利地通过决议,正式采纳了灵活反应战略。
    1967年12月,北约防务计划委员会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按灵活反应战略的原则制定了新的防务计划--MC14/3号文件。该计划把设想的战争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北约使用常规力量,以“直接防御”手段抗击敌人的有限进攻。特别是在联邦德国的东部边境实行前沿防御,盟国部队在这一带划区分工驻守。一旦遭到进攻,北约盟军在防线内侧100公里地域前沿作战,坚持到后续部队和美国战略预备队等援军到达后实施反击,收复失地。第二阶段,如果常规力量顶不住敌人的进攻时,北约就“审慎升级”,使用战术核武器,“有选择地打击”敌人战线后方的部队和目标。作为最初的一级是发射零星或少量经过精确计算的核弹,起到警告敌人的作用。发射核警告弹,可能是无目标的单纯核示威,也可能是选择摧毁一个或几个有限的军事目标。如果核警告无效,就升级到在欧洲进行有限核战争。第三阶段,如果有限核战争仍无法控制局势,就在美国与苏联之间进行相互核打击,越出欧洲战区,全面反应。这一阶段也可根据形势分级进行:最初只是用战略武器摧毁苏联本土的若干军事目标或战略设施;如果战争继续扩大,北约使用战略核武器打击苏联战略目标的范围和规模也随之扩大,直至摧毁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城市,工业中心为“最后的手段”(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弗朗茨-约瑟夫·施特劳斯著,上海《国际问题资料》编辑组译:《挑战与应战--一个欧洲纲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82页。)。与大规模报复战略比较,灵活反应战略重视常规战争的运用,但核心仍是核威慑。该战略具有灵活性和战略主动性,既是一种积极防御战略,也是一种带有咄咄逼人气势的具有进攻意识的战略。
    美国将灵活反应战略概括为“有控制的反应”(Controlled Response)、“打击军事力量”(counterforce)、“常规选择”(Conventional option)等三项原则。(1)“有控制的反应”原则。这是灵活反应战略的基本原则,对各种类型的战争进行有效指挥和控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该原则从“开始的严格控制的有限战术核战争”、“其间经过若干不同程度的战争”、“一直到最后的大决战”等三个层次,为美国总统选择核战争或非核战争确立了相应的机制。该原则强调,为了使这些机制充分地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第一,要保持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在战争的条件下安然无恙,让文职领导人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能够顺利地做出各种决定。第二,必须拥有在遭到大规模核突袭后还能有效还击的足够军事力量,即第二次打击能力。(2)“打击军事力量”原则。这是第一项原则的引伸,也称“不打城市”的原则。大规模报复战略以打击敌人的城市为主要目标,而灵活反应战略则要求在保持可以打击敌人城市的能力的前提下,还需要能够按传统的军事作战方法来处理核战争,即美国的核力量可以进行摧毁苏联军事目标的战争。这种打击军事力量的原则,不是出于人道主义,而是保持战略的灵活性。(3)“常规选择”原则。该原则认为,灵活反应战略必须拥有足够的非核力量,在进行不用核武器的战争中也能够克敌制胜,这样就不会由于没有其他选择而不得不进行核战争。为了具有多种选择的条件,在军事力量的发展和部署上,不仅要继续发展核力量,而且还要大力扩充非核力量,实现美国军方所称的“军事力量平衡”。这里提到的非核力量,除了常规力量外还包括对付游击战争的“特种部队”,从而改变了大规模报复战略贬低非核部队的看法。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为自己国家提出的常规力量建设目标是:第一步能够进行一场类似朝鲜战争规模的战争,同时留下几个师对付其他紧急事件;第二步能够同时进行两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同时,还要建立能够扑灭游击战的“特种部队”。美国的构想是,在未来的战争中不能机械地依靠核武器,而要发展范围更加广泛的反应能力。因此,它把北约当时奉行的“剑和盾”方针的含义加以颠倒配置,把原来当作“剑”的核力量改作“盾”而把原来作为“盾”的常规力量称作“剑”。麦克纳马拉解释说:即使在西方垄断着核武器的年代里,核力量也没有成为遏制各种形式的政治和军事侵略的威慑力量。西方应该保持充分的强大的核力量来遏制潜在的敌人首先使用核武器,但巨大的核力量本身并不能遏制小规模侵略。为了对付这种小规模的侵略或核以下的危机,北约必须拥有强大的常规力量和展开这些力量的有效手段。北约以往已经拥有有效的核盾牌,现在应该铸一柄同样有效的非核宝剑。他以1962年古巴导弹事件为例,说美国行动的刀刃是非核力量,核力量只是起了威慑作用(注:[美]威廉。W考夫曼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情报部译:《麦克纳马拉战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出版局,1965年版,第84~91、142、158~208页。)。
    但是,由于自己的利益和处境不同,北约的欧洲盟国对美国的主张反应并不一致。(1)有的国家认为,按照过去的设想,欧洲战争是直接地或很快地与美苏之间的战争联系在一起的,而灵活反应战略则分解了这种联系。这样,可能在美苏双方本土不受损害的情况下,而把西欧国家盟国投入了一场毁灭性的战争。(2)有的国家认为,欧洲经济仍在复苏,政治局势也还不稳固,无法以足够的精力发展常规军备,还是以核威摄战略为最佳选择。(3)有的国家认为,如果欧洲一旦遭到敌人进攻,不再立即实行核报复而是逐步升级做出反应,势必更加突出美国在未来战争中的决定权,这是它们所不愿意接受的结果。在所有盟国中,法国坚决奉行大规模报复战略,对美国主张的灵活反应战略反对最为激烈。第一,它反对在欧洲以常规力量反击用常规力量进行的有限进攻。它认为,如果苏联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以常规力量发动进攻,那么欧洲东西方地面部队的对比是3∶2,苏联占优势;在支援地面部队的战术空军方面,苏联的优势更大。苏联还拥有处于中心位置的有利条件,便于选择对它有利的主攻方向,也便于进一步扩大进攻。而西方的地域分散,并且缺乏常规的战略后备力量。因此,常规战争不可能使西欧获胜,反而可能失去大片土地。第二,它也不同意用战术核武器在欧洲进行一场有限核战争。它认为,北约使用战术核武器打击敌人集中兵力的进攻,是完全有能力的。但是,如果敌人在漫长的战线上进行全面渗透并设法尽可能通过北约部队的间隙迅速推进,使自己同北约的部队相互交错在一起,北约就不可能有效地使用战术核武器。面对苏联军队可能会像章鱼行动一样向西方推进,一方面要打击和阻挡它的触须,同时还要打击它的那些比较容易受伤害的、作为神经中枢的躯体。苏军的后勤基地和地面设施就是这些触须,如果北约用战术核武器进行轰击,可能收效更大。可是,苏军不可能不还击,即使仅仅使用战术核武器,也势力在大西洋到苏联边境的3000公里范围内把整个欧洲摧毁。法国认为,既然用常规力量来保卫欧洲和用核武器在战场上进行防御都不能满足北约和西欧盟国的要求,那么就应当利用远程核武器在战略上所提供的遏制威力来制定战略。在遇到“典型的侵略”时应采取如下对策:通过对发动战争的国家的战争潜力进行核战略袭击,摧毁其侵略的基础和继续侵略的能力,迫使其放弃侵略;作为补充,进行以消耗和摧毁其有生力量为目标的战争,消灭或将其部队赶回出发基地。为了判明是否是“典型的侵略”,法国建议沿着要进行防御的地区建立一道防御阵地。法国的主张本质上类似原来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同美国要求奉行的灵活反应战略是相抵触的(注:[法]《国防杂志》,1964年第8、9月合刊。)。北约其他欧洲盟国则希望调和美国与法国的战略分歧,找到顾全美欧双方利益、维系北约内部团结的战略方案。于是,联邦德国和英国提出折衷方案:既不同意维持原来的大规模报复战略,也不同意过分侧重依靠常规力量,而是希望欧洲战争爆发后尽早使用战术核武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战略核武器的威慑作用(注:[英]《外事报道》,1963年12月5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