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北约的产生及其军事战略演变(8)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甘肃社会科学》 刘志青 参加讨论

尽管灵活反应战略最终被北约确定下来,但是在实践中依然矛盾重重,实际效果并不佳。(1)威慑效能大大下降。按北约的战略,一旦常规力量顶不住敌人的进攻,就使战争升级,动用核武器进行反击。但是,美国与苏联的战略核力量处于大体均衡的态势,北约的中程核力量和短程核力量已不拥有对苏联的优势,北约战略中有关使用核武器的规定变得更加不可信,北约战略的基础--战争逐步升级的威慑作用开始失效。核武器不敢用,常规力量又严重不足,这又使灵活反应战略的灵魂--进行各种类型战争的选择余地十分狭小。(2)由于美欧盟国的互不信任和分歧,以及西欧国家的消极态度,使灵活反应战略不能协调一致地得到实施。北约是多国联盟,而其战略却建立在极不平等的基础上。如北约盟军最高司令和欧洲盟军最高司令按惯例皆由美国将军担任,美国在欧洲的地面部队是北约前沿防御的骨干力量,核武器更是由美国直接控制。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西欧国家在军事上依赖美国的保护。当时制定的联盟战略,打下了美国居统治地位和西欧国家消极被动为特征的印记。70年代以后,国际战略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联盟内部美欧力量对比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欧国家经济力量上升,欧洲共同体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美国,并成为世界上头号经济贸易集团,从根本上改变了美欧力量对比。北约战略设想以欧洲为主要战场,西欧盟国承担的北约总费用不断上升,1969年占22.7%,1979年上升为41.6%。在欧洲的海陆空防务中,有70%~80%的份额是西欧国家提供的。但是,北约的战略并没有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进行修改,战略安排仍以美国为主。西欧国家在自己力量孱弱、需要美国保护时尚能忍受,而当羽毛渐丰、足以抗衡美国时,就要力争按自己的意志行动了(注:Time(美国《时代周刊》),March 5,1984.)
    (三)从“危机反应战略”到“新战略构想”(1991年11月至今)
    1991年4月华沙条约组织解散,12月苏联解体,冷战从此结束。北约作为冷战的产物本应寿终正寝,然而美国成为世界上无人与之抗衡的惟一超级大国,突兀的战略地位使它认为这是借助北约的大旗独霸世界的绝好机会。在美国的主导下,北约非但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反而抓住时机继续发展。
    早在1989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发生剧变,国际战略环境发生根本改变,北约在安全问题上就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风险。来自苏联的军事威胁日益降低,而诸如海湾危机之类的地区冲突及其他多层次、多方面的安全问题,却更加频繁发生。北约在今后的主要威胁将来自何方?能否突破《北大西洋公约》有关条款规定在防区外采取军事行动?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北约内部引起了激烈的争论。1990年7月5日,在伦敦举行的北约首脑会议上,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北约的未来和新作用。会议最后发表的《伦敦宣言》宣告:北约将由军事政治组织转变为政治军事组织,要采取一系列“化敌为友”的行动,并要对1967年以来一直奉行的军事战略--灵活反应战略进行修订。会后。北约成立战略回顾小组,召开北约首脑会议,在《伦敦宣言》的基础上,对北约未来战略问题进行了反复协商讨论。1991年11月,在罗马尼亚召开的北约首脑会议上,讨论通过《联盟新战略概念》《关于和平与合作的罗马尼亚宣言》等四个文件,正式确定了北约新战略的基本框架。北约此次战略调整的力度之大,据它自称是1949年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而从讨论的问题和发表的文件来看,范围之宽,涉及北约的联盟性质、组织指挥体制、武装力量结构、军事战略、核战略等方面。其中,在军事战略方面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1)在战略目的和使命上,除了传统的保卫其成员国安全和领土完整、遏制侵略外,还增添了保持欧洲的稳定和均势、执行联合国赋予的维持和平任务、处理危机及防止战争等。(2)在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上,由依赖“核威慑”遏制世界大战,转为主要依靠一支精干、机动、反应迅速的常规力量,来预防、阻止处理地区危机和冲突;由“集体防御”转为“集体防御” + “对话、合作” + “预防冲突和处理危机”。(3)在战略方向及战略重点上,由防御东方“单向”之敌转为“全方位”监视和消除各种安全威胁;由重点应对华约进攻转为重点防止和控制地区性危机或冲突。(4)在作战方针上和原则上,由“前沿防御”、“逐步升级”、“打赢战争”,转为“前沿存在”、“快速反应”、“危机控制”。(5)在战争手段上及样式上,由依靠单一军事手段打各种规模常规战争乃至核战争,转为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多种手段重点对付突发的危机、冲突,以及中小规模以下的常规局部战争。因此,这一军事战略被冠以“危机反应战略”、“危机控制战略”、“全方位危机反应战略”、“快速反应战略”等各种名称,但更多的称其为“危机反应战略”(注:参见黄殿伟译编:《北约军事组织结构的调整》,《外军资料》,1992年第36期。)。
    北约战略从来都是以美国战略为依据和支柱的。然而,相对于美国在冷战结束后的全球战略,北约在1991年11月出台的战略,只能算是一次很不到位的战略调整,未能充分反映美国要使北约“全球化”的战略意图。因此,美国一直在理论上、政策上和行动上为重新定义战略概念做准备。1992年2月,美国第41届总统布什正式把地区防务战略确定为美国的新军事战略。该战略的主要内容是:(1)战略指导思想由着重准备与苏联打全面战争转为对付地区性冲突,战略对手由苏联转向地区强国。(2)构想在20世纪末期可能发生冲突的7个地区和7种战争,提出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的目标。(3)以战略核威慑与战略防御、前沿存在、危机反应、部队重建作为新战略的“四大支柱”。(4)维持联盟关系,扩大安全体系(注:梅孜编译:《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汇编》,时事出版社,1996年出版。)。1993年1月,克林顿就任美国第42届总统。他上台后,在继承地区防务战略的基础上,于1994年7月将美国的军事战略调整为“参与和扩展战略”;1995年调整为“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1997年8月又调整为“塑造、反应和准备战略”。至此,美国在冷战结束后对自己的军事战略进行了4次调整。美国在自认为做好充分准备之后,从1998年起,加快了调整北约军事战略的步伐。一方面,美国利用科索沃危机推动北约频频试闯战略“禁区”。1998年6月23日,北约常设理事会决定,在必要的时候北约可对科索沃危机进行军事干预,包括在科索沃地区部署地面部队和大规模突袭南联盟。8月,讨论通过北约对科索沃危机的军事干预方案。10月13日,决定对科索沃危机实行军事干预,授权欧洲盟军司令部对南联盟实施空中军事打击。11月,北约会议以压倒多数的赞成票通过一项修正案:北约可以无须联合国授权,对其缔约国区域以外的地区采取军事行动。至此,在排除《北大西洋公约》有关限制军事行动的规定后,北约摘除了套在自己头上的“紧箍咒”。另一方面,在北约内部,美国就“新战略构想”与各盟国展开紧张磋商。1998年12月,在北约举行的盟国外长和国防部长会议上,正式讨论了新世纪战略问题。虽然较之“东扩”,在改变北约性质和职能问题上,北约内部分歧更为严重,美国遇到的质疑和阻力更大,但是最终它的意见占了上风。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发动了大规模空袭。这是北约第一次未经联合国授权而对一个主权国家实施的军事打击。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毫不掩饰地声称,这次行动即是对北约21世纪新战略概念的试验。4月24日,伴随着空袭南联盟的隆隆爆炸声,北约19个成员国及23个伙伴关系国在美国华盛顿举行首脑会议,通过《联盟战略概念》,使酝酿了8年之久的北约“新战略构想”正式出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