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失则求诸野”:晚明在野力量的野史撰述活动(10)
(39)详见李小林:《万历官修本朝正史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0)[日]内藤湖南著,马彪译:《中国史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15-117页。 (41)[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90页。 (42)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11页。 (43)[明]王鏊:《震泽长语》卷上《官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页。 (44)[清]谈迁:《国榷·自序》,见《国榷》卷首,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45)[清]谈迁:《枣林杂俎》,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26页。 (46)[明]焦竑:《澹园集》卷4《论史》,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9页。 (47)《熹宗实录》卷55“天启五年正月癸酉”条。 (48)[明]焦兹:《澹园集》卷4《论史》,第19-20页。 (49)[清]谈迁:《国榷》,第5页。 (50)[明]祝世禄:《序一》,见黄光异:《昭代典则》卷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51)[清]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38《万先生斯同传》,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87页。 (52)[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14页。 (53)刘咸炘:《刘咸炘论史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15页。 (54)李振宏、刘克辉:《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6-122页。 (55)苏同炳:《明史偶笔》,台北:“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87页。 (56)[明]李建泰:《名山藏序》,见何乔远:《名山藏》卷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7)赵尔巽等:《清史稿》卷501《谈迁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3863页。 (58)[明]张岱:《石匮书自序》,见《石匮书》卷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59)[明]黄宗羲:《明儒学案·发凡》,见《明儒学案》卷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60)[明]黄端伯:《瑶光阁集》卷6《函史序》,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版。 (61)[明]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2《钞书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0页。 (62)[明]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卷8《皇明琬琰录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63)[清]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90《制科三》,第849页。 (64)[明]喻应益:《国榷·喻序》,见[清]谈迁:《国榷》卷首。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