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秦始皇禁祠明星事解(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文史》 辛德勇 参加讨论

(2)《汉书·地理志》记载右扶风陈仓县下有“上公明星祠”(20)。杨氏以爲:“《汉书》既言陈仓有明星祠,则‘禁不得祠明星’显然当爲句读。”
    (3)杨氏谓:“《甘氏星经》引证本文,亦言:《始皇本纪》三十三年禁不得祠明星,而无‘出西方’三字,可以爲证。”(21)
    在这几项依据当中,第一项云明星爲太白亦即金星的别称,尚别见於战国时期魏国人石申撰着的《天文》一书(22),後世习称《石氏星经》:
    太白者,大而能白,故曰太白,一曰殷星,一曰大正,一曰营星,一曰明星,一曰观星,一曰大衣,一曰大威,一曰太皞,一曰终星,一曰大相,一曰大嚣,一曰爽星,一曰大皓,一曰序星。(23)
    逐一比对,可以看到,《史记·天官书》和《石氏星经》记载的太白星别称,虽然略有参差,但大体上能够相互印证,而两书都列有“明星”。由此可见,杨氏所说,信而有徵,没有任何疑义。然而,其他两项证据,却都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加以辨析。
    杨氏所说《甘氏星经》,是指战国时人甘德撰着的《天文星占》一书(24),本来无由述及秦始皇三十三年史事,更不可能引证司马迁在汉武帝时期撰写的《史记》,岑仲勉已经谈到过这一点(25)。此《甘氏星经》原书久已散佚不传,仅依赖其他史籍徵引而偶有部分佚文留存。东汉许慎撰着《说文解字》,曾引用其中有关太白星以及所谓“明星”的记载,原文如下:
    媊。《甘氏星经》曰:“太白上公妻曰女媊,女媊居南斗,食厉,天下祭之曰明星。”(26)
    甘氏所说,仅此而已,文中并没有涉及秦汉时期祠祀明星的事情(案《甘氏星经》谓太白之妻“女媊”爲明星,与前述《石氏星经》以及《史记·天官书》所说不同,系因当时各占星之家时有异词,不足爲怪)。
    清朝学者钱坫在《新斠注地理志》一书中引述这条佚文时,紧接着“天下祭之曰明星”这句话之後,另行辑録《史记》相关记载曰:“《史记·始皇本纪》:三十三年禁不得祠明星。”(27)王先谦作《汉书补注》,在《地理志》中亦采録了钱坫这一笺释(28)。明此情形,足以知晓,杨宪益引述的《甘氏星经》,应当是出自钱坫此书(似乎更有可能是间接依据王氏《汉书补注》),并因一时疏忽,误将钱氏抄写的《秦始皇本纪》内容,视作《甘氏星经》的文字。不言而喻,“禁不得祠明星”这种读法,只能反映清代中期人钱坫对《史记》的理解,而不宜藉此来判断太史公书早期传本的文字内容。
    上面列举的杨氏第二项依据,意谓陈仓其地既然建有明星祠堂,当时自然会有祭祀明星的行爲,从而应当以“禁不得祠明星”爲句,此亦大可商榷。盖《史记》记述嬴秦朝廷直接管理的各色祠祀庙宇,谓之曰:“雍有日、月、参、辰、南北斗、荧惑、太白、岁星、填星、[辰星]、二十八宿、风伯、雨师、四海、九臣、十四臣、诸布、诸岩、诸逑之属,百有余庙。……各以岁时奉祠。”又曰:“诸此祠皆太祝常主,以岁时奉祠之。”(29)煌煌祀典,天子之祝,何以会有“禁不得祠明星”之说,岂非咄咄怪事?
    陈盘论述这一问题,一方面坦承“关於‘禁不得祠’读之一解释,盘个人殊无成见”,同时却又径行揣测说,秦始皇此举,或许意在禁止民间私祠(30)。汤用彤亦曾援据民国时人说法,以爲“始皇盖禁人民私祠出西方之明星”,这是因爲“据《天官书》,太白主兵事,故秦人禁民间私祀”(31)。若是信从此说,固然可以解释秦王朝既设置官祠而又下诏禁止祠祀的矛盾做法,但覆案《史记》原文,秦始皇这道禁令,何尝有一丝一毫仅限於禁止民间私祠的意味?况且在湖北荆州近年出土的关沮秦墓竹简当中,我们清楚看到有民间阴阳占筮文书记云,在此之後三年,亦即秦始皇“卅六年,置金,上公、兵死、阳主岁,岁在中”,“上公”亦即太白星在这里被明确列爲祭祀的对象;另外还有一支竹简也同时提到了司命、明星和北斗长史(32),大致也与民间的祭祀行爲有关,反映出秦廷并没有颁布过禁止私祠的诏令。
    再说,像这样将“明星”二字属上连读之後,下面“出西方”三字缺少主语,已经不成文句,在行文上根本说不过去。南朝刘宋徐广作《史记音义》,曾引述西晋时人皇甫谧的看法,在“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句下注云:“彗星见。”(33)似乎是将“明星”释爲彗星,宋人吕祖谦之《大事记》与《大事记解题》,魏了翁撰着《古今考》以及元人马端临撰着《文献通考》,论述秦始皇时期彗星,便都以爲皇甫谧所说彗星,是指“明星出西方”之“明星”,吕祖谦甚至径行书写是年“彗星出西方”(34),藤田丰八和岑仲勉也持有同样看法(35)。如上文所论,并不能以“禁不得祠”和“明星出西方”各自爲句,因而,这样的释读显然很不准确,只是出於皇甫谧、徐广等人的错误理解,清人牛震运已经做出批驳,指出“不必明星是彗星也”(36),汤用彤对此也做过考辨(37)。惟清人姚范尚以爲乃是由於“‘出’上脱一‘星’字,故注引皇甫谧以证星爲彗星也”(38),意即《史记》原本在“出”字之上本来还有一“星”字,这是姚氏将“禁不得祠明星”断作一句之後,爲弥缝“出”字无所归属的罅漏而做的臆测,并没有版本依据或是其他比较切实的文献佐证。
    遵循同样的思路和理由,杨宪益以爲“余下的‘出西方’三字前当漏去‘彗星’二字”,杨氏且申述其内在缘由曰:“古代天文学裹彗星出现主兵大起,如《史记·天官书》所言,此年斥逐匈奴,故彗星出西方。”(39)解读历史文献,像这样想当然的说法,类同“增字解经”(此处系增改“出西方”爲“星出西方”或“彗星出西方”,前面半句话则是增改“禁不得祠明星”爲“禁不得私祠明星”),只能是在万般无奈时才不得不采用的疏通手段,如陈盘所说,似此“增字以通史,实甚危险”(40),首先还是要尽量尊重文本固有的辞句。
    那麽,若是采取另外一种方式,将“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作爲一个整体的句子来解读,不再拆分,是不是可行呢?
    首先,杨宪益以爲:“太白是行星而不是彗星,行星绝没有出自西方的道理,况且太白星见於西方是每天晚上必然的现象,亦无特地提出的理由。”(41)这是他将“出西方”三字与“禁不得祠明星”数语拆分开来最爲重要的逻辑基础。可是,这种看法实际上存在很大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