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秦始皇禁祠明星事解(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文史》 辛德勇 参加讨论

孟子谓列国争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说“天时”,就是指包括星象在内的种种“时日、支干、五行、旺相、孤虚之属”(82),而孟子这种有爲而发的议论,恰恰显示出此等“天时”观念在各国君王和统兵将帅之间正受到普遍尊奉。《尉缭子》中记载有一个具体事例,可以更爲具体地说明这一点:“楚将公子心与齐人战,时有彗星出,柄在齐。柄所在,胜,不可击。公子心曰:‘彗星何知?以彗斗者,固倒而胜焉。’明日,与齐战,大破之。”虽然作者在这里是用以阐释决定胜负的根本因素“非所谓天官时日阴阳向背”,其首要者只是在於“人事而已”(83),犹如孟子所说人和重於天时,但楚公子心这一违逆常规的战法,也正说明当时两军交战,乃普遍遵信彗柄所在者胜不可击。再向前追溯,则《国语》记载伶州鸠对周景王论律,其间尚谈到武王伐纣时星象因素对周人决计出兵的影响:
    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颛顼之所建也,帝喾受之。我姬氏出自天鼋,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牵牛焉,则我皇妣太姜之侄、伯陵之後逄公之所冯(凭)神也。岁之所在,则我有周之分野也。月之所在,辰马,农祥也,我太祖后稷之所经纬也。--王欲合是五位三所而用之。(84)
    可见顺应星象以用兵作战,在中国古代具有更爲悠久的历史渊源(85)。
    候望星气既然已经成爲列国之间竞相趋从的一种普遍风气,其中最爲“争於攻取”的秦国,自然无由置身事外,尤其应当重视像太白星这样司职兵事的星官。在这次颁布禁祠西方明星诏命之後两年的秦始皇三十五年,有人谈及,当时秦廷所豢养之“候星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86)。衆多星占家麇集於秦廷,更不能不占测与祠祀太白星出於西方这一上佳吉兆。《史记·天官书》有相关记载云:“秦、晋好用兵,复占太白。”(87)这里虽然没有说明秦、晋两国爲占候太白,做出过怎样的祠祀,但依据上文所述当时人们的观念,显然只能祠祀现身於西方的太白星(其实,秦始皇诏令“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一事,恰好可以反证这一点,此即清人姚范所说“当是前祠而秦皇废之也”(88))。
    “明星出西方”特别有利於秦国这一局面,到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战争完成之後,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即如秦始皇在峄山刻石中所自诩的那样,他成功地终结了“功(攻)战日作,流血於野”的战国时代,“壹家天下,兵不复起”(89),这时的战争,已经转化成爲统一的秦王朝与周边各部族的冲突,而北面的胡人亦即匈奴是秦人最主要的征伐对象。如同前引《五星占》所显示的那样,与西北边境之外的“狄”人亦即匈奴等族相比,秦国的地位已经变换成了“阳国”,亦即东方之国。《史记·天官书》云“及秦并三晋、燕、代,自河山以南者中国,中国於四海内则在东南,爲阳;……其西北则胡、貉、月氏诸衣旃裘引弓之民,爲阴”(90),讲的也是这一新的天地系统。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再继续祠祀作爲西方之国瑞应的西出太白,只会给自己带来破军杀将的厄运。据《史记·天官书》记载,在讲述太白与辰星(水星)并出於一处的天象时,星占家对这一观念做有明确表述云:
    (辰星)与太白俱出东方,皆赤而角,外国大败,中国胜;其与太白俱出西方,皆赤而角,外国利。
    基於同样原理,假若太白星“其西出失行,外国败;其东出失行,中国败”。此外,《史记·天官书》中还有类似说法云:“五星分天下之中,积於东方,中国利;积於西方,外国用兵者利。”(91)这些占验规则,都反映出在当时的星占家眼中,西方是同以匈奴爲代表的外夷具有对应关系(92)。汉宣帝时派遣赵充国征伐西羌,因嫌老将赵充国用兵过於持重,宣帝尝致书督促,谓“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太白出高,用兵深入敢战者吉,弗敢战者凶。将军急装,因天时,诛不义,万下必全,勿复有疑”。曹魏张晏注云:“五星所聚,其下胜。羌人在西,星在东,则爲汉。”(93)所谓“五星”,自然包括太白金星,金星与其他四大行星汇聚於东方,当然是要发生在太白晨出於东方这段时期之内。这一实例可以进一步说明,对於统一的中原王朝来说,太白出自东方,才对自己有利;反之,若是出於西方,则只能有利於西北塞外的戎狄。
    事情的严重性还不止於此。秦始皇三十三年这次派蒙恬统领重兵大举北伐匈奴,除了开拓疆土以确保北边安宁之外,还有一项很特别的触发因素。这就是在这前一年,始皇帝嬴政爲享度无疆长寿,“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燕人卢生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録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对於正梦想亿万斯年的秦始皇来说,这实在是一种致命的威胁。正是因爲担心西北边塞之外的胡人灭掉他奋力建造的大秦帝国,才采取先下手爲强的办法,“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94)。也正是基於这种对胡人亡秦的深切忧虑和恐惧,他才在蒙恬进军节节取得胜利的同时,下令“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以防秦人这种习惯性祠祀活动,反而给自己招来灭顶之灾。美国学者卜德(Derk Bodde)曾经以爲卢生奏录“亡秦者胡也”图书一事的真实性至爲可疑,且无端揣测这很可能是出於对秦始皇的憎恶而妄自窜入的瞎话(95)。若是能够理解秦始皇“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的内在涵义,并以之与卢生奏録图书事相互参证,再对比一下太初元年西伐大宛时,汉武帝令“丁夫人、雒阳虞初等以方祠诅匈奴、大宛”的做法(96),以及征和时谋击匈奴,“公车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爲吉”且谓“匈奴必破,时不可再得”的情况(97),卜德其人或许就不会萌生这样奇特的想法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