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伯赞40年代在香港的学术活动所透视的史学观念(2)
以古喻今的史笔 翦伯赞1947年至1948年留港期间,正是国共内战末段。翦氏由西晋(265-316年)(注:《论西晋的豪门政治》一文成于1947年9月16日,发表于1947年10月1日出版的上海《大学月刊》,第6卷,第5期。后收入《翦伯赞史学论文选集》(第二辑),第274至286页。是文较明显的以古喻今处如:“豪门政治,似乎和内战是分不开的。”“媚外求荣,自古如此。”“与收夺、垄断、贪污平行,是奢侈与荒淫。”“当时豪贵,又流行一种用番货、穿番服、吃番菜的风气,并以此相高。”“故此辈虽借‘祖先之馀荫’,或‘姊妹之媚态’,致身显贵,掌握权势,并不能改变其无知。”等。1947年10月27日到港后,则发表了两篇有关西晋的文章:《“九品中正”与西晋的豪门政治》,《西晋的宫闱》。)、南明(1645-1661年)内战(注:国共内战时期翦氏发表南明内战的文章,主要有《南明史上的永历时代》一文,发表于1945年12月1日在重庆出版的《中华论坛》,第1卷,第10、11期合刊,后收入1.翦氏《中国史论集》(第二辑)香港龙门书店,1969年,第298至328页。2.《翦伯赞史学论文选集》(第一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78至307页。《南明史上的永历时代》与《南明史上的弘光时代》同为当时禁止发表之文,参见翦氏著《中国史论集》第2辑序。另参见荣天琳《论抗战时期翦伯赞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贡献》,《翦伯赞学术纪念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17页。)集中到历史上改朝换代战争的研究,认为大概还需“三、四年”(注:参见《“三、四年”》。);再论到末代帝王的命运,以孙皓(242-283年)喻蒋介石(1887-1975年): 孙皓,孙权之孙,孙和之子,在公元264年即帝位,统治了吴国17年之久。虽然是偏安江南,然而作威作福,也算是末代帝王(注:参见《孙皓的末日》,第227页。) 并指出蒋氏虽则形势险要,仍不失一有实力之政治实体。翦氏云: 据史载,当孙皓即位之年,“蜀初亡(263年亡),而交阯携叛,国内震惧”。其后年,司马炎(236-290)篡魏(220-302),西晋建国,以后即以全力准备伐吴(222-280)。孙皓所处的环境实至为险恶。 虽然如此,历史并未注定他的灭亡,因为当时孙皓还拥有长江以南广大的领土和领土上的人民,并有军队数十万。据《晋书·武帝纪》载:平吴以后,“收其图籍,克州四,郡四十三,县三百一十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这些数字具体地说明了孙皓还有不少的政治资本(注:参见《孙皓的末日》,第227页。)。 所以,翦氏认为蒋介石由是而想起南北朝一段,是很自然的: 最近,由共军之惊人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在长江以北的反动统治,于是蒋介石及其部下,想起了南北朝的历史。他们以为即使失去了东北、华北、华中,只要保有华南、尚可划江而守,建立一个南朝。 不得已而思其次,这是人情之常。在今天的局势之下,蒋介石及其部下之想起南北朝的历史,这是非常自然的(注:参见《评南北朝的幻想》,第16页。40年代史家每持长江南北分界之见如陈寅恪(1890-1969年)。参见笔者:《陈寅恪之史学》,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7年,第82页,注141。)。 然而,翦氏指出,昔日南朝得以偏安的种种条件,对于1948年下半年的国民党政府言,是不复存在的,是时阶级对立、文化水平均等,北方背后有社会主义国家为后盾等(注:参见《评南北朝的幻想》,第17至18页。)异乎南朝的情况,翦氏认为“蒋介石再想来一个南朝,已经不可能了”(注:参见《评南北朝的幻想》,第18页。)。何况孙皓昏暴荒淫、嗜杀贪污(注:参见《孙皓的末日》,第228页。),其“宵小和特务的政府”(注:参见《孙皓的末日》,第229页。)遂终不免亡国命运。翦氏由是胪列一系列末代帝皇以喻蒋介石: 历史并不能依照失败者之主观的愿望而发展;否则,楚霸王不会自刎、吴孙皓不会投降,宋帝昺不会跳海,明崇祯不会上吊,明桂王不会逃跑(注:参见《评南北朝的幻想》,第16页。)。 接着,翦氏遂有《末代帝王的下场--逃跑、投降、自杀、被俘》一文(注:参见《末代帝王的下场--逃跑、投降、自杀、被俘》。)。 在《末代帝王的下场--逃跑、投降、自杀、被俘》一文中,翦氏认为“尚能一死以谢天下”(注:参见《末代帝王的下场--逃跑、投降、自杀、被俘》,第19页。)的“是英雄”(注:参见《末代帝王的下场--逃跑、投降、自杀、被俘》,第21页。),因为自杀“需要勇气,更需要知道廉耻”(注:参见《末代帝王的下场--逃跑、投降、自杀、被俘》,第19页。)。“至于逃跑与被俘,都是下策”(注:参见《末代帝王的下场--逃跑、投降、自杀、被俘》,第20页。)。“所以在中国史上,末代帝王投降的最多”(注:参见《末代帝王的下场--逃跑、投降、自杀、被俘》,第20页。)。其以古喻今之意,跃然可见。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