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伯赞40年代在香港的学术活动所透视的史学观念(6)
翦氏大概是熟读芬神父报告然后访舶寮岛的,文中不时援引芬神父之说: 我们在坑井中和坑井附近的沙滩上,获得了许多刻文陶片,但始终没有发现芬神父没有发现的标志先氏遗址的变色土层。 …… 芬神父关于这里没有发现变色土层的说明,是以为这里不是史前人类固有的村落,而是一个冬季的屯营,这里的遗物是屯营里的什物沉没到砂地里的。我不同意芬神父的这种解释,因为冬季的屯营决不会筑在这靠近海滩或海滩的上面。为了避风,屯营应该建筑在靠近山脚的地方,即今日建筑村落的地方。 因而我以为埋藏在沙难或沙滩附近的史前遗物,并不是原来就在这里,从另一种现象也可以证明,即遗物的分布,并不集中,例如刻纹图片,不仅从坑井中可以掘出,有些简直就暴露在现在种植着蕃薯的田地的地面上(注:前引书,第177页。)。 翦氏对是次舶寮岛访古的收获,特别是360余片陶片,描述不遗余力;从陶片的质料、色泽、纹节及制作技术等,均作细致说明(注:前引书,第179至181页。),从而作出以下的总结: 总结以上所述,我们这次访古所得,并没有超出芬神父的发现……但由于这一次的访问,我们证实了芬神父并没有把这两个遗址(按:即大湾及洪圣爷湾)所含的史前文物完全搜集出来…… 最后,由于这一次的访古,使我更加确信舶寮岛的史前文化是一种与北中国史前文化不同的文化(注:前引书,第181页。)。 在“普及与提高并重的史学”一节中,已引过翦氏复读者函的意义,今欲阐释其“着重实物考古的史法”亦见其复读者函件中:《关于台湾的石环及其他--复李规先生》: 你在台湾得到两个石环,从你信上的说明和照片上所显现的形式看来,毫无可疑这类的石环是属于南太平洋史前文化中之粗石环的类型。这种形式的石环,在香港附近的舶寮岛和广东海丰,在马来半岛和南洋某些岛屿上,均有发现。现在你在台湾又找到了这种粗石环,这至少证明了台湾的史前文化和中国东南沿海乃至南洋的史前文化,可能有着亲属关系。 …… 在来函中,使我最感兴趣的,是你告诉我在这次大战中,日本人曾利用台湾番人与南洋某海岛上的土人通话,竟发现双方语言是相同的……以我推想,也许是保存着相同的语根吧!这个故事关系台湾土番之人种来源至为重要…… ……从我所获得的资料中,我发现台湾番族是来自南洋,是中国古百越之族的一个分支,与中国西南诸落后种族及日本之原住种族有着亲属关系。假如我们能够从语言的系统上再发现有同源之处,那距离问题的解决就更走近了一步(注:前引书,第183至184页。)。 翦氏此信重申其访舶寮岛后的结论,就是中国南北文化各有其源,各自发展: 中国学者有这样一种成见,即中国的文化,是由北方南播。照他们的想法,中国南部的文化只是北中国文化的尾巴。即因囿于这种成见,他们不愿承认在远古时代,就有一种与北中国相颉抗的文化乃至人种存在于中国的东南沿海。所以直到现在,芬神父的发现,尚不为中国学者注意,就是芬神父自己也不敢自信他的发现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但是只要有更多的类似舶寮岛的史前文化在南中国被发现,成见是慢慢可以被打破的(注:前引书,第185页。)。 事实上,近十年来的考古工作者已逐渐发现相对于黄河流域而言的长江流域,同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注:《七千年前文化遗存·长江三峡地区发现》,香港《文汇报》,1987年1月22日。)。各种文化类型亦说明了各地区文化发展的次序;意即翦氏所主文化不由北播,今日几可印证,而其着重实物考古之史法(注:《考古发现与历史研究》,原载《光明日报》1954年5月20日,后收入翦氏著1.《历史问题论丛》(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新1版,第178至187页,2.《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第224至233页。3.《史料与史学》(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50至59页。),当然是一种重视史料、善用新法的观念。正如许冠三云: 伯赞在野期(按:即1940-1948年)的史学活动,以史料学的探索最富学术意义(注: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一九○○--》,下册,第125页。)。 又云: 群书之外,翦最看重的是考古材料。比之敦(沫若)、吕(振羽),可说有过之而无不及(注:前引书,第126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