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莫高窟汉文游人题记史料价值探析(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敦煌学辑刊》 王力平 参加讨论

公元1036年,西夏景帝李元昊灭掉了曹氏政权,开始了对敦煌长达190年之久的统治。有关研究表明,此间莫高窟得到修缮,并建新窟76个(现存9窟)。(43)尽管石窟中除去西夏时期的壁画、塑像外,没有留下供养人题记,但却保存下来一定数量的游人题记,(44)这表明此时莫高窟的香客与游人仍络绎不绝,佛教仍在发展中。
    南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蒙古军人攻占敦煌,同年西夏灭亡。成吉思汗创业初期,以和林为政治中心,当时连结陆路交通的主要干线,是天山南路或北路,敦煌不在中西交通的中心地位。成吉思汗将敦煌隶属于八部大王之下。到至元十一年(1274),元朝“立于阗、鸦儿看两城水驿十三,沙州北陆驿二”,(45)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交通重新开通,敦煌附近的交通也随之逐渐恢复。(46)至元十三年(1276),忽必烈设立甘肃行中书省,复置沙州,敦煌归中央政府直接管辖。至元十七年(1280),元设沙州路总管府,以瓜州隶属之,敦煌作为战略要地的特点仍未改变。元朝主要以诸王、皇亲率领的蒙古军队驻扎敦煌,同时也有大量汉军参与屯田,如元曾派遣都元帅刘恩到肃州诸郡考察屯田事宜,(47)经调查刘恩认为屯田可行,元遂于肃、沙、瓜一带建立管军万户府,大兴屯田。时任都元帅、宣慰使的刘恩师次甘州,“屯肃州汉兵千人屯田,得粟二万余石”。(48)至元年间的游人题记数量激增,如伯希和《笔记》73号洞中有如下题记:
    至元(?)年三月廿一日□□
    到此烧香礼拜□□
    刘郎中省宣使(49)
    虽然不能断言“刘郎中省宣使”即中书省宣慰使刘恩其人,但这条题记的题主应该不是普通官员。
    窝阔台时期,由于版图远过于汉、唐,经由敦煌、河西的交通路线再度成为联结西域与中原的主要通道,如何保证中央与西域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密切联系至关重要。大德七年(1303),元在御史台建议下派一万蒙古军队分守沙、瓜等险要。然而,蒙元时期敦煌虽干戈纭扰,但佛教仍在继续发展,统治者也十分注意扶持和利用佛教,除去伯希和《笔记》提到的多条蒙古文、八思巴文的游人题记外,元代汉文游人题记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清代。由于元在敦煌县西南置察逊塔拉元帅府,大量军人远自川、陕、晋等地到此屯戍,他们前来莫高窟游览焚香,如至正四年(1344)成都府的军人、总兵,至元十八年(1281)秦州的军人等都留下了题记。(50)这些终年戍边、驱驰于沙碛烽火的军人前来瞻礼圣迹,既实现了求佛佑护的心愿,也丰富了枯索乏味的军旅生活。
    元末,来到莫高窟的蒙元军政人物很多,如至正八年(1348),镇守沙州的西宁王速来蛮及其妃子、太子、公主、驸马等还出资镌刻了汉、藏、梵、西夏、八思巴蒙古等六种文字的《六字真言碣》。伯希和《笔记》74号洞“在二、三条极为暗淡的汉文、蒙文题识”后,另有一条极为重要的题记:
    元征西都元帅速妥奕(51)
    但“速妥奕”未见史传,这里不排除伯希和因字形相近而误将“速来蛮”误录为“速妥奕”的可能。另有一条游人题记同样提示有重要人物曾到达莫高窟:
    统(?)兵官朵儿只巴
    中书省左丞相(?)红军至
    肃州赶(?)至同甘肃省(?)
    平章保□等至此(52)
    按:钱大昕《元史氏族志》卷二《色目》以“朵儿”为色目人姓氏,(53)但未知何据。据《钦定元史语解·人名》“多尔济巴拉”条及《大清一统志》卷二一三《安西州·先卫》条注文,(54)“朵儿只”系元代宗室诸王之名,唐古特语作“多尔济”,金刚意。(55)在元代文献中,有多名“朵儿只”出任过甘肃省行台平章事,又如脱脱子朵儿只,泰定元年(1324)至天历二年(1329)出任过甘肃省行台平章事;朵儿只从子朵儿直班,顺帝至正廿四(1364)至至正廿八年(1368)间,为甘肃行省平章事,(56)等等。而题记中的“朵儿只巴”,应该与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时担任释教都总管的朵儿只八有关,(57)题刻时间应该在此前后。这条题记说明,朵儿只八(巴)或曾亲临过莫高窟礼拜游览,这既与其释教都总管的身份相符合,也与元武宗即位伊始大力推崇佛教,“发军千五百人修五台山佛寺”,“以皇太子建佛寺”(58)等措施相一致。至于题记中的“红军”所指不详,从上下文意来看,或为“统军”之误。(59)
    在元代游人题记中,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即山西及五台山地区的佛教僧侣频繁往来于敦煌,伯希和《笔记》、敦研院《题记》都抄录了元至正九年(1349)、至正十三年(1353)两条来自晋宁路临汾县普济院僧人的题名,(60)敦研院编号第444窟窟门北柱则有墨书题记:“北五台山大清凉寺僧沙□□光寺寺主……每击窟五供养□全焚香”。(61)伯希和曾由此联想到“五台山图”:
    ……我发现自己遗漏了一条(一共有近200多条)有关“法照和尚庙”的短小榜题,这是我的一大错误。因为法照是一位著名高僧,恰恰正是他,在其传记和有关著作中,都提到过五台山。……我觉得更有意义的是向您指出其他一些写经,首先是一部《五台山赞》,我在两卷写本中遇到了它;其次是对圣山的一篇简志;最后是一位可能是敦煌的和尚前往五台山朝圣的行记,他在那里对诸僧伽蓝都绘制了草图……是否就是这位我掌握了其行纪的和尚自己绘制、或让人绘制了洞窟屏背那样特别详细的大幅的五台山图呢?(6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