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原文誤作“潼”,茲以意改之。 (16)《韓國文集叢刊·石北集》(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第231冊,第482頁。 (17)張伯偉:《域外漢籍研究入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18)[日]中村榮孝:“事大紀行目錄”,《青丘學叢》1(1930)。 (19)《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上冊,第894頁。 (20)[清]孫詒讓:《周禮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第3007頁。 (21)《高僧傳序錄》(北京:中華書局,1992),湯用彤校注,第523頁。 (22)李德輝:“前言”,《晉唐兩宋行記輯校》(瀋陽:遼海出版社,2009),第1-20頁。 (23)傅樂煥:“宋人使遼語錄行程考”,《遼史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84),第1-28頁。 (24)(25)《文淵閣四庫全書·文章辨體彙選》(臺北:商務印書館影印,1985),卷637、639。 (26)陳左高:“緒言”,《中國日記史略》(上海:上海翻譯出版公司,1990),第1頁。 (27)[朝]金宗瑞:《高麗史節要》(首爾:明文堂影印本,1981),第213頁。 (28)據《高麗史·列傳·金富軾傳》(首爾:亞細亞文化社影印本,1983)載:“宋使路允迪來,富軾爲館伴,其介徐兢見富軾善屬文,通古今,樂其爲人,著《高麗圖經》,載富軾世家,又圖形以歸。奏于帝,乃詔司扃鏤板以廣其傳,由是名聞天下。後奉使如宋,所至待以禮。”可知金富軾與徐兢《高麗圖經》(含《使高麗錄》)的關係,其《奉使語錄》也很可能受到徐兢的啓發和影響。 (29)林基中編:《燕行錄續集·丙辰觀光錄》(首爾:尚書院,2008),第101冊,第112頁。 (30)林基中編:《燕行錄全集》(首爾:東國大學校出版部,2001),第94冊,第154頁。 (31)王國維:《古行記校注》(上海:商務印書館,1940)。 (32)楊建新主編:《古西行記選注》(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7)。 (33)賈敬顏:《五代宋金元人邊疆行記十三種疏證稿》(北京:中華書局,2004)。 (34)陳佳榮、錢江、張廣達編:《歷代中外行紀》(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 (35)左江:“《燕行錄全集》考訂”,《域外漢籍研究集刊》(北京:中華書局,2008),張伯偉編,第4輯。 (36)漆永祥:“《燕行錄全集》考誤”,《中國學論叢》(首爾:高麗大學,2008),第24輯。 (37)[日]夫馬進:“日本現存朝鮮燕行錄解題”,《京都大學文學部研究紀要》(京都:京都大學,2003),第42號。 (38)傅樂煥:“宋人使遼語錄行程考”,《遼史叢考》,第1-2頁。 (39)《燕行錄選集補遺》(首爾:成均館大學大東文化研究院,2008),上冊,第10頁。 (40)《燕行錄全集》,第17冊,第322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