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胡适口述,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第55页。 (89)唐德刚:《胡适杂忆》,第16-17页。 (90)前一观点为刘伯明所提,后一观点为张荫麟所提。参见张其昀:《敬悼胡适之先生》,欧阳哲生编:《追忆胡适》,399页。 (91)朱希祖:《序》,[美]鲁滨逊:《新史学》,何炳松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何炳松认为“各种最新人文科学研究”,“较吾国固有者为切实而适用”,“社会科学之必须应用历史研究法”。见何炳松:《通史新义》,“自序”、“结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92)朱谦之:《中国史学之阶段的发展》,《现代史学》第2期,1934年。 (93)钱穆:《国史大纲·引论》,第5页。 (94)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上海:上海联合书店,1930年。 (95)罗志田:《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1891-1929)》,第151页。 (96)胡适:《留学日记》(下),第306页。此誓诗虽然主要针对文学,实亦反映了胡适对学术“门户”之态度。胡适后来将此诗收入《尝试集》时改作“诗材料,有簇新世界,供我驱驰”。 (97)张其昀:《敬悼胡适之先生》,欧阳哲生编:《追忆胡适》,第399页。 (98)李敖:《播种者胡适》,《胡适研究》,第18页。 (99)唐德刚:《胡适杂忆》,第3页。 (100)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欧阳哲生编:《傅斯年全集》第3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2页。 (101)胡适口述、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第90页。 (102)唐德刚:《胡适杂忆》,第23页。 (103)胡适:《〈国学季刊〉发刊词》,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3卷,第17页。 (104)唐德刚:《胡适杂忆》,第71页。 (105)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5卷,第519页。 (106)徐复观:《一个伟大书生的悲剧》,欧阳哲生编:《追忆胡适》,第404页。 (107)胡颂平编著:《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56-57页。 (108)唐德刚:《胡适杂忆》,第113、114页。 (109)唐德刚:《胡适杂忆》,第23页。 (110)林毓生:《平心静气论胡适》,欧阳哲生编:《解析胡适》,第23页。 (111)林毓生:《平心静气论胡适》,欧阳哲生编:《解析胡适》,第23页。 (112)据何炳棣回忆,胡适对于享誉国内外的陈寅恪,也仅仅以“记性好”“轻轻点过”(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第322页)。 (113)汪东:《新文学商榷》,《华国》第1卷第2期,1923年。 (114)姜萌:《究竟如何为秦至清末的“社会形态”命名?--《〈文史哲〉杂志第三次“人文高端论坛”侧记》,2010年7月16日《文汇读书周报》。 (115)[美]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杨豫泽,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330页。 (116)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10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