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对拉美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认识(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拉丁美洲丛刊》 张森根 参加讨论

恩格斯对法国征服阿尔及利亚、美国吞并墨西哥的领土和俄国在中东的扩展,也作了同样的剖析。
    马克思和恩格斯预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战胜并替代各种前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使农民的民族臣服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臣服于西方。正如他们在《共产党宣言》第一章中所描述的那样,资产阶级“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⑦当然,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向另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变是不可能在短暂的时期内完成的。
    那么,西方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的历史过程,到了列宁所处的时代是不是就此终结了呢?资产阶级是否停止发展了呢?列宁的答复是否定的。他在十月革命前多次指出:地球上的大多数国家和大多数居民还没有达到或者刚刚开始达到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帝国主义并不能阻止资本主义的发展”⑧。他提出: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者资产阶级以前时期的国家”⑨。不言而喻,按照列宁的看法,社会主义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的胜利并不会使世界大多数国家现存的社会经济形态和国家形态随着发生转变。他把当时的世界分成三类国家:(1)西欧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和美国;(2)欧洲东部的国家,包括俄国、巴尔干国家和奥地利;(3)中国、波斯、土耳其等半殖民地国家和一切殖民地。⑩
    从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看,第一类国家是资本主义先进国家,第二、三类是资本主义不发达国家,而第二类国家的资本主义要比第三类国家发达一些。第三类国家早先只是卷入了商品交换,还没有卷入资本主义生产。但是第三类国家的这种状况,进入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开始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资本主义虽然腐朽,但“如果以为这一腐朽趋势排除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那就错了。……整个说来,资本主义的发展比以前要快得多”。“资本主义在殖民地和海外国家发展得最快。”(11)列宁认为,帝国主义通过资本输出会把资本主义生产移殖到殖民地,从而加速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他写道:“帝国主义就是资本输出。资本主义生产在殖民地愈来愈迅速地移植起来。”(12)“帝国主义最主要的特性之一,正在于它加速最落后的国家里的资本主义发展”(13)。由此可见,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展,西方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的历史进程,在列宁所处的帝国主义时代并没有终了。这是列宁在十月革命之前关于落后国家发展道路的基本论点。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欧洲和世界的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1919-1923年欧洲许多国家的无产阶级向资本主义制度发起了猛烈冲击。在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都曾一度建立苏维埃政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也出现了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动运的浪潮。1919年3月, 列宁在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闭幕词中提出了“国际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已经为期不远了”的设想。翌年,他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1920年7月20日)中,第一次提出了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著名论点。他指出:“如果革命胜利了的无产阶级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宣传,而各国苏维埃政府以它所拥有的一切手段去帮助它们,那末,说落后民族无法避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就不对了。”列宁的结论是:“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过渡到苏维埃制度,然后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但是,“必须采取什么手段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这不可能预先指出。”(14)
    必须指出,列宁这一论断是在1919年欧洲革命高潮时期提出来的。他当时期待欧洲先进国家的革命获得胜利,这样,在欧洲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落后国家就可以避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他的这个论点主要是为了驳斥第二国际改良主义者,是针对落后民族无法避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说的。他强调的是,落后国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避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但不是指一切落后国家必然能避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列宁的这个论点,同他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前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在殖民地愈来愈迅速地移植起来”的论点是相辅相成的。1923年,他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东方许多国家的影响时还指出:“这些国家的发展已完全按照一般欧洲式资本主义的标准进行。”(15)可见,列宁认为落后国家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发展道路存在着两种可能性,即:一种是在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条件下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另一种是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帮助下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但是,“各国苏维埃政府以它所拥有的一切手段”去帮助落后国家的外界条件,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实现。近几十年来,在落后国家发展道路上,我们往往强调了它们国内革命运动加强和国际无产阶级影响的一面,而忽视了帝国主义通过资本输出会加速它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面。我们在分析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矛盾时,认为所有一切殖民地和附属国内人民斗争的加强都会根本破坏资本主义的阵地,从而把殖民地和附属国由帝国主义的后备军变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后备军。这样,就实际上否认了帝国主义时代一部分落后国家选择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可能性,也没有预计到这些国家中会出现一个资本主义相对发展的阶段。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