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半封建主义还是资本主义?(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南亚译丛》 阿里斯•索那 参加讨论

农村阶级结构
    乔安·门切尔尼尔玛尔·钱德拉乌特萨·帕特奈克阿舒克·鲁德拉
    普拉纳布·巴尔丹普拉丹·普拉萨德约翰·哈里斯
    乔安·门切尔试图了解农村地区各个社会经济阶级的特性,为此他提出了一条重要理由,即:为什么在印度某些地区,农民组织有发展,而另外地区却没有,对此他想找出一个解释。“为什么一个地区的人们,卷进连续不断的叛乱中去了,而另一地区的这类人却是相对平静的”。(门切尔1974)观察了一下近年来的印度农村(像纳萨尔巴里之类的部族地带除外)之后,门切尔作出结论,认为运动都发生在“这种地区,那里在无地户和所有其他的人之间有一种强烈的两极分化现象”。实际上,这些地区都存在一个庞大的农业劳工阶级,虽然并不是所有这些地区都有强大的农民组织。就南部印度来说,埃里尔·沃尔夫有个假说,说那里是中农形成农民起义的中枢集团,门切尔断言那不能成立。相反,正是无地的劳工,“他们没有土地所给与的各种可能羁绊的约束”,成了骚乱者或罢工者的主体。
    门切尔拿两个以无地劳工组织起来不断进行尖锐斗争而闻名的地区--泰米尔纳杜邦内的坦贾伍尔和喀拉拉邦内的库塔纳德--来跟也在泰米尔纳杜邦内的钦格尔普特县对比。门切尔指出,在钦格尔普特,农业劳工所占的人口比例很大,但是每个年度,都有一小撮这类无地户可以变成分成佃农,“如果有耕牛,就可以对成分;没有,就六一分,地主得六份,他得一份。”为了能得到按分成出租的土地而形成的竞争,使得无地户之间无法团结,同样也使得无地户与自己保有小片土地的农民(这些农民照样希望从地主那里租得额外的田地)无法团结。农村里的显要人物,就他们这方面来说则非常善于在租佃上变戏法,不仅能够防止那些租到土地实际从事经营的人家不敢提那类惯例性的要求,而且还恰恰能够使穷人处于分裂和群龙无首状态。
    “为了对付一个有潜在能力把无地户或小农组织起来的人,一种办法就是:不断向他提出威胁,下一季或是下一年,他再也不可能租到分成地了”。(门切尔1974)
    门切尔提醒人们注意:种姓的忠顺关系会被利用来“掩盖阶级的划分,属于种姓系统的人们会利用,不属于种姓系统而善于观察情况的人们也会利用。”例如,属于中等种姓的富裕户会有所偏爱地把土地租给与他们同种姓的穷伙伴,这么一来,这些穷伙伴就跟农村有产者同心一体了。
    根据她于1966-67年和1970-71年调查十个村庄所收集到的详细材料,门切尔提出了“一个对钦格尔普特县农村人口进行粗略的社会经济划分的方案”。她把“萨靠土地取得主要生活资料(不论采用的是哪种方法)的人口”分为六个等级和名目,从下到上,她按次序定性如下:
    (1)无地者--“主要靠在农业上做工以维持生活,或是做按日计工资的零工,或是依附于固定地主经常性地帮他家做工,或是……当一种六一分佃户,地主每得六份收获物,他得一份”。
    (2)贫农--“保有小片土地,自一英亩到2.5英亩不等,土地面积太小,家庭某些成员需要不时出去打零工。”
    (3)中农--“明显可以自给,用不着出去当苦力就能养活全家……保有2.5英亩以上土地的家庭还会雇零工,自己却很少出去帮人干活”。
    (4)富农--“保有大约7.5至15”英亩土地,“不仅能够自给,且有剩余可以储蓄起来以备荒年,还有足够的谷物出卖,换成现金购买消费品。(绝大多数人家有一套收音装置或正规收音机,如果可能的话,还有电器。)”
    (5)富农,农民资本家和传统型地主--“保有15英亩到接近30 英亩土地的家庭。在这个范畴里有三种类型的农业家:
    (a)“富农,他们除了出租小片土地给分成佃户而外,大部分土地自耕、雇工帮助耕种,但自己亲自下地并干一些体力劳动……”
    (b)“农民资本家……他们本身不干体力劳动……”
    (c)“传统型的老式地主。 我不愿称他们为‘封建的’因为这里是一个经受了长期资本主义浸透的地区……这个范畴绝大部分是这种地主:把土地按各种租佃形式出租给劳工,由劳工帮他们照料土地”。
    (6)不易定性的大片土地保有者阶级--“30 英亩以上范畴内的少数家庭……我坦白怀疑:确定他们到底是‘农民资本家’还是‘封建地主’,有没有什么用处”。(门切尔197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