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Arab Studies Quarterly, Nos.& 2.,U.S.A.1982, PP.68-69。 ②[伊拉克]法·扎·穆罕默德:《阿拉伯伊斯兰政治思想的今昔》,巴格达1970年版,第256-257页。 ③[埃及]穆·艾尼斯等:《埃及近现代简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80页。 ④The Mc Graw--Hill Encyclopedia of world Biography, 1973, V. 1,P15。 ⑤Arab Studies Quarterly, Nos.& 2, 1982, P68。 ⑥[黎]扎·海勒丁:《著名阿拉伯人士、殖民地、东方学家词典》,贝鲁特1970年,第6卷。 ⑦N. Safran:《Egypt in Search of Political Community》, Oxford 1961, PP. 77-78. ⑧N.Safran: op.cit.PP.77-78. ⑨依·穆·侯斯尼:《穆斯林兄弟会--现代最大的伊斯兰运动》,贝鲁特1955年版,第33页。 ⑩[美]费希尔:《中东史》,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上册,第452页。 (11)Area Hand Book for Egypt, USA 1973, P. 231。 (12)[美]希提:《阿拉伯通史》,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上册,第170页。 (13)[黎]索·马哈穆萨尼:《阿拉伯国家立法的今昔》,贝鲁特1962年版,第429-431页;[黎]《事件》杂志,第1379期,第58页。 (14)[巴基斯坦]赛·菲·马茂德:《伊斯兰简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4页。 (15)只有宗教少数派内部的关系例外,不过这些人也受到伊斯兰文化的重大影响。比如最大的一个宗教少数派--科普特人的思想家,认为自己“在文化方面是穆斯林”,见ASQ, Nos.1 & 2,1982,P.P.54-58; Area Handbook for Egypt,P.127。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0-252页。 (17)穆·艾尼斯等:《埃及近现代简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7-12页。 (18)拉·阿·巴拉维等:《近代埃及的经济发展》,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9页。 (19)巴拉维,前引书,第53页。 (20)[黎]索·马哈穆萨尼:《阿拉伯国家立法的今昔》,贝鲁特1962年版,第205页。 (21)这一年阿里屈服于列强的压力,不再向奥斯曼苏丹挑战,并接受了在埃及实施英土商约和大规模裁减军队。 (22)C·Issawi:《Egypt: An Economic & Social Analysis》, Oxford 1947, P.17。 (23)Issawi: op.cit.P.18。 (24)黎澍:《辛亥革命几个问题的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5期。 (25)根据阿·卢·赛义德前引书第313页的数字计算,在40年代埃及“民族资本”构成中,农业和房地产的比重约为80%。 (26)G·Bear:《A History of Landownership in Modern Egypt 1800-1950》,Oxford 1962, P.139。 (27)如塔·侯赛因、萨·穆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