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奴隶贸易引起西非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西亚•非洲》 徐济明 参加讨论

货币被广泛使用,货币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备
    随着以奴隶贸易为主体的对外经济交往的扩大,货币在西非逐渐被广泛使用,改变了过去原始货币和实物交换并存的局面。各地逐渐形成以实物货币或条块状贱金属为主的货币体系,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欧洲殖民主义者入侵之前,西非内地已经形成了商业网,有固定的集散中心和集市日,出现了专业商人。由于商品经济的初步发展,估计从11世纪开始玛瑙贝就作为交换媒介在尼日尔河中上游地区的主要市场上流通。已知西非内地开始使用玛瑙贝为原始货币的时间为,加纳城邦在13世纪;马里帝国在14世纪,它向东一直流通到加奥。据伊本·巴图塔在14世纪记载,在马里和加奥,1,150枚玛瑙贝换取1第纳尔黄金。⑥16世纪传播到廷巴克图,那里黄金和玛瑙贝的兑换率似乎是3,000枚玛瑙贝等于lmithqal黄金。⑦看来,在尼日尔河曲,玛瑙贝最初是作为黄金的“零钱”。因黄金贵重,数量稀少,且不便于分割,因此,玛瑙贝作为通货更加普遍。玛瑙贝的主要来源是马尔代夫群岛。在中世纪,这些玛瑙贝从地中海市场传到摩洛哥等北非地区,然后通过穿越撒哈拉的商路传入西非内地尼日尔河曲各地。由于长途运输和交通的艰难,因此运到西非内地的玛瑙贝代价昂贵。这就限制了这种通货的传播。直到16世纪末,玛瑙贝在西非内地的流通数量不大,但已经能够满足当时狭小的地方市场的需要了。
    在沿海和近海地区,交换方式更原始一些,更多的情况是处于实物交换的阶段。例如,在博尼河和新卡拉巴尔河口,当地居民用海水煮取的盐运到内地去直接换取食物、奴隶、牛、羊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盐成了一般等价物。在埃斯克腊沃斯河,葡萄牙人刚来时还没有贸易,他们以实物交换的方式换得两名奴隶。⑧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及以后一段时间,奴隶作为交换媒介,相当普遍。奴隶是财富的标志。人们也经常用奴隶来抵偿债务。在博尔努王国,直到16世纪还经常用奴隶换取马匹。由于这里缺少马,因此要12-15名奴隶才能换取一匹马。⑨
    大西洋奴隶贸易的发展,促进了西非各地货币体系的形成。显然,原先非洲人内部使用原始货币和实物交易并存的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大大扩展了对外经济交往了。欧洲殖民主义者除了运进外地产品之外,还输入了大量可以作为货币的物品,如玛瑙贝、铁条、铜棒、银元等等,来换取非洲的奴隶和土产。
    早在1515年,葡葡牙国王就给一位葡葡牙商人颁发特许状,准许他每年从印度运500公担玛瑙贝用于对圣多美的贸易。⑩据认为, 从印度洋向当时贝宁沿海运进玛瑙贝至少在1515年就开始了。(11)贝宁海是17世纪后期和18世纪奴隶的主要输出地区之一,因此也是西非玛瑙贝的主要输入地区之一。到1720年,从海上运进西非的玛瑙贝总数每年达450吨(大约相当于4.5亿枚)。这年运进的玛瑙贝大约占到西非进口货物总值的三分之一。这个比例一直持续到19世纪初。(12)维达是17-18世纪输入玛瑙贝的主要中心。玛瑙贝在尼日尔河与沃尔特河之间的沿海流通(在沃尔特河以西的黄金海岸及尼日尔河以东是以铁条等为通货),并沿着商路逐渐传入内地。马里恩·约翰逊认为到18世纪后期,很可能更早一点,(13)保罗·E·洛弗乔伊则认为至少在17世纪后期(14),由沿海输入的玛瑙贝流通区和从撒哈拉商路运进的内地玛瑙贝流通区已联成一片,到19世纪已向东传播到贝努埃河。因此,玛瑙贝流通范围从撒哈拉沙漠南部起到沃尔特河谷与尼日尔河之间的沿海,东抵乍得湖,西至塞内加尔河上游。廷巴克图似乎是19世纪西非玛瑙贝流通区的北限。这一大片地区包括现在马里、上沃尔特、尼日尔、几内亚北部、象牙海岸北部和东北部、加纳北部、多哥、达荷美、尼日利亚(尼日尔河三角洲东部除外)等地。由于玛瑙贝是经由两条不同的渠道进入西非的,因此,西非存在着两种以玛瑙贝为货币的计算体系。在北部,从班姆巴拉到廷巴克图,乃至豪萨兰以及大部分约鲁巴地方,玛瑙贝是作为金砂的辅币,单个计算,五枚成一组。北方从来没有采用成串玛瑙贝的习惯。而在几内亚沿海,即尼日尔河下游、达荷美、内地埃维人地区等,玛瑙贝是以“串”计算的,即将玛瑙贝钻孔,用线或草梗穿起来,40枚一串或100枚一串, 也有根据各地不同习俗,若干枚连成一串的。
    奴隶贸易时代,在奴隶海岸和尼日尔河三角洲,欧洲商人和土著非洲人中间有多种通货在流通。各个贸易区往往有自己特定的通货。琼斯把这些通货分成两类:一类是欧洲商人和非洲人共同接受的交换媒介,称“贸易货币”(trade currency)(15);另一类是在非洲人中间流通的、往往是价值较低的通货,称土著货币。就尼日尔河三角洲而言,“曼纳罗”(manillas)(16)、铜棒、铁条(iron bar)、及西班牙旧金币和银元等都曾作为通货在这里流通过。大体上说,到18世纪,铁条或铜条是这一带的贸易货币,玛瑙贝是三角洲西部的土著货币,“曼纳罗”是三角洲东部的土著货币。并且这两类通货之间有确定的兑换率,40 manillas等于1bar。这个兑换率持续了整个18世纪。到19世纪, 三角洲东部贸易国的通货大体上仍然是这两种币制的结合。
    具体说来,在尼日尔河三角洲,葡葡牙人最早在15-16世纪是用手镯形式的铜或黄铜即“曼纳罗”来换取奴隶的。15世纪末,在博尼河和新卡拉巴尔河口,8 -10个铜手镯可购得一个身体健康的奴隶(17)。而在贝宁,要12-15个黄铜手镯才能买一个奴隶(18)。这些铜被当地非洲人广泛用来制成项圈或项练,并且成为制造著名的贝宁青铜制品的重要原料来源。(19)到17世纪荷兰垄断海上贸易的时代,“曼纳罗”已成为尼日尔河三角洲东部的土著货币,只在非洲人中间流通。英国人和荷兰人又运进大量铜棒和黄铜棒作为贸易货币。每条大致3英尺长,1.25磅重。(20) 后来这种铜棒和黄铜棒在三角洲东部大部分地区停止流通,但在旧卡拉巴尔一带继续使用,并向内流传成为克罗斯河及其内地的土著货币。在这片地区,铜棒成为本位币。各种货物都折合成铜棒。例如,1条铁条等于4条铜棒,一个男奴是38条铜棒,一个女奴是37或36条铜棒。(21)
    铁条在西非作为贸易货币比铜棒使用得更广泛。除尼日尔河三角洲之外,塞内冈比亚、向风海岸直到奴隶海岸都使用,而且普遍确定了1条铁条等于4条铜棒的兑换率。据约翰·巴博特1682年记载,英国运往非洲的货物中,数量最多的是白兰地酒和铁条。特别在果雷埃,皇家非洲公司每年要运进1万条以上铁条。(22)这些铁条截成16-18英寸长,大约80条铁条重1吨。(23)1679年, 英国“燕”号船一次运抵非洲的货物中就有2,000条铁条,重25吨,其价值占全船货物的将近四分之三。(2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