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52/751B、C。 (37)见本文前相对年代一节。 (38)参考桑迪斯“拉丁学习参考资料”页110。 (39)恩尼乌斯约生活于239-169B、C。 (40)三百五十年这年数研究家有歧议。因保留下来的唯一的《论共和国》原文羊皮纸抄本此处破损,只看清“建城以后五十年”之数。古代一位校改者在旁边增加了三个百年符号CCC,因而读成建城之后350年,近代查,按所记年月没有日蚀。年代学者认为该年代应为“建城以来五百五十年六月五日”, 折换成朱理亚历为B、C203年(753-550=203B、C)。那年五月六日发生日蚀。 恩尼乌斯所记是亲自经历。他生活于B、C239-169,当时历法混乱,所以日期有差别。 (41)《论共和国》卷Ⅱ,25,卷Ⅱ17-19。 (42)西赛罗《论布鲁图》18,72。 (43)西赛罗《论神性》卷Ⅱ,98。 (44)公元三世纪索利努斯(Solinus)著《旧闻杂记》(Res Memoraliles)。 (45)见前狄奥尼修斯引文。 (46)德骚,拉丁铭文集274。 (47)参考T.D桑迪斯“拉丁学习参考资料”剑桥1929,页90。 (48)希腊史料记载为第124奥林匹亚的第四年=281/282年。 (49)要照顾犹太传统在耶稣受难后三天和踰越节之后。 (50)狄奥尼西的计算与传说的耶稣生年稍有出入。据记载耶稣生于犹太希罗大王时代,最迟为750Auc不应定在753因所根据也是传说,耶稣是否实有其人尚属疑问,纪年法已延用至今,故无人再追究。 (51)埃及科普特教会至今沿用戴克里先纪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