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文化接触与美国印第安人社会文化的变迁(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 李剑鸣 参加讨论

白人社会对印第安人文化改造的重视,不仅表现在口头上,而且一直见诸行动。弗吉尼亚殖民地在刚刚渡过初创的难关之后,便着手向土著居民传播白人文化。白人或宣讲基督教义,或征地以建立印第安人学校,甚至还安排土著青少年到白人家庭充当学徒,学习白人生活方式,期满后即获自由,可在白人社区做技工或农夫⑩。新英格兰清教徒在“文明开化”方面更是不遗余力。殖民当局和传教士为印第安人设立保留地(或称“祈祷城”),印第安人在白人牧师或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定居生产、读书演算和信奉上帝。到美国革命前夕,新英格兰地区共有22座印第安人教堂、91个祈祷城或保留地,还用133名土著人充任牧师由或教师(11)。美国立国之初,在印第安人政策上出现迁移隔离与文明开化两种主张的争论,后一主张获得更多的支持。1793年,国会在《与印第安人交往法》中规定,“为在友好的印第安人部落中推动文明开化,也为了获得和继续维持与他们的友谊”,总统有权向印第安人提供货物、金钱、家畜和农具(12)。1819年国会制订“对邻近边疆定居点的印第安人部落实行文明开化的条例”,每年拨款10000美元,设立“文明开化基金”(13)。此外,美国政府还在与土著部落签订的条约中,加入有关学习白人方式的条款(14)。民间专事“文明开化”的团体相继成立,纷纷派人深部落开展活动,其工作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保留地制度全面推行以后,印第安人以武力抵制白人文化渗透的可能性已经丧失。美国政府既已完全控制土著部落,便采用强制的办法,迫使印第安人抛弃传统生活方式,走“白人的路”,不合作的人轻则被扣发配给,重或处以监禁。从1866年到1934年间,白人社会发动了对土著文化的全面清剿,“文明开化”运动处于高潮时期,保留地成了文化剥夺的“集中营”。19世纪80年代,一批自称为“印第安人之友”的改革派,倡导打破保留地和部落制,立即实现对印第安人的同化。1887年出台的《道斯法案》即体现这一倾向,规定对部落土地实行私有化,以期在25年时间内,把印第安人改造为定居农民。此后,不少部落被撤销,印第安人陆续获得美国公民权。1924年的《印第安人公民权法》宣布,所有印第安人均为美国公民。至此,“文明开化”运动的政策目标全部实现。
    这场以根除土著文化和同化印第安人为宗旨的文化征服运动,其历时之久、规模之大、政策之系统和触及面之广,在世界历史上皆属罕见。白人社会所设计的新的印第安人形象,大体近乎白人模式,知书识字、定居生产、信仰上帝和服从法律,乃是基本的要求。为了完成对印第安人形象的重塑,白人社会和美国政府在教育、传教、土地私有化、经济发展和风俗习惯各个方面,都采取了许多措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
    教育被白人社会视为“文明开化”的“根本”(15)和“第一位的”(16)事情。教育的任务在于向印第安人传播“文明”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培养适合白人标准的土著公民。从殖民地时期开始,印第安人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土著学生人数与年俱增。到1900年,各种类型的印第安人学校有307所,在校学生达21568人(17)。此外,还有大批土著青年进入公立学校乃至高等院校就读。白人社会认为,印第安人走向“文明”的关键,在于通过生产劳动而达到经济自立,因而大力向印第安人传授农牧业及手工业生产技能,引导他们像白人那样定居生产,彻底放弃游猎生活方式。美国政府在印第安人中推行份地制,鼓励他们在私有土地上开展生产活动。传教士则致力于宣讲基督福音,促成印第安人改宗。传教士们相信,白人文化在本质上乃是“基督教文明”,故传教乃是“文明开化的最直接的方式”(18)。除此而外,白人社会还迫使印第安人剪去长发,改穿“公民服饰”,讲白人的语言,采用英文姓氏,庆祝美国的节日,一切与土著传统关联的风习仪式,均遭禁止。这一切举措和努力的目的,用一个印第安人学校的口号来说,在于“杀掉印第安而拯救人”(19)。
    以文化方式寻求“印第安人问题”的解决,体现了美国主流文化的一个特性,即以理想化的价值目标,来弥补工具理性引起的偏误,掩盖实际追求的不合理色彩。美国白人向来以轻视空谈、崇尚实干而著称,工具理性乃是美国文化的特征。但是,美国所拥有的土地,大部分夺自印第安人;而夺人之物与起码的人际伦理相悖,剥夺一个种族始终是压在白人心头的沉重道义负担。唯一的办法便是,为这种夺占制造堂而皇之的根据,并以目的的崇高来掩饰动机的卑劣以及手段的残暴。于是,白人社会一方面把美国渲染成世界民主、自由与幸福的天堂,一方面则试图将被剥夺的印第安人吸收到主流社会,使他们由受害者变成获益者。例如,《纽约论坛报》1880年2月的一篇文章宣称,美国从印第安人那里夺得这个国家, 把它改造成全世界的避难所;但在这个“伟大的避难所”中,作为这块土地最早主人的印第安人却仍未获得各种权利,这乃是不能容许的状况(20)。因此,从根本上说,“文明开化”只是白人社会所借助的一种手段,目的在于增进在生存竞争中剥夺印第安人之举的合理性,它是服务于美国白人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选择。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