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在大革命前,封建的土地占有制度未经历英国圈地运动那样大的破坏,农业沿着旧的土地占有制和习惯的耕作方法缓慢发展,农村公社长期保存下来,继续调节着村庄成员的耕作,抑制着农民的生产能动性。封建主对农民的沉重剥削使他们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法国大革命期间土地制度的变革虽然比较有利于农民,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却产生了不利的后果。英国农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农场取代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技术进步,创造了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客观条件。法国却加强了小土地所有制,使小农经济在农业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直到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农场才获得较大发展,农业技术变革也开始得比较晚。小农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比较保守,他们崇尚稳定,不图变革。这样,封建土地关系虽然废除了,旧的耕作制度依旧保存下来,农民经济基本上还保持着自给自足的旧貌。由于人口的增长,地产愈分愈小,农民的儿子为继承父辈的土地或土地租佃权,不愿离开农村,使得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移相对缓慢,从而延缓了城市化的进程,造成工业劳动力的相对不足,直到1870年,法国农业中占用男劳动力的比例还高达50.6%,而这时英国才占20.4%⑧。农民生活水平低下,购买力弱,农村吸收工业品的能力和向工业提供资金的能力都不如大农业,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高,不利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因此可以说,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是法国工业革命相对缓慢的原因之一。 四、资本市场 实现技术革命和建立工厂制,需要相当的资本积累为前提。机械化的工厂工业和手工业不同,手工业所需生产工具比较简陋,固定资产少,流动资本在资本构成中的比例大。工业革命开始以后,这一情况发生根本变化,机械设备和厂房需要的投资多,固定资本比例上升,流动资本所占比例相应减少,资本积累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急剧上升,以英国为例,资本积累率在工业革命前平均不超过国民收入的3%,工业革命开始后,积累率逐渐上升,到铁路建设热时期,达到10-12%。⑨W.A.刘易斯写道:“现在所有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曾经历过资本积累迅速加快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它们的年净投资率从不到5%提高到12%以上。”他说, 工业革命就是“资本积累的突然加快”。⑩ 在资本积累方面,英国有许多优势,工业革命开始时,社会资本比较充足,前面已经谈到,英国来自农业的积累比法国多,到19世纪20年代,农业节余也许提供了非农业投资的1/5。(11)英国作为最大的殖民帝国,从直接的殖民掠夺和独占殖民地市场方面所得到的财富大大超过法国。根据格雷戈里·金估计,1688年,英国国民收入的10%来自海外(12)。在七年战争后的55年间,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从印度掠夺的财富多达50亿英镑。英国还是最大的奴隶贸易国,从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难以数计,仅利物浦商人在1783-1793年的11年中,就在西印度群岛出售了三十余万名黑奴,从中获利1200万余英镑,平均每年近111.8万英镑。(13)法国也是奴隶贸易的重要参加者,只是规模要比英国小得多。 英国近代银行业务发展较早,还在18世纪就形成了商业信贷网。除英格兰银行外,18世纪中叶出现了地方银行,1825,这种银行已超过600家。地方银行的作用在于收储地方游资和零星资金,开展资金融通业务。地方银行和英格兰银行及伦敦的大银行构成银行系统,形成商业信贷网。工业革命早期,流通货币不足,企业家常常感到资金周转不灵,不得不借助代价券和实物进行支付。银行为解决资金周转的困难,从18世纪下半叶就开始广泛使用银行券、信用券、汇票、支票等支付手段,并办理票据贴现等业务,为工业提供金融服务,在解决流动资金短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法国银行体系和近代金融手段的发展要比英国晚。直到19世纪上半叶,法国银行。在为工商业服务的功能上还不如英国银行,金融手段还比较原始,处理商业票据和发行纸票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还是一种创新。此外,法国银行在资金投向上偏重于向政府贷款和向海外投资,居民的储蓄也多用于购买公债和国外债券及投资商业,而不肯在工业上投资,因此造成工业投资相对短缺。大量财富沉淀在土地和铸币上,农业和手工业者得到的信贷多为高利贷。(14)广泛存在的小型企业也不愿接受外部投资和贷款,它们与银行的联系不象英国企业那样密切。1852年后,法国出现“动产信贷银行”、“土地信贷银行”、巴黎贴现银行”、“工商信贷银行”、“里昂信贷银行”等,它们是适应工商业发展的新型银行,热衷于向工商业投资与工业联系渐趋密切。从此,资本市场逐渐完善。 第二帝国时期(1852-1870年),法国工业得到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但随即又出现另一种倾向,即资本输出急增,影响了本国工业的投资,以致设备更新和资本集中的速度都落后于后起的美国和德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