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世界的划分问题新论(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 周慧超 参加讨论

第三,“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世界的意义是什么?人究竟应当如何理解语言、文本、事物、他人和历史?人怎样才能使用和支配意义而不致于沦为意义的奴隶?等等,这些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传统意识观念的淡化与动摇,市场经济对人的影响和冲击,大众传播媒介的推广与强化,都会日益严重的凸现出来。正因为如此,意义问题在世界上尤其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形成了众多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在哲学方面,不仅有语义哲学、普通语文学、逻辑语文学、解释学、解构学等众多的研究意义问题的学派,而且象实用主义、现象学、结构主义等学派也都有自己专门的意义理论。不仅如此,在逻辑学、数学、符号学和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犯罪学等学科中,意义也均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因而已形成重要的研究领域。相比之下,我们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是非常落后的。因此,不论是从社会生活的需求来看,还是从学术研究的进展来看,意义问题都应该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而不能将其归结或还原为精神。
    第四,把精神作为物质运动分类中的一种形式来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阐明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基本原理,有利于批判在新的形势下出现的各种二元论和唯心主义。近年来,在国际上有一些脑神经科学家就提出了“脑和意识相互作用”的观点,认为脑产生意识,意识又可反作用于脑,脑的功能可以促进脑的结构的变化。这种观点是值得重视和进一步研究的。但是,却有一些脑科学家和哲学家利用脑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宣扬二元论,进而倒向唯心主义的和不可知论。比如艾克尔斯就认为:意识和脑是两个并列存在但能相互发生作用的“独立实体”,把意识说成是“只有求助于某些超自然的起源才能充分说明。”他甚至直接宣称:“脑和意识精神相互作用,脑从意识精神那里接受到一个意志动作,转过来脑又把意识经验传给精神。但是,十分清楚的是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第一性的实在是我们的意识--其他的一切事物都是派生的,是第二性的实在”。(14)这种认为精神在脑子里可以自己活动、脑只是精神的住所、外壳和宿主的观点,是直接违背唯物主义一元论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基本原理的。那么,我们一旦明确了不但精神的内容是客观物质的反映,要依赖于物质,而且精神活动本身也必须依赖于物质,揭示了精神世界产生、形成与发展变化的根源和规律,确立了精神的本质就是物质的高级运动形式。这样,也就从产生与发展、内容与形式上全面揭示了精神世界对于物质的依赖关系,进一步阐明和捍卫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收稿日期:1993-05-15收修改稿日期:1993-06-26
    注释:
    ①②⑤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5、96、97、128、122、131页。
    ③转引自《自然辩证法通讯》1964年第4期。
    ④参阅《齐鲁学刊》1986年第5期张一兵文。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4页。
    ⑧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21、244页。
    ⑨参阅《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9页。
    ⑩《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7~38页。
    (11)参阅《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年第4期秦光涛文。
    (12)《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4~135页。
    (13)《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0页。
    (14)转引自《外国社会科学摘译》1974年第1期第65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