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建国以来我国学术界关于哥伦布“发现”美洲的研究(8)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史研究动态》 冯秀文 参加讨论

持第四种看法的学者们认为,哥伦布一生所作的主要是两件大事:一是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新航路;一是通过殖民掠夺进行原始积累的新方式。这就说明,哥伦布既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杰出航海家,又是最早侵入美洲的殖民者。两重身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地统一在资本主义先驱者哥伦布一个人身上”,“只看到他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全面的。”(47)他们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历史人物,在他身上表现着两个时代的特征:他是“发现”新大陆的功臣,又是传播殖民主义的帮手;他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保留着对中世纪神权的信仰,但又执着地追求科学知识;他所从事的航海事业,虽然是在封建生产方式的支配下完成的,但他的行动却得到了大商人的资助,客观上更多地体现了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在他身上,既有新时代的光辉,又有旧时代的烙印”,“是个集光荣与罪恶于一身的人物”,“可谓功魁祸首”。
    围绕对哥伦布的评价问题,我国学术界在70年代末曾展开过一场针锋相对的辩论,从而把对哥伦布的研究推向了一个小小的高潮。近几年,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的临近,对美洲发现的研究高潮又起, 对哥伦布的评价问题也再次引起学者们的关注。许多学者从民族学、宗教学、地理学以及对当时欧美形势的最新看法出发,既摈弃了从种族感情出发的“非哥伦布化”倾向,又明确指出必须防止把哥伦布无限拔高的“欧洲中心论”影响。他们认为,哥伦布作为一个世界性的人物,各国人民都有权对他作出自己的评价。但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史学工作者应该注意我们在看待历史人物时,最根本的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史学观和方法论去剖析历史人物,既要把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又不要仅凭感情用事,受个人情感的支配,要通过剖析历史人物看到他们所体现的时代,看到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是我们所研究的根本目的所在。否则,如果各执一端,不及其余,不仅违背历史研究的宗旨,对人物的评价也不会公正。这一认识,无疑是哥伦布研究中的重要成果。
    二、美洲发现的性质和提法
    关于美洲发现的性质,我国学者中主要有三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和马克思所说的,“航海业是确定的资产阶级的行业,它把自身的反封建性质也烙印到了现代的一切舰队上”一样,“哥伦布一类人物,虽然具有封建和半封建的外表,但在本质上已经是资产阶级的了”,“他的行动完全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资产阶级有百利而无一害”。(48)另一种看法认为,美洲发现虽然在客观上对资产阶级有利,但它毕竟是在封建君主和封建贵族的支持下进行的。其结果也只是在封建社会的内部发生作用。因而,不能说这件事本身就已经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了。还有的人认为,对哥伦布的美洲之行应分开来看:哥伦布1492年的第一次西行,主要是探索横渡大西洋的新航路;1493年的第二次远航是“殖民掠夺者的征伐”;以后的航行则是赤裸裸的殖民侵略和掠夺。
    对美洲发现的提法,以前在我国的教科书及我国学者的著述中,历来都使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说。但是,近些年来由于美洲国家的反对,经1984年美洲国家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大会上墨西哥代表团的提议和稍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认可,将“美洲的发现”改提“美洲发现--两个文明的汇合”后,对这一提法的争论也传到了我国。在1991年9月由中国拉丁美洲史学会等5家民间学术团体举行的纪念哥伦布远航美洲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上大部分人赞同这一修改。他们认为,说美洲被欧洲人发现“确有欧洲中心论之嫌及对美洲人的贬意,而且也不完全符合事实”,但对改成什么提法为好却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有人同意提“哥伦布首航美洲”,有人提“哥伦布远航美洲”,也有人同意联合国的折衷方案,即提“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持保留态度的学者们认为,“虽然提发现容易引起争议,但也并无不可”,其原因,“不但因为马克思主义的鼻祖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就没有忌讳过这个词,而且因为它似乎更能说明哥伦布这一壮举的意义。”(49)后来,有的学者更为明确地提出:提哥伦布发现美洲是可以成立的(因为发现的前提是事物本身的存在);而用“两个大陆相遇”的提法取代“发现”是不科学的,因为两大陆不是自发地、无缘无故地相遇的,而是欧洲人到了美洲后才汇合的。此外,相遇也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既然人类都居住在地球上,那么,你不去发现他,他就会发现你,这是客观规律,因而不能回避发现者与被发现者之间的区别。至于欧洲中心论,有的学者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本来就是有中心的,如四大文明中心,希腊,罗马,都曾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中心。应当承认一定的国家、一些民族在一定时期占主导地位的历史事实。故而,“随意改变已沿用多年的史学通称是不合适的”。(50)
    综上所述,建国以来我国学者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专题研究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学者们在较为困难的条件下孜孜以求、辛勤耕耘,在许多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成绩是显著的。但也有所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有3点:一是对本专题有关资料的搜集和最新动态的信息交流尚显薄弱,许多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未能及时地介绍到国内来;二是对一些最能体现我国特色的专题研究不够,如哥伦布与郑和航海的比较研究,美洲发现后对亚洲(主要是中国与印度)的影响及哥伦布西航与中国的关系等;三是对新大陆发现后东西方不同发展道路的比较研究不足。如东西两个大陆建立联系后,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即使在美洲,南部(拉美)和北部(美国和加拿大)的发展也有巨大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这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各有什么特点?都是值得继续探讨的重大课题。此外,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改革的必要。目前国际上日益发展的微观史学、比较史学、交叉史学都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总之,我们不仅要继承前人的成果,更要拓展自己,走出新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