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东南亚华人所处的情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为明显的是,华人加入当地国籍,政治认同转向当地,有的乃至在文化上也完全当地化。然而,几乎在东南亚各国,华人仍是一个具有自己种族上与文化上鲜明特色的社会群体。进入90年代,东南亚华人虽然已解决了政治认同问题,但在文化认同上却仍然处于“十字路口”。①华人究竟选择怎样的文化价值体系才有利于自己在当地的生存与发展?客观环境对于这种选择施于怎样的影响?这是华人所面临的一个十分重大而亟待回答的课题,而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以及这种文化的保持对于族群关系演进的影响如何,这又是华人文化选择过程中之关键所在。本文拟对此略加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中华文化之于华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华人文化”这个概念已为人们所广泛使用,一般都将它视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同义语,其理由在于:(1)海外华人除了秉承中华传统文化源之外,不可能另创一种新文化。(2)华人文化是由华侨文化转变而来,而华侨文化又是地道的中国文化。(3)中华传统文化确实是构筑华人民族(或种族)特性的重要因素。从这些意义上来讲,将华人文化等同于“中华传统文化”不无道理。然而,华人文化是一个较之“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更广的概念,因为前者可以包容后者,而后者不能涵盖前者。不过,要理解华人文化,还得从它的基本内核之一即中华传统文化说起。 一般来说,华人社会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华人文化与种族群体。本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华侨向华人的转变,政治认同的当地化,华人社会逐渐形成,而原有的华侨文化也为华人社会所继承,成为华人文化的核心内容。这种前后的承继对于一个尤为强调传统的华人而言是自然而然的事。在华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是华人之间具有较多经济、文化、政治等联系的不可或缺的粘合剂。在华人经济、社团的国际化趋势,以及华人谋求在当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华人传统文化在华人经济的国际化与当地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具体来说: 1.华人传统文化对华人当地化的影响 在华人切断了自己在政治上的中国归属感之后,特别是随着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日益紧促的全面当地化的进程,华人传统文化也面临着挑战。这里我们先不论华人之于传统文化的态度,而是来看看华人传统文化对华人社会发展的作用。 东南亚各国是否存在着一个华人社会,人们看法不一。巴素(V.W.Purcell)所著《东南亚的华侨》(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施坚雅(G.W. Skinner)的《泰国华侨社会》(Chinese Society in Thailand: an Analytical History)和《泰国华人社会之领袖及权力》(Leadship and Power in the Chinese Community of Thailand)等都持“华侨社会”或“华人社会”之说,且影响至今。已故菲律宾学者施振民在研究了菲律宾华人文化的持续问题之后,认为菲华人社会“不仅是以马尼拉华人为活动中心的社区,而且是靠华人文化体系整合的全菲华人族群”。②但也有人对“华人社会”说提出疑义。③这种不同的认识是与他们各自的理论分析和实际判断的角度有关。然而,只要我们冷静、客观地进行考察就会发现,在东南亚许多国家是存在着一个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华人社会文化群体,或者说“华人社会”。作为文化意义和种族意义上华人的存在是华人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标志。④基于这种理解,可以认为,华人文化是华人社会存续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种观点认为,华人要实现自身与当地社会的全面整合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放弃自己的文化。中华文化要在当地生根发展,“就必须能切合本地华人的实际需要,并能充分显示出其令人信服的优秀之处及其有利于华人的生存和发展之处。”⑤对中华文化的优秀之处表示怀疑。这种观点的偏颇之处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一方面华人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新加坡除外)应当保有自己的文化,另一方面要看到在过去华人文化是华人立足于当地的一个基础,在今天华人文化会在华人当地化的过程中更加丰富多彩。或许,华人会因为有其自己的传统文化对这种文化之源有一种自豪感,乃至较多的趋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政治认同的摇摆不定。菲律宾中正学院院长邵建寅先生认为:“华文教育的目的应是在栽培具有华人气质的菲律宾公民;”“政治上认同所居国家与文化上认同祖国并无冲突。”⑥这是颇具见地的。华人传统文化与华人当地化之间并不存者二者必定择一的问题,相反,二者应是相辅相成的。 2.华人传统文化对华人经济与文化活动国际化的影响 虽然不同国家的华人所处的环境及其自身的特点有较大差异,但华人在谋求其经济活动与文化活动的国际化时则往往较之与其他种族之间有更多的吸引力。这种引力就在于历史所形成的血缘上与文化上的某种联系。这是谁也难以改变的,即使是对华人采取一种孤立环境中的同化政策,也是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