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美日在华争夺与华盛顿会议的召开(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刘笑盈 参加讨论

对于一战中发了横财而又坚信“中国总有一天将成为美国在远东无限制的市场和投资场所”(13)的美国,对上述状况极为不满,所以战后再次把目光投射到远东,要求打破日本在华势力范围,并根本动摇日本在华建立起来的政治经济势力。其新任驻华公使柯恩声称:“这是一个我们完全能够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只有美国才能演好的角色,其他国家都不行”。(14)事实确实如此。第一,美国战时积聚了雄厚财力,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富翁,日本经济尽管也增长很快,但远不足于与美国匹敌。第二,英法等国虽然也对日本的垄断性扩张不满,但战时有求于日本无力干涉,特别是与日本达成了维持远东现状的谅解,“明知当时所允日本之价稍昂,然既有约在前,究不能作为废纸”。(15)美国则无明确条约限制。第三,日本自1916年日俄密约后,外交路线就是以日俄同盟为核心,十月革命后日本在国际上陷于孤立。第四,战后亚洲广泛兴起的民族主义运动也使日本统治者顾此失彼,惊恐不安。因此日本原敬内阁表面上不得不在对外扩张中有所收敛,制定了所谓“国际协调路线”,力求保住既得成果。
    战后的美日交锋首先表现在巴黎和会上。美国希望通过和会打破日本在华的垄断性扩张,日本则力图保住既得利益,山东问题成为双方争议的焦点。尽管美国支持中国收回山东利权和废除21条的要求,但由于日本早有布置,与英法意等有谅解在先,会中又多方活动设置障碍,甚至不惜以退出会议相要挟,威尔逊最后作出妥协。1919年4月30 日三巨头会议决定将日本起草的山东问题条款一字不改地写入了凡约的第156、157、158条。(16)但日本的胜利并不巩固,中国未在和约上签字,美国国内也攻击威尔逊“说起大道理来象耶稣基督,而做起事来却象劳合·乔治”。(17)8月16日美国参院通过了对凡约的十大保留案,其中第6条称“对凡约第156、157、158条不与同意,且保留美国对日本因此项条约所引起争端之完全自由行动权”。(18)山东问题成为影响远东国际关系的一桩悬案。
    在外交战的同时,美国又在经济领域发难,试图挟其雄厚财力,打破日本在华经济壁垒。1918年6月,威尔逊政府就向英法提出组织新银行团,以“阻止日本单独霸占中国的投资领域”。1920年10月银行团成立,在71家大银行中美国就占了36家。与此同时,针对日本对华借款多是以路权为抵押,美英又联合提出中国铁路统一案,计划由新银行团提供借款赎回路权统一管理,以便贯彻门户开放原则。但是由于日本阻挠,美国与英法间矛盾重重,加之中国军阀纷争,政局不稳,上述计划并无实际结果。新银行团在存在的5年中并没有借出一笔贷款。尽管如此,美国战后对华经济扩张仍有所加强,资本输入从1918年的0.53亿上升到1920年的1.46亿美元,从占美国总输出比例的0.9%上升为1.8%。(19)同期美国在各国对华输入贸易额中的比例也由10.16%上升为17.9%。
    美国在经济上一时难以如愿,又寻求在政治上有所突破,试图在华建立一个美国期待已久的统一亲美政权,保证在各地推行门户开放政策。1918年10月,信奉以夷制夷的老官僚徐世昌上台,威尔逊马上打来电报希望“早息争端、和衷共济、统一南北”。表明美国以“南北混一”反对亲日派皖系的“武力统一”政策。美国一面提议公使团作出约定,在南北统一前不向北京政权提供贷款,一面极力调停1919年2月在上海召开的南北议和会议。日本表面上与各国协调,但“暗中则采取彻底援助亲日派使之不失望的方针”。
    美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激烈争夺还反映在军事方面。随着美日角逐日趋激烈,美国战后加紧造舰,1918-20年间有12艘大型军舰下水。1900年,美国海军总吨位只有921,282吨,1920年则上升为2,910,316吨,海军军费也由1914年的136,858,301美元增加到了1921年的433,279,574美元。(22)日本也不甘落后,早在1907年日本在《帝国国防方针》中就制定了建造“八·八”舰队的计划,1920年7月,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攻势,日本国会终于批准了该计划,准备新建十四艘大型舰只。结果日本海军军费从1917年的0.85亿美元急剧增至1921年的2.45亿美元。(23)日、美两国的军费预算如脱僵野马,直线上升,甚至超过了战时水平。
    美、日在远东的争夺,特别是激烈的军备竞赛导致太平洋的空气骤然紧张。“世界新闻纸上多见日美战争将起的记载”。(24)“‘美日战争’四字,现在已成为一般人之口头禅,试阅美国及日本近日之报纸杂志,关于美日战争之论文及图画,盖触目皆是”。
    二虽然太平洋上空战云密布,然而炮火并没有轰鸣,反而代之以讨论军缩与远东和平问题的华盛顿会议,其中原因何在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