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在华争夺与华盛顿会议的召开(4)
(2)拆散日本在远东扩张的国际支柱英日同盟,代之以四国同盟条约。 在第二次英日同盟协定到期之前,日本极希望加以延长,以免孤立,为此曾在1921年5月派皇太子裕仁到伦敦活动,但日本的企图难以成功。美国对英日同盟早已不满,巴黎和会上美国的失败,使美国进一步感到必须打破这一在远东与日本争夺中的重要障碍。1921年6月,美国国务卿休斯警告英国大使阿克莱·格迪斯,“英日同盟会继续助长日本在远东进一步扩张的野心,而且任何美国反对日本谋取新优势的行动都会导致美英之间的冲突”。(37)夹在美日对立中的英国也不愿意日本利用这个对英国来说早已失去了意义的同盟在中国继续扩展其势力,便选择了扩大英日同盟的策略。 华盛顿会议召开后,美国立即把废弃英日同盟作为其追求的第一个目标,而且把它与裁军问题相联系。美国认为“只要这个同盟存在,就不会有令人满意的裁军”。因为“如果同盟存在,日本英国的海军将以8∶5的优势压倒美国,但如果同盟失败,英国和美国的海军就会在理论上以10∶3的优势压倒日本”。(38)针对英国提出的建立三国同盟的计划,美国坚持邀请法国参加,以增强美国的力量。1921年12月13日,《美、英、法、日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域属地和领地的条约》成立,英日同盟宣告终止。 但是美国的这一胜利同样经不起推敲。日本这一国际支柱早已不稳,这一点日本也很清楚。在会前日本政府对其全权代表的训令中就要求在扩大或改订英日同盟时,“以维持日本在中国特殊权利为原则”。(39)显然四强条约没有触动日本在华的特殊利益,而是“太平洋上一个互不侵犯条约”。(40)而且美国在条约中还承认了日本在东太平洋上的既得利益。当然,美国的姑息妥协另有利用日本镇压民族运动的因素,但无论如何,这一条约“增进了日本在东亚的地位”。 (3)力图打破日本在华势力范围,重新确定门户开放政策。 “如果从会议的成果看,远东太平洋会议可以说是一个‘关于中国的会议’”。(42)11月21日,美国代表路特率先在远东和太平洋问题委员会上提出决议案四条,(43)希望中国建立一个统一有力的中央政权,以便在门户开放原则下对华实行更有效的经济扩张,同时对日本乘中国内乱之机排挤外国势力进行了指责。日本对这些表面上冠冕堂皇的原则无法反对,但在讨论路特决议案的具体范围时,美国和日本则发生了激烈争执。1922年1月16日,休斯认为对门户开放和经济特权问题应达成进一步谅解,又提出了门户开放决议案四条,主要内容是:不得在中国任何特定区域内建立有关商业及经济发展的优先权,不得建立任何影响他国人民在华从事工商业或公共事业而影响机会均等的垄断和优势地位;各国应同意在华设立一个审议局,对上述原则进行监察,并对以前违反上述原则的让与权协定进行纠正。(44)美国试图以此全面调整各国对华关系,特别要打破一战中日本在华建立的势力范围。日本代表币原反驳道,休斯的提案与海约翰的门户开放照会有很大出入。海约翰的照会是以承认各国的势力范围为前提的。休斯的提案扩大了门户开放政策的范围,改变了原来的性质,因此没有溯旧力。最后在日本的坚持下,美国为使提案通过作了妥协,对取消现存势力范围可以保留,而对今后关于势力范围部分则要求采纳。路特的四原则和休斯的提案最后写入了“九国公约”的第一、三、四条。 “九国公约”的签订实现了美国希望各国按美国的意愿就远东所执行的政策原则达成一项协定的构想,给美国传统的门户开放政策以新的更明确的解释。美国总统哈定认为,由于签订了这个协定,就宣布了日本在华“特殊利益”间接地遭到了抛弃。(45)休斯也在后来关于华盛顿会议的正式报告中讲,门户开放与中国领土完整过去从未被有约束力的国际协定加以保证,九国公约的价值就是“把美国的外交政策带出了令人不满的外交照会形式,而把它具体化为一个正式的、由九个与远东有特殊利益的国家所签订的国际协定”。(46)他认为,九国公约是“以前所有有关中国的协定、条约的替代物”。(47)由于这个公约,门户开放政策“不是格言乃是事实了”。 实际上没有理由过高地估计九国公约的价值。首先,由于美国的妥协,现存的势力范围并没有被打破,日本的既得权益也没有因此受到影响。正如一位美国作者所说:“如果华盛顿会议召开前中国的门户是关着的,那末会议结束时门户依旧关着”。(49)其次,对公约的执行没有什么实际的保证,只靠道义来维持也很难有什么实际意义。 (4)压服日本吐出在一战中获取的山东权益,解决山东问题悬案。 巴黎和会之后,山东悬案成为影响中国和美国国内政治乃至远东和太平洋国际局势的重要问题,也是华盛顿会议必须解决的问题。美国对于日本独霸山东极为不满,并认为打破日本这一势力范围是推行门户开放政策的实际保障。日本则希望维持在山东的既得权益。但日本政府也清楚,山东利权的获得是“阎王不在,小鬼偷油”的结果,(50)在形势变化之后,日本就不可能完全维持在山东的特权了。因此,日本在会前多次要求与中国直接交涉山东善后问题,以期能保留较多权益。但都遭到了中国的拒绝。日本转而请求美国调停,最后达成妥协:山东问题由中日双方在华盛顿直接交涉,作为大会“边缘”会谈;英、美派观察员出席调停;交涉结果随时报告大会,达成的协议记入大会记录。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