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美日在华争夺与华盛顿会议的召开(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刘笑盈 参加讨论

鲁案交涉长达两个月零4天,共举行了36次会议。美国在此期间不断向中日双方施加压力。1922年1月20日,美国参议院还邀请哈定总统介绍为解决山东问题而采取的步骤,并表示山东问题不解决,参院将不批准限制军备协定。1月27日,中日达成协定,2月4日,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山东悬案的解决首先是中国人民斗争的结果,(52)美国出于私利而向日本施加影响,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解决山东问题是美国力图打破日本在华势力垄断的重要步骤,但日本也不是毫无所得。首先,日本仍然可以控制胶济铁路五到十五年,仍然保持着在山东的经济优势。其次,“当日本代表来到华盛顿时,他们就充分认识到必须在山东问题上让步,但日本仍然拖了两个月之久”,“日本试图向华盛顿会议说明,除非它在满州和西伯利亚的利益不受到影响,日本将坚持山东条款”。(53)这一目的显然达到了,日本在满蒙的既得权益没有受到触动。
    (5)支持中国某些收回利权的要求,试图进一步削弱日本在华的“特殊地位”。
    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一些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利权的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在当时尤其是针对日本,要免除受日本在中国大陆推行领土扩张和经济渗透政策之害”。(54)美国出于自己的私利,对其中某些要求加以支持或鼓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项。
    1.关税问题。美国认为,提高中国关税率既可以限制对华输出大大超过美国的日本在华经济扩张,又可以借提高关税的收入维持一个能统一中国的中央政府。所以在11月22日的会议上美国参议员安德鲁率先提出了中国关税问题。次日中国代表也提出了关税自主案,要求将现行关税率提高到12.5%,然后逐步实现关税自主。但日本坚决反对,最后通过的税则远远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55)2.撤邮撤电问题。各国在对华侵略中设立了许多电报局和邮局,其中日本最多。11月15日,当中国代表提出撤邮问题时,美国代表路特立即表示赞同。日本则极力阻挠拖延,在最后通过的撤邮撤电案中,其特权仍有极大保留。3.旧有成约问题。一战中日本强迫中国签订了许多秘密条约,同其他列强签订了一些秘密协定。美国对此十分担心,认为这是对华门户开放的障碍。12月8日,当中国代表提出旧有成约问题时,休斯立即表示支持,并进而提出明确的解决办法四条。虽然日本极力反对,但在美国的压力下,1922年1月23日仍通过了各国公开成约的约定四条和路特反对缔结有关势力范围协约的议案。(56)4.铁路问题。尽管海约翰的门户开放照会提出了统一铁路运价,但这一原则并未得到真正执行。1922年1月19日,美国主动提出讨论铁路问题,并通过了中国铁路统一管理和无差别待遇的决议案两项。(57)5.二十一条问题。12月14日,中国代表向大会提出了废除21条的要求,日本坚持反对提交大会讨论。次年2月3日,中、美、日发表了各自立场的声明,并记入大会记录。
    1922年2月6日,华盛顿会议闭幕。美国总统哈定在闭幕词中宣称:“会议取得了真正伟大的成就”。美国实现了军缩案,拆散了英日同盟,重新解释及确定了门户开放原则,形式上建立了美国所要求的有利于对华经济扩张的华盛顿体制。但是我们看到,美国的胜利只是原则上的胜利,是空洞和虚幻的东西,它不适用过去,也不能保证将来。日本作为出席华盛顿会议的“被告”,并没有交出多少“赃物”。
    三通过对以上史实的考察,我们认为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首先,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并非如有人所称因军备竞赛而起,限制军备是“华盛顿会议的唯一要因”,(59)更不是象有的史学家所言是因为“美国对英日同盟的关心”,(60)而是美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长期争夺及矛盾尖锐化的结果。“远东的全部现代史就是华盛顿会议的背景”。(61)这次会议试图根据战后变化的形势重新调整列强之间特别是美、日之间竞争中的利益关系,讨论并部分解决凡尔赛体系中为美国及英法所不满的某些遗留问题,表面上暂时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紧张关系,从而成为直接影响远东乃至世界国际关系的重要会议。
    其次,美日两国在对华扩张中所采取的政策是极为不同的。美国所坚持的“门户开放政策”是根据本国生产力较为先进,经济力量强大而在远东又没有传统的基础这一特点制定的。1901年,它的制定者海约翰就声称,“我们的工业广泛发展的绝对要求是,我们不仅要确定并控制我们已经掌握的市场,而且要以所有体面的方式在任何实际的地区去扩展我们的商业利益,我们相信‘公平竞争和没有偏惠’是我们的全部需求”。(62)它的发展者休斯也相信:“如果享受商业机会均等的话,美国则可以控制整个世界”。(63)所以,美国统治阶级在与日本的对华争夺中从未放弃过这一政策。日本所实行的则是以武力侵略为主的“大陆政策”,把中国作为其生死攸关的“利益线”,其推进的目标是以领土扩张,建立势力范围,攫取利权,实行经济独占和门户关闭,以保证日本的经济利益,进而把中国变为其经济附庸和独占殖民地。日本的武力侵略和野蛮经济掠夺是与其国内生产力水平和政治结构密切相关的,较多地带有早期殖民主义侵略色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