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不入日本考(5)
六、余论 我们有一种观念,认为飞鸟时期以降,是日本的“全面唐化”的历史时期。按循新的国家秩序的形成过程,这一观念确有其合理性。就总体而言,古代日本新的国家秩序自孝德朝为端,以天智朝为转折点,至天武朝时期完成。这期间,确曾大量输入唐文化。圣武朝晚期,藤原仲麻吕当政时,更有于唐文化亦步亦趋之势。但是,在与唐朝中国社会现实有相当距离的古代日本,仅仅依靠完全地复制唐朝的社会统治模式,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就民俗而言,日本当时大量引入中国的民俗,一方面,是文化落后地区引入先进地区文化的文化交流融和的必然性使然,另一方面,当时律令国家有借民间习俗的整备,进而达到促进新型国家制度规范创出的一面。[54]而当中国流行的民俗习惯,与日本本土文化土壤不兼容或相违反的时候,即或在全盘引进的历史时期,也同样会出现拒绝引进的现象。由是可知,一种文化或一种文化现象,当它被移植于另一种文化之中的时候,一定的接受土壤是何等必要。这里展示的,正是文化交流史的丰富性、复杂性。分析寒食不入日本这一现象,也许正是在这一角度具有意义。 中国古代的寒食风俗,对东北亚的影响最远及于朝鲜半岛。1451年郑麟趾《高丽史》卷84《刑法志》禁刑条所列节日,有寒食在内。依据依田千百子的研究,朝鲜的寒食有赐火、美食、省墓之俗。并且故老相传,古来确曾有终日禁火的风俗。[55]但是,与寒食相关的游戏,如打逑、斗鸡卵、施钩、秋千等,却都传到了日本。附带说一句,据《日本书纪》记载,把大化改新的两个主角--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牵到一起的舞台,正是中国传来的与寒食相关的游戏之一--打逑。据记载,那时中大兄皇子踢逑时,失脚连鞋一起踢了出去,当此之时,中臣镰足拾履进履,由此演出一场《龙虎风云会》,揭开了日本历史新的一页。[56]这与寒食相关的小小的枝节,因为很有趣,一并记在这里。 注释: [1]《善邻国宝记》,史籍集览,第10页。 [2]寒食条杜注见《荆楚岁时记》,《四库全书》史部十一, 地理类八。 [3]“疾风劲雨”四字,因与气候不符, 故隋时就有人以为未必尽然(参见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二)。日本中村乔氏以为《荆楚岁时记》的寒食条原注应为“介子推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暮春,为不举火,谓之禁烟。〈至今晋人,此禁犹重〉,犯之则雨雹所田。”其中〈〉中为中村氏据《岁时广记》辩冷食条所引补上的。他并据此以为,前述与气候不符的原因,乃系由此脱落所致。按《晋书·石勒载记》、周密《癸辛杂识》所称雨雹异变,皆在山西,故似以中村氏说为是。见中村氏《中国的年中行事》,平凡社,1988年,第93~95页。 [4]《荆楚岁时记》,版本同[2]。 [5]《癸辛杂识》别集卷下,《四库全书》子部小说家类一。 [6]《柳河东集》卷第三十,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82页。 [7]中秋节不见于日本,周一良先生曾有专文论及, 参见周一良《从中秋节看中日文化交流》,收于《中日文化关系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东方丛书,第42~48页。 [8]此条见于《荆楚岁时记》注,而今本刘向《别录》无此, 故中村乔认为此二字为衍字。按同样引文亦见于《明文抄》卷五,而刘向《说苑》等三种著述均见于《日本国见在书目》,是以刘向《别录》传到日本的可能性当亦很大。是原本《别录》有此句,抑或《明文抄》即是由《荆楚岁时记》注中抄取,不可臆断,姑仍用之。 [9]《周举传》,《后汉书》列传卷六十一,中华书局,1965年, 2024页。 [10]《辇下岁时记》,《说郛》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218页。 [11]引自《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第四十卷清明部。 [12]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三杂说之属。 [13]此类作品极多,《古今图书集成》所引就有张说、李德裕、张籍等的寒食赐宴应制诗作。 [14]杜佑《通典》卷五十二礼十二,台湾新兴书局十通本, 第300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