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波兰边界问题(6)
苏联作为引出波兰边界问题的最初因素之一,在此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这不仅是因为它与波兰边界问题直接有关,更重要的是由它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特殊作用决定的。苏联处理波兰边界问题的方式具有典型意义。它说明,战争环境本身不仅具有无理的破坏和有理的重建双重功能,而且还具有完成从前者向后者转换的特殊功能。从破坏者角度说,它所破坏的一切都是没有理由存在的;从重建者角度看,它所重建的又都是有道理的。如果破坏与重建出于同一个行为主体,那它必须具有战争法则唯一认可的东西:实力。它还说明,一旦实力(尤其是战争条件下的军事实力)被推上实现国家意志的有效载体的位置,不合法的可以转换为合法,不可能的可以变为可能。 注释: ①⑤⑥⑦(14)(15)(16)(17)(20)(24)(25)(33)(35)(36)(37)(47)《苏波关系史文件和材料》,第7卷,莫斯科1973年版,第178、第179-180、第181和183、第185和186、第198、第203、第208、第58、第258、第285-286、第286、第241-242及256、第278、第343、第350、第391页。 ②④⑩《从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协定到基础条约(文件和材料)》塔林1990年版,第105、第118、第118页。 ③从莫洛托夫向波驻苏大使提交照会到苏军开始进攻,只相隔2个小时。 ⑧⑨阿·托因比等编《轴心国的初期胜利》,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62页注2、第62页。 (11)(12)《真理报》1939年9月30日。 (13)《消息报》1939年9月28日。 (18)指根据1941年7月30日的苏波条约及8月14日苏波两国最高司令部的军事条约,在苏联领土上组建的波兰军队。 (19)(21)(22)(40)(44)(46)(60)巴尔萨达诺娃《伟大卫国战争年代的苏波关系》莫斯科1982年版,第65、第66、第66、第66、第167、第185、第225页。 (23)有关寇松线的原意,见阿·托因比等编《欧洲的重组》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245页。 (26)(27)安·艾登《艾登回忆录》《清算》中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554-555、第562页。 (28)(29)温·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4卷上,第二分册,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481、第480页。 (30)(31)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下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87、第488页。 (32)特鲁哈诺夫斯基《安东尼·艾登》,莫斯科1974年版,第238页。 (34)(53)阿·托因比等编《欧洲的重组》上,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222、第252页。 (38)《消息报》1943年3月2日。 (39)《消息报》1943年4月27日。 (42)(43)(45)(48)(49)(54)(57)(61)《苏波关系史文件和材料》第8卷,莫斯科1974年版,第343、第11、第141、第12、第143、第114、第406、第479-488页。 (50)见《苏波关系史文件和材料》第8卷,第156页。同时条约中还规定,东普鲁士北部地区、哥尼斯堡城及周围地区划归苏联;东普鲁士剩余地区和但泽区及但泽港划归波兰。 (51)(52)(56)(62)《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文件集》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18、第123、第248、第516-517页。 (55)《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91页。 (58)(59)《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苏法关系》莫斯科1959年版,第360-361,第358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