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澳洲土著社会非行政性秩序的建构(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 张建新 参加讨论

三、层级划分与入族仪式是权利结构的原始形式
    在澳大利亚土著社群中,权威的观念仍然十分淡薄,显然还没有出现专职的政权和政权管理者。在土著的采集狩猎社会,缺少形式上的领导权,也没有常设性的酋长职务。对于反社会的行为,并没有相应的常设性的机构来实施惩罚。个体对社群担负的责任、义务与权利的大小,由社群内部的层级结构加以规定与调节。一般而言,土著社群总是分为男女两类,男性社群内部再分为入族者和未入族者,对土著事务拥有发言权的主要是成年男子集团,其核心则是部落中的年长者,凡重大问题都由长老决策。虽然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老人特权阶层,但是部落事务中处处可见到老人集团的不可或缺的影响力。老人集团是社群秘传文化的保存者,年龄愈长,对秘传文化的负载愈深厚。年长者知道在困难环境下如何应变,遵从年长者的建议对整个社群都是有利的;此外,年长男性对仪式的丰富知识,使他们在神圣的仪式筹划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由于这些原因,游牧群社会中年长的男性就占据着比他人更优越的地位。“老年男子享有的性特权,他们对秘传的文化的控制,以及凶残神秘的入族仪式,都是澳大利亚社群的一般特征。”〔12〕但是可以说,真正的政治性的领导权是根本不存在的,领导权只是社会性功能的分化,其本质是一种“基于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角色的活动。”〔13〕因此,在游猎群阶段的领导权,不是公共的职务,不是行政性手段的权威,其赖以领导社会的行政命令是建议性的。
    与此相对应的是,女性则明显地处于社会的边缘。在权利结构的划分中,她们处于底层。在宗教生活中,她们被排除于神圣的宗教仪式之外。从族外婚的功能来看,列维一斯特劳斯曾指出,“在家庭内禁止结婚,就是把女性让渡给他人,作为补偿,则产生了从他人那里得到女性的权利,于此可以创造出基于交换女性的连带关系。”〔14〕女性是从某个游猎群到另外的游猎群的馈赠物,作为确保连带关系的一种形式而被互惠性地加以交换。交换女性具有政治连带的功能,这是家庭创造新的社会关系并扩大关系网络的契机。女人和男性老人组成了澳大利亚社会生活的两极,因而在实际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一个权力结构,而且遵循着这样的规则,即“男人高于女人,入族者高于未入族者,神圣高于凡俗。”〔15〕
    在澳大利亚社群的层级结构中,男性集团行使着主要的管理职能。为了使男子在社群事务中能够担负起真正的责任,他需要经历一系列残酷的入族仪式的考验,才被社群承认为合格成员,并参与社群的管理活动。这种入族仪式通常包括四个仪式段落:(1 )穿鼻礼(刺穿鼻膈);(2)割礼(即切割包皮);(3)下割;(4)接纳礼。 仪式通常从青年男子处于14-30岁期间继续举行,正好是一个人的身心成熟过程。澳大利亚入族仪式有其独特而神秘的宗教内涵,同时也具有一般的社会功能,即为社群塑造新的合格成员。这一塑造过程隐含着四个层次的内容:(1)划定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2)身心磨砺;(3 )文化灌输;(4)自我意识中新生过程的完成和群体对新生者的接纳。〔16〕
    在文明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秩序能够对社会中的个体产生一种普遍的和充分的控制力量。在原始社群中,仪式则隐含着某些公认的信息,“对于仪式的责任义务,仪式命令提供了服从并将其理性化的动力。”〔17〕正如拉德克利夫-布朗指出的,“原始人之消极的与积极的仪式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延续,在于他们是秩序化社会赖以自我维系的部分机制,并用来建构某些根本的社会价值。”〔18〕仪式本身具有心理的和宗教的意义,但它的核心功能却在社会方面,即它具有教化作用。仪式是人们与某种社会地位相适应的诸多情感的规范化(秩序化)的表现形式,当人们参与仪式活动时,他们或者受到一种情操的熏染,或者被强制性地灌输了一种社会性的规范,而这正好是社会秩序赖以存在的基础。
    四、图腾崇拜在自然和社会间建立起关联
    澳大利亚土著最重要的宗教形式是图腾崇拜,“一个氏族常常把某种动物作为他的‘柯彭格’,他的朋友或保护者,作为人与其氏族动物之间的神秘联系的一种存在。”〔19〕图腾大多是动物。弗雷泽曾做过统计,在澳大利亚740个群体图腾中,有648个是动物图腾。”〔20〕常见的动物图腾是袋鼠、鸸鹋、渡鸟、蜥蜴等。除动物外,用作图腾的还有植物和非生物,豪伊特博士在澳大利亚西南部的部落中收集到500 多个图腾名字,其中有40个名字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
    在澳大利亚,图腾制度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同时存在着母系图腾、父系图腾、族内婚图腾、族外婚图腾、两个半族的图腾和八个亚族的图腾。例如,瓦拉门加族和阿拉巴纳族内部并存着母系图腾和父系图腾,阿兰达族实行两个半族的图腾,卡米拉罗依人则实行典型的八个亚族的图腾制。根据杜尔凯姆的研究,澳大利亚图腾崇拜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1)澳大利亚图腾崇拜是迄今收集文献最为完善的一个种类; (2)澳大利亚的图腾崇拜虽然发展很不平衡,但却完全是同质性的。 这种同质性极为重要,它不仅造成社会组织的同一性,而且在诸多的部落中以同样或相等的名字为标志;图腾还标志着群体的划分,费森和豪伊特都曾指出,“澳大利亚的行政区划表明,图腾首先是一个群体的徽章。”
    在澳大利亚图腾信仰中,图腾增殖仪式具有典型意义。图腾增殖仪式通常归结为三个主要的仪式段落:(1)以圣地以及圣地中的圣石、 圣树为直接媒介与祖灵及“拉塔帕”(非人非图腾、亦人亦图腾的二者死后的灵魂)的沟通过程;(2 )杀食图腾圣物--以图腾圣物为直接媒介与祖灵及“拉塔帕”的沟通过程;(3 )较长时间的仪式性歌舞--主观体验意义上的全身心沟通。〔2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