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德国的城市化、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历史》 肖辉英 参加讨论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大城市的人口增加得比较快,大城市之间人口流动的数额从1881年到1912年提高了50%。〔6〕增加的人口中有当地出生的, 但是主要是从近区或远区流动进城市的农业劳动力。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流动之间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德国经济的发展。一般说来,在工业化、城市化处于高涨时期,也必然是人口流动的活跃时期,反之亦然。在1873年德国人口流动经历了一个小的插曲,即“在1873年大萧条之后,人口流动处于低潮,在一些城市里人口流动低潮一直延续到70年代末”。〔7〕
    从以上情况看,如果将准备阶段算在内,德国用了近百年时间基本完成城市化进程;如果不包括这一段时间,则仅仅用了70年时间。有的历史学家或经济史学家认为,德国城市化进程虽然起步晚,但速度较快,到19世纪末与本世纪交替之际已经初步实现城市化,约用了60年时间。实际上确定一个国家城市化所用的时间,主要在于如何确定城市人口和非农业产值在全国总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如仅以上述两者在整个国家中所占的比重超过50%为界,那么德国在19世纪末即已达到了这一标准。19世纪70年代,德国的工业和服务性行业的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8%,而农业为32%。到1891年,德国城市人口比重已高于农村人口的比重,到1900年已经占全国人口的54.4%。到20世纪初,德国工业和服务业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约占70%,住在2000人以上的城市居民已经占全国人口的60%。笔者认为,用后两个数据作为确定德国城市化基本实现的依据更有说服力,德国与欧洲其他发达国家如英、法相比较,其城市化的时间短,特点又比较突出。
    
    德国城市化和工业化、人口流动,特别是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交通运输及其他服务性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对德国经济较为均衡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德国城市化发展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城市化的速度快,实现城市化所用的时间少于法、美等国。与英、法、美相比,德国工业革命起步较晚,但是工业革命浪潮于19世纪中叶席卷德国之后,伴随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经济迅速发展。如在城市化的第三个阶段,德国的工业生产提高了5倍,在生铁生产方面, 德国1860年超过比利时,1870年超过法国,1903年超过英国,1913年超过美国;对外贸易仅次于英国,居世界第二位;在钢的生产方面,1893年超过英国,1913年社会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三位。〔8 〕随后德国又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政治上稳定,因此城市的发展异常突出。在60年内,德国城市人口迅速集中,大中小城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城乡人口和工农业产值的比较中,城市的人口数量及从事工业、服务行业的劳动力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在德国均占有支配地位。到1910年德国基本实现城市化,它所用的时间与英国相近,少于法国和美国,而法国和美国分别在1913年和1920年基本实现城市化。
    (二)德国的中小城市多,分布较均匀,人口过于集中的大城市少。就德国范围内看,它的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及城市布局也有集中的现象,如西部鲁尔区是较早发展起来的工业区,东北部是主要的农业区,人口分布比北部少些,比南部人口密度大些。但是与英国、法国、美国相比较,德国的经济发展较为均衡,工业化兴起后,农业劳动力转移以近区流动为主,流向分散。与欧洲各国相比,德国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中小城市、小城镇星罗棋布于全德各地,城市化过程中,各类城市相对协调发展,布局较为合理。大城市人口发展很快,小城市也不落后。到20世纪初,各类型城市在德国土地上纷纷崛起,奠定了德国今日城市布局、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的大框架。从城市规模看,到基本实现城市化的1910年,全国21.3%的人生活在1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13.4%的人生活在1-1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25.4%的人生活在2000-10,000 人口的城镇,约40%的人生活在2000人口以下的小镇或农村。
    在德国历史上,工业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即自1871年帝国建立以来,最大的群众性远距离人口流动潮,就是从德国东北部农业区转移到西部鲁尔工业区的。从全德国人口流动考察看,德国的近距离人口流动依然起着决定性作用,参加这种流动潮的人数多、流动范围广、流向分散,如“到1907年,生活在德意志帝国的人中不到一半是住在出生地,几乎每二个德国人中就有一个参与了不同形式的近距离人口流动”。〔9 〕农业劳动力在近距离流动,主要指在家乡附近,不超出省或州界的城市间、城市与农村间从事的职业的变化,这些流动的人口都是从农业转入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家乡附近的城市或工业吸收了这些劳动力。德国人口流动的特点也说明德国小城镇分布广、布局合理、经济发展协调均衡。
    从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功能看,有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城市,如慕尼黑、明斯特等;有以产煤、冶炼、机器制造为主的工业城市,如埃森、波鸿、格尔森基兴、杜塞尔多夫、纽伦堡、马格德堡、莱比锡等。在这些工业城市里一般又划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有较完善的社会生活方面的设施。此外,德国还有海港城市,如汉堡、不莱梅、基尔等;有文化城市如柏林、波恩、威斯巴登等。从地域分布看,具有不同经济和社会生活功能的城市繁星般地坐落在全德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资源交通及历史条件的影响,德国西南部和中部城市相对偏多,北部和东部较少,但未出现布局明显失衡状况。虽然德国也出现了一些大城市,如柏林、汉堡、慕尼黑等,但无畸形发展之现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